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電視對兒童認知技能影響的文獻綜述

時間: 2011-09-11

[摘要]:教育電視是組成兒童認知技能發展性環境中一個重要和有影響力的因素。用特定的教育電視節目可以爲兒童提供非正式教育,提高他們的認知發展,體現在基本算術、分類、空間分析、詞彙和詞語拆分技能上。優秀的教育電視節目,與其他干預一樣,並不能補償社會不公平,但它可以爲那些最需要的兒童受衆提供機會。在全面促進學校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進一步豐富兒童教育電視這一特殊領域的研究是一件非常及時而必要的工作。

[關鍵詞]:教育電視  兒童認知技能  文獻綜述

一.引言

電視是兒童在課堂之外獲得知識與技能的主要途徑,兒童教育電視節目內容的好壞直接影響着兒童的身心發展,主要表現爲認知技能。教育電視是組成兒童發展性環境中一個重要和有影響力的因素,到底該用什麼樣的教學理論和攝錄技巧製作教育電視,從而使得兒童的認知技能得到顯著的影響,這是所有教育電視節目製作者、兒童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都應該思考與亟需解決的問題。

二.研究綜述

土耳其學者Nazli Baydar, Çiğdem Kağitçibaşi, Aylin C. Küntay 和 Fatoş Gökşen在《Effects of an educational television program on preschoolers: variability in benefits》一文中,採用實證研究的方法探討了“BOM”這個教育電視節目對低社會經濟狀況下的學前兒童認知結果的影響。實驗過程中研究者將被試隨機分到實驗組,控制組和自然觀察組中,通過控制不同的實驗情境來分析“BOM”對兒童認知技能,如基本算術、分類、空間分析、詞彙和詞語拆分技能上的影響。該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兒童經常觀看教育電視節目,可以真正意義上對與學校預備相關的認知技能起到促進作用。

從教育電視對兒童認知技能的影響這一論點進行縱向拓展,可以發現國內學者也做了相關的研究。例如西北師範大學新聞中心的鄭紹婷。她在發表的《兒童教育電視節目製作之我見》這一論文中,從教育電視節目的表現手法對兒童認知技能影響這一視角出發得出了相類似的結論:學齡前兒童從觀看電視中可以學到許多閱讀技能和算術技能,而且能夠對學習態度產生積極的影響。

同時鄭紹婷也彌補了教育電視節目表現手法對兒童認知技能影響上的空白,她指出電視內容、電視語言、電視節目的外在表現手法對兒童的空間思辨能力、想象能力和完成任務需要的毅力等方面可以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對同一事物給予不同的拍攝角度,可以使兒童提高空間感知能力;經常觀看敘事性的電視,可以提高兒童的表達能力和時間順序觀念;許多優秀的動畫片,培養了兒童愛憎分明的是非觀。

此後的研究側重點大致可以分爲如下3個方向:

(一)   教育電視節目製作者應該怎樣編制優質的兒童教育電視節目以及採用的教學形式

浙江師範大學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的張勇,發表了一篇《兒童教育電視節目問題剖析》的論文。該論文從兒童教育電視節目製作應該如何發揮知識性、娛樂性、趣味性、教育性,從而符合兒童的欣賞情趣,適應不同年齡層次兒童的欣賞需求的視角,來探討編制優質兒童教育電視節目的注意事項。

其針對目前我國兒童教育節目存在的“教育性”問題,提出的解決辦法是:兒童教育電視節目製作的人員具備相當程度的兒童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多方面的綜合知識以及電視視聽語言方面的專業知識;兒童教育節目在內容上應該充分體現本土化;取材應該儘量多樣化。

同時廣東嘉應學院教育科學與技術系的陳榆林,在發表的《卡通人物角色在兒童科學教育電視節目中的設計與應用研究》這篇論文中,從卡通人物角色與兒童科學教育電視節目相結合這一視角出發。製作卡通人物角色,並將其應用於兒童科學教育電視節目中,通過教學試驗和對學生的測試與問卷調查,分析節目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對節目個案的態度。

其得出的結論是:兒童科學教育電視節目的內容必須正確、準確,必須符合科學事實,不能有任何違背客觀事實的內容和情節。爲了使節目既有嚴格的科學性,又能生動有趣,可以考慮在一些兒童科學教育電視節目中把卡通人物跟一般的科學內容畫面結合起來,使節目充分利用卡通人物的特點增強節目的趣味性,發揮卡通人物在節目中作爲主持人的角色作用,以保持觀衆的注意力,提高兒童收看節目的效果。

此外鷺江大學的王淑君,在發表的《從實驗研究看教育電視在兒童社會行爲教育中的影響》論文中,通過教學實驗這一視角,來論證教育電視對兒童進行社會行爲教育中所具有的影響力。

實驗得出的結論是電視教學形式的教學效果非常顯著,教育電視不僅能引起兒童的高度注意和學習興趣,而且使兒童在認識水平和行爲表現兩方面均有明顯提高,體現了教育電視獨到的影響力。由此可知,在對兒童進行社會行爲教育時,媒體當選教育電視,這與教育電視的多種教學功能密切相關。

這三篇論文分別從教育電視節目的編制、卡通人物在教育電視中的應用以及符合兒童認知水平的教學形式三個不同的視角出發,探討了教育電視這一表現手法的獨到性與相應的結合點。

(二)   兒童教育電視的視覺注意理論與受衆中心理論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的高丹陽和肖廣德,發表了一篇《兒童教育電視視覺注意理論學派評介》的論文。論文的視角是從被動視覺注意理論學派和主動視覺注意理論學派兩個陣營,來探討兒童的電視視覺注意狀態和教育電視節目表現手法的關係。主動理論陣營重教育電視內容的研究,強調電視節目內容須以兒童的認識水平進行設計;而被動理論陣營偏重電視聲畫表現方式研究。

山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的馬池珠,在發表的《基於受衆中心論的電視傳播》這篇論文中,也提出了相應的觀點,即受衆中心理論。筆者主要從受衆角度進行研究,而彌補了以往注重傳播者角度,從節目策劃、編導、製作等微觀角度,或者從技術層面對電視製作、傳播及接收技術的角度進行研究的缺憾。

在基於受衆中心的電視傳播結構模式中,受衆處於主動地位,受衆是電視傳播的信息和反饋信息的源泉,是整個傳播過程的主體、基石和最終目的,是傳播效果的體現者。傳播者根據受衆需要及受衆反饋信息決定製作哪些電視節目。受衆收看哪些電視節目也是由受衆根據自己的需求決定,而不是被動地收看,傳播者根據受衆的需求播放節目。

從以上兩篇論文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應該要學會辯證地看待兒童教育電視的視覺注意理論和受衆中心理論,注重他們對兒童教育電視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兒童教育節目的內容應該決定其電視手法的表現形式,表現形式無論何等豐富都須考慮兒童的認知水平,依照主體內容進行設計,最終爲教學內容服務。

(三)   電視文化與兒童親社會性行爲

雲南師範大學的李輝和稅蓉,發表了一篇《電視文化與幼兒的發展及教育》的論文。筆者從教育電視對兒童的正面影響與消極影響比較得出,教育者和家長也可以通過以下三個原則對兒童的認知技能進行一定的干預和指引:指導性原則,控制性原則和利用性原則。

電視文化作爲一種適合兒童特點的文化形態,對兒童發展所起的促進作用是十分明顯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電視文化促進了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與兒童園教學和其它教學形式相比,電視文化在促進兒童的認知能力上表現出的絕對優勢,決定了它在兒童認知能力發展上的積極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其次,電視文化對兒童的社會化起着重要的影響作用。

深圳市賽格兒童園的蘭曉芹,在發表的《家庭教育與幼兒親社會行爲的培養》這篇論文中,指出社會行爲包括親社會行爲和反社會行爲。兒童的親社會行爲是兒童表現出的那些受到家長、教師、小朋友以及其他社會成員接受和鼓勵的行爲。

該論文指出早期對兒童進行親社會行爲的培養是十分必要同時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通過電視的表現手法向兒童呈現活的學習模式。由於兒童一般對那些色彩鮮豔、形象生動的事物感興趣,如果家長在培養孩子親社會行爲時能充分利用這些教育電視形象進行教育,則會比單純的說教效果好得多。

從以上兩篇論文中我們可以得出電視文化作爲一種適合兒童特點的文化形態,對兒童發展所起的促進作用是十分明顯的。我們可以通過教育電視的表現手法來向兒童傳播有利於他們認知技能發展的親社會性行爲,以使得兒童能夠更好的成長。

三.研究結論

教育電視應該充分發揮其特有的視聽教學功能、榜樣教學功能和電視教學功能,使兒童的親社會性行爲和相應的認知技能不斷得到增強。在此,兒童教育電視節目的製作人員,兒童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應該同時具備相當程度的兒童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多方面的綜合知識。教育電視節目的製作人員還應該掌握電視視聽語言方面的專業知識,在製作兒童教育節目時要在內容上充分體現本土化,取材應該儘量多樣化。

無論是主動理論陣營重教育電視內容的研究,強調電視節目內容須以兒童的認識水平進行設計,還是被動理論陣營偏重電視聲畫表現方式的研究,兒童教育節目的內容應該決定其電視手法的表現形式。表現形式無論何等豐富都須考慮兒童的認知水平,其製作應該符合兒童的欣賞情趣,使其知識性、娛樂性、趣味性、教育性相統一,成爲兒童的良師益友和精神園地。

[參考文獻]:

 [1] Nazli Baydar, Çiğdem Kağitçibaşi, Aylin C. Küntay, Fatoş Gökşen,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Volume 29, Issue 5, September-October 2008, Pages 349-360
[2]鄭紹婷.兒童教育電視節目製作之我見[J].電化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3張勇.兒童教育電視節目問題剖析[J].有線電視技術,2006年11期

[4]陳榆林,楊麗媛.卡通人物角色在兒童科學教育電視節目中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5]王淑君.從實驗研究看教育電視在兒童社會行爲教育中的影響[J].電化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6] 高丹陽,肖廣德.兒童教育電視視覺注意理論學派評介[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7] 馬池珠,徐福廕, 魏擁軍.基於受衆中心論的電視傳播[J].中國電化教育,2007年03期

[8] 李輝,稅蓉.電視文化與幼兒的發展及教育[J].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03期

[9] 蘭曉芹.家庭教育與幼兒親社會行爲的培養[J].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999年02期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3-05-30
把握《綱要》精神確立幼兒環境教育目標環境教育作爲一個系統工程,它所要完成的任務是使受教育者綜合環境素質得到提高,其教育目標包括情感目標、倫理目標、認識目標和行爲目標,而作爲學前教育這一特殊階段,我們認爲應該把情感目標放在首位。首先,《綱要》要求幼兒園的教育應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這是以幼兒的生理、心理髮展爲依據的。幼兒教育是最基礎的教育,由於幼兒的生理、心理髮展尚不成熟,因而他們對環境價值的判斷,對道德準則的衡量都處在無意識之中,其特點是可塑性很大,不善於控制和調節,情感不僅富有易變性,很容易受外界事物支配,而且還富衝動性,隨着兒童經驗的發展,隨着兒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