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育的幾個誤區

時間: 2011-08-30
                    倘若將人生形容爲一場競賽,“起跑線”的比喻是恰當的。但是,“輸在起跑線”上只適合短程競賽,例如百米賽。如果是馬拉松那樣的長跑,就不存在輸在起跑線上的擔憂。相反,馬拉松比賽贏在起跑線上的運動員,往往由於沒有保存體力,致使起個大早,趕了晚集。   
由此可見,父母是否應該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要看家長對孩子壽命的預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屬於短跑,只有區區十幾年,您一定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知道百米賽的關鍵往往是起跑,起跑領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長對孩子的壽命預估較長,就相當於孩子的人生是參加一場馬拉松競賽,起跑線是否領先就不重要了。馬拉松競賽的特點是誰笑在最後誰笑得最好。
長跑的要訣是保存實力,這和孩子學習知識的道理一樣。當孩子沒有一定的閱歷時,給其灌輸與孩子的年齡不相符的知識,孩子沒有生活經驗,對知識的感悟不會深刻,不但沒有共鳴感,甚至會厭惡。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數,而是看受教育者對所學知識的興趣越來越大還是越來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對所學知識的興趣越來越大,說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則不成功。
受教育者對於所學知識感興趣的程度,除了老師的教授方法,還取決於孩子對知識的感悟程度。舉個例子,一個5歲的孩子對於《靜夜思》只是機械背誦,而一位遠離家鄉的20歲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靜夜思》,可能淚如泉涌,百感交集。
20多年前,某大學的少年班家喻戶曉。如今,這些昔日的神童幾乎全軍覆沒,沒有一個成爲棟樑之才。這些孩子沒有輸在起跑線上,但是他們或父母將人生的馬拉松賽跑誤判爲短跑,拼盡全力贏在起跑線上後,後勁不足,最終敗北,貽笑大方。
買過新汽車的人都知道,新車有磨合期。在新車的磨合期,車速不能太快。只有這樣,這輛汽車未來才能風馳電掣。如果在新車的磨合期高速行駛,汽車就會早衰,該急速行進時,就會力不從心。假設將人比喻成汽車,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滿負荷運轉,要適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馬加鞭,後勁十足。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重要。”有想象力的人才能進行創造性勞動。但人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想象力會消失。因爲知識符合邏輯,而想象力無章可循。換句話說,知識的本質是科學,想象力的特徵是荒誕。人的大腦一山不容二虎:在學齡前,想象力獨佔鰲頭,腦子被想象力佔據。上學後,大多數人的想象力將被知識驅逐出境,成爲知識淵博但喪失想象力終身只能重複前人發現的知識的人。
很少有人能讓知識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腦裏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進行創造性勞動的成功人士了。在孩子童年時,讓其晚接觸知識,有利於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腦裏安營紮寨,倘若孩子成爲想象力和知識並存的人,您就能給大師當爹當娘了。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