遊戲與學齡前特殊兒童的心理髮展

時間: 2011-01-11

張福娟 江琴娣
華東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上海,200062

1 遊戲在學齡前特殊兒童早期診斷、治療和教育中的作用 1.1 爲學齡前特殊兒童的早期診斷提供線索

    目前,在普通幼兒園就讀的學齡前特殊兒童中不少爲中、重度殘疾孩子,由於受先天或後天某些因素的影響,使其在身體、智力、情緒和社會適應等方面存在缺陷,特別是語言發展的障礙使他們很難與教師及其他兒童進行溝通.教師不易瞭解他們的真實情況。而遊戲爲教師瞭解兒童提供了機會,因爲在遊戲中兒童能很容易表現出他的能力、興趣和特長。例如,通過遊戲教師可瞭解其認知能力:從玩“魔方”遊戲中,可瞭解到兒童精細動作的能力和對事物反映的靈敏度;“拼圖”遊戲則能反映兒童的空間知覺的能力和記憶能力等等。另外,兒童的遊戲在某種程度上還能反映其情緒狀態,教師發現有些情緒失調的兒童,他們的遊戲模式往往比較刻板、混亂。在遊戲中常常出現偏差,不受同伴歡迎。以上這些行爲表現和能力水平爲學齡前特殊兒童的早期診斷提供了症狀依據。
1.2 有利於不良情緒與行爲的調節與矯治 1.3 有利於對缺陷的補償 1.4 有利於對兒童進行個別指導 中.通過仔細觀察,瞭解兒童的現實表現,及時進行個別指導,爲進一步遊戲活動的開展提供參考。
2 遊戲催化了學齡前特殊兒童的認知發展 2.1 提高了學齡前特殊兒童動作的協調性和大腦對外反應的靈敏度 2.2 發展了學齡前特殊兒童的注意能力 好動的特點,教師利用遊戲的活動性,調動其多種感官參與 2.3 促進了學齡前特殊兒童語言的發展 3 遊戲促進了學齡前特殊兒童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
3.1 對日後兒童良好的行爲和個性品質的形成產生積極影響 3.2 促進了學齡前特殊兒童情緒的發展 3.3 使學齡前特殊兒童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習慣 3.4 培養了學齡前特殊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 4 關於學齡前特殊兒童開展遊戲活動的建議 4.1 選擇遊戲時應考慮學齡前特殊兒童的現實表現 4.2 遊戲的選擇應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 4.3 在遊戲活動中要加強個別指導 4.4 要注意激發兒童的興趣 4.5 要將促進兒童身心發展與缺陷補償結合起來
    教師在遊戲教學中應重視以學生的整體發展爲主,最大限度地促使他們身心獲得發展,也要重視對其缺陷的矯正,要了解兒童的能力發展水平,找出發展的薄弱環節,有的放矢地進行補償性訓練。教師在教學中多爲兒童提供實踐的機會,讓他們瞭解周圍生活環境.從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着手,模擬生活,模仿成人活動,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使他們各方面得到鍛鍊和發展。通常符合學齡前特殊兒童特點和需要的遊戲,纔會對其有極大的吸引力,容易激勵兒童克服達到目的所遇到的困難.使他們的意志得到鍛鍊。

上一篇:胰腺癌晚期症狀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3-05-24
學齡前兒童閱讀興趣的培養 袁 萍, 田衛梅 早慧孩子的共同特點之一就是喜歡閱讀, 美國心理學家推孟在天才發生學的研究成果中指出, 有44 %的天才男童和46 %的天才女童是在5 歲以前開始閱讀的。早期閱讀可以使兒童增長知識, 開闊眼界, 促進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及表達能力的發展與提高, 而且能使兒童獲得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 兒童閱讀興趣, 簡明地講, 即指兒童對文獻和進行閱讀活動的愛好, 是對文獻的內容、意義進行積極探索和對自身從事閱讀活動的主動性心理傾向。這種心理傾向表現在對文獻和閱讀活動的特別喜愛和積極的閱讀態度。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謂“好”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