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的形成是由於夏季氣溫高、溼度大,身體出汗過多,不易蒸發,汗液浸漬表皮角質層,致汗腺導管口閉塞,汗腺導管內汗液儲留後,因內壓增高而發生破裂,汗液滲入周圍組織引起刺激,於汗孔處發生皰疹和丘疹,發生痱子。也有醫家認爲:汗孔的閉塞是一種汗孔的原發性葡萄球菌感染,此種感染與熱和溼的環境有關。
1、紅痱(紅色粟粒疹) 是因汗液在表皮內稍深處溢出而成。臨牀上最常見,任何年齡均可發生。好發於手背、肘窩、頸、胸、背、腹部、婦女乳房下以及小兒頭面部、臀部,爲圓而尖形的針頭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皰疹,有輕度紅暈。皮疹常成批出現,自覺輕微燒灼及刺癢感。皮疹消退後有輕度脫屑。
2、白痱(晶形粟粒疹) 是汗液在角質層內或角質層下溢出而成。常見於高溫環境中大量出汗、長期臥牀、過度衰弱的患者。在頸、軀幹部發生多數針尖至針頭大淺表性小水皰,壁極薄,微亮,內容清,無紅暈。無自覺症狀,輕擦之後易破,幹後有極薄的細小鱗脣。
3、膿痱(膿疤性粟粒疹) 是痱子頂端有針頭大淺表性小膿皰。臨牀上較爲少見,常發生於皺襞部位,如四肢屈側和陰部,小兒頭頸部也常見。膿皰內常無菌,或爲非致病性球菌,但潰破後可繼發感染。
一般來說,痱子最容易長在兒童身上,但有些皮膚嬌嫩、肥胖多汗或體質虛弱的成年人也會長痱子。除了腳底、手掌等皮膚較厚的部分外,全身各個部位都會生痱子。預防發生痱子,主要是注意皮膚衛生,勤洗澡、勤換衣服。容易生痱子的人,洗完澡要擦乾,然後塗上一點爽身粉或痱子粉。不要在烈日下嬉戲,飲食不要過飽,少吃糖和高脂肪的食物,這些都可以預防痱子的發生。
痱子新治法
(1) 將10克花椒放入搪瓷缸內,衝入200毫升開水,在小火上煮5~6分鐘.煮後待稍涼不燙手時,用藥棉蘸花椒水輕擦患處.12小時後,痱子的膿尖一般可收縮乾癟.爲鞏固療效,可將剩餘的花椒水在小火上溫一下,再重新擦洗患處,經這樣處理後,痱子即可全部消失.
(2) 用黃瓜切斷面,或用搗爛的絲瓜葉塗擦痱子,每天2~3次,幾天後可見療效.
(3) 較重的痱子,可取甘草研末1份,滑石粉2份,撲擦痱子.
(4) 也可取臭梧桐100克,馬齒莧200克煎水外洗.
十滴水治痱子
筆者幾年來的實踐證明,用十滴水治癢子效果很好。用法如下;先用溫於水患處皮膚的汗水和分泌的油脂擦洗乾淨,然後,擠出數滴十滴水塗於患處,讓其自然風乾。塗藥處的皮膚略有灼熱殺痛感,幾分鐘以後就不那麼樣,不那麼痛了。每日塗抹,兩三次即可。兩三天就能消炎、消腫、止癢。較爲嚴重者可延長用藥。嬰幼兒皮膚細嫩,不宜直接擦塗,可將十滴水與溫開水按1:10的比例稀釋後再用。每天擦塗次數可視其痱子多少而增減。要防止用手指甲抓撓而感染,用棉花棒擦塗爲宜另外,也可用洗浴方法防治。方法是每次給小孩洗澡時在溫水裏加入適量的十滴水(如半小瓶),但要注意只能用清水洗浴,不要使用香皂、浴液等,以保持藥力。
我兒子1歲9個月,別人介紹用生薑擦頭皮可促進小兒頭髮生長,在擦用中我意外發現生汁可治小兒痱子,而且效果很好。我兒子頭上長的痱子,用生薑片擦一次即好。爲了驗證效果,後來又用生薑片擦他前胸與後背上長的痱子,竟也是一次即好,而且是幾個小時之後就消退、消失(睡個午覺之後),並且患處一直未再長痱子。
霜桑葉可治痱子
今年天氣悶熱,孩子長了痱子。找母親知道後從江蘇老家帶來一布袋霜桑葉,說給孩子洗澡,並讓我用200克幹桑葉、200克綠豆和50克爐甘石共研成粉末。每晚用桑葉熬水洗澡後就塗上一層自制的“痱子粉”。沒想到還靈驗,只用了四五個晚上,樓裏試用的幾個孩子都治好了。據母親說,霜桑葉必須是霜降後採摘或霜打落地的,晾乾,用布袋子掛在通風處備用。鮮桑葉也可以,但效果稍差些。
治痱子一法
令夏特別熱,許多人長了痱子,我的孩子和愛人也長了痱子。朋友介紹了一種方法,很靈。此方法是:長痱子處用清水洗淨,用“鬱美淨兒童霜”(天津日化廠生產的)擦在長痱子處,每日最少2次。有兩三天就可以治好了,而且不反覆。
藿香正氣膠囊消痱子
前不久,我女兒後背起了一層痱子,聽老人講,馬齒莧能治。於是,我就到野地裏採來一把,將其煮水,用煮過馬齒莧的水擦洗痱子,早晚各一次,在擦第二遍後,痱子開始消退,擦過三遍,痱子消失。馬齒莧,葉呈扁橢圓形,紫梗,路邊。草地均可找到。
擦西瓜皮治痱子
連續高溫,會使很多人尤其孩子的身上長癢子,又癢又痛,很不舒服。可用吃完西瓜的瓜皮擦拭患處,每次擦至微紅,一天擦兩三次,第二天就見效(不癢了),兩天後可結痂。我的小孩6歲了,每年長痱子都是用此法治癒的。
生黃瓜汁治痱子
夏天人體由於出汗,有時會引起汗腺發炎,皮膚表面生出很多小紅疹,很癢,也就是痱子。用生黃瓜汁或黃瓜片分別貼擦於患處,兩三次即可痊癒。此方法尤其適用於小兒。
溼疹是一種常見的表皮的炎症,其特點爲急性期皮損多形性(紅斑、丘疹、水皰等),有滲出傾向,自覺搔癢;慢性期常以苔蘚樣變爲主,易反覆。引起溼疹的原因有許多,常不易穩定。例如:進食某些食物如魚、蝦、蛋、牛羊肉等;吸入某種花粉,塵蟎、羊毛等;病竈感染(如扁桃體炎,齲齒等),腸道寄生蟲;生活環境中的日光、炎熱、乾燥等;多種化學物質如化妝品、肥皂、合成纖維等。這些均可爲發病因素。消化不良,胃腸功能失調、新陳代謝異常亦可成爲誘因,其它如神經因素、體質因素亦常與本病有關。(1)臨牀表現根據溼疹發病緩急可分爲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期。①急性溼疹急性發作,初起時侷限於某一部位,很快發展成對稱性,嚴重時可擴展全身。損害多形性,由紅斑、丘疹和水皰組成,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由於搔抓,可見糜爛、滲液、化膿、結痂等改變,但滲出明顯。自覺搔癢,尤以夜間爲明顯,病程一般爲l-2周,易於復發,傾向慢性。②亞急性溼疹在急性發作後,紅腫、滲出減輕,有少量小丘疹、丘皰疹起伏,伴有糜爛、結痂和鱗屑,病程可達數週。③慢性溼疹從急性溼疹發展而來,或開始即爲慢性溼疹。損害邊緣較清楚,有明顯浸潤和肥厚。任何部位均可發生,常好發於某些部位,如面部、耳後、陰囊、小腿等處,多對稱發病。(2)治療儘量尋找並去除發病因素。保持皮膚清潔,避免過度洗燙、肥皂及各種有害因子。內用療法:內用賽庚啶、撲爾敏等抗組胺藥以及維生素C。對急性或亞急性泛發性溼疹可靜脈注射鈣劑或硫代硫酸鈉。對急性泛發性溼疹或頑固性溼疹,可短期內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有繼發感染者給以抗生素。外用療法:急性無糜爛滲出者給以爐甘石洗劑,急性有糜爛滲出者給以3%硼酸液或l/8000P.P溼敷。對亞急性溼疹,以痂屑爲主者給以氧化鋅油,以小片糜爛爲主者給以5%鋅鉍泥膏或霜劑。對慢性者給以5%硫磺鬆鎦油軟膏。含有抗生素的皮質類固醇軟膏也可使用。
嬰兒溼疹
嬰兒溼疹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屬於變態反應性(或稱爲過敏性)疾病,至於確切的病因有時很難找到。通常把嬰兒溼疹稱爲"奶癬",如果用治療"癬"的藥物來治療嬰兒溼疹,病情會加重。 嬰兒溼疹最早見於2-3個月折嬰兒,大多發生在面頰、額部、眉間和 頭部,嚴重時軀幹'肢也有。初期爲紅斑,以後爲小點狀丘疹、皰疹,很癢,皰疹破損,滲出液流出,幹後形成痂皮。皮損常常對稱性分佈。溼疹有時爲乾燥型,即在小丘疹上有少量灰白色糠皮帶脫屑。也可爲脂溢型,在小斑丘疹上滲出淡黃色脂性液體,以後結成痂皮,以頭頂及眉際、鼻旁、耳後多見,但癢感不太明顯。
在照料有溼疹的嬰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儘量尋找過敏原,但往往有困難。
2、避免有剌激性的物質接觸皮膚,不要用鹼性肥皂洗患處,也不要用過燙的水洗患處,不要塗化妝品或任何油脂。
3、室溫不宜過高,否則會使溼疹癢感加重。衣服要穿得寬鬆些,以全棉織品爲好。
4、面積不大的溼疹可塗膚輕鬆軟膏,不宜塗得太厚;有較多溼疹患者,需去皮膚科診治。對脂溢型溼疹千萬不能用肥皂水洗,只需經常塗一些植物油,使痂皮逐漸軟化,然後用梳子輕輕地梳理掉。
5、母乳餵養可以防止由牛奶餵養而引起異性蛋白敏所致的溼疹。
小兒溼疹,俗稱奶癬。其原因複雜,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嬰兒皮膚髮育尚不健全,最外層表皮的角質層很薄,毛細血管網豐富,內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較豐富,故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在吃母乳和吃奶粉的孩子都可能出現溼疹的。
誘發溼疹的原因很多,主要有(1)對母乳裏蛋白質或對牛羊奶、牛羊肉、魚、蝦、蛋等食物過敏;(2)過量餵養而致消化不良;(3)吃糖過多,造成腸內異常發酵。(4)腸寄生蟲;(5)強光照射;(6)肥皂、化妝品、皮毛細纖、花粉、油漆的刺激;(7)乳母接觸致敏因素或吃了某些食品,通過乳汁影響嬰兒;(8)溼疹也有遺傳傾向。
溼疹患兒在日常護理中要注意:(1)儘量少用肥皂,不用鹼性大的肥皂。除用適用嬰兒的擦臉油外,不用任何化妝品;(2)寶寶不穿化纖、羊毛衣服,以柔軟淺色的棉布爲宜,衣服要寬鬆,不要穿蓋過多;(3)爲避免抓破皮膚髮生感染,可用軟布鬆鬆包裹雙手,但要勤觀察,防止線頭纏繞手指;(4)頭皮和眉毛等部位結成的痂皮,可塗消過毒的食用油,第二天再輕輕擦洗;(5)在溼疹發作時,不作預防接種,以免發生不良反應。
溼疹可使小兒奇癢難忍、夜不成眠、煩躁不安。藥物治療有一定效果。治療溼疹的軟膏有很多種的,主要分爲含有激素和沒有含激素的兩大類。在孩子溼疹嚴重的時候,適當的用激素軟膏控制溼疹症狀也是需要的,比如地塞米松霜和派瑞鬆軟膏和醋酸氟輕鬆軟膏等。但是這類藥物外用過多會被皮膚吸收帶來副作用,長期使用還會引起局部皮膚色素沉着或輕度萎縮。另外,也可以用不含激素的綠藥膏,它可以起到消炎止癢的作用。沒有哪一種藥膏是完全有效的,它有自己的侷限性,而且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對藥物的反應效果也會不一樣的。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選用藥物,或是上醫院請醫生檢查,看應該用哪一種藥物。患兒在停藥後,往往會復發,如因搔癢而影響睡眠時,可請醫生開點鎮靜藥。如果溼疹化膿感染或小兒因此發燒時,應及時去醫院診治
溼疹爲常見皮膚病。它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古人稱之爲“浸淫瘡”、“旋耳瘡”、“繡球風”、“奶癬”等,其症狀均爲溼疹表現。中醫認爲本病主要與溼邪有關,溼可蘊熱,發爲溼熱之證,久之溼則傷脾,熱則傷陰血,而致虛實夾雜之證。急性溼疹多見溼熱之證,慢性溼疹多爲虛實夾雜之證。治療應內服藥和外用藥同用。患溼疹病人可常食用有祛溼或清熱祛溼的食品,如苡米和冬瓜煮湯食用,或飲用青瓜、絲瓜湯亦有輔助治療作用。本病中醫治療效果較好,溼疹表現以紅斑、水泡、滲出、糜爛、瘙癢、丘疹爲特點。由於溼邪存在,故反覆發作。
(1)溼熱證:多見於急性溼疹。表現爲皮膚髮紅,出現丘疹,或小米粒狀紅疹,頂端起水泡,癢,抓破後流水,浸淫成片,可結痂,伴口乾少飲,小便色黃,苔黃膩,舌質紅,脈滑數。治宜清熱祛溼,可從下列方中選用:①黃芩6-10克,黃柏10克,蒼朮10克,苦蔘12克,車前草15克,豬苓10克,水煎服。②土茯苓15-20克,苡米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③苦蔘50克,蛇牀子30克,蒼耳子15克,水煎取藥液洗患處。④黃連10克,黃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爲細末混合備用。如皮膚糜爛流水則將藥末撒在患處,流水不多或沒破不流水時用香油調勻後外敷。⑤鮮馬鞭草100克,水煎取藥液,放冷後洗患處。⑥鮮馬齒莧200克,水煎後取藥液,溼敷患處。對皮膚糜爛流黃水者用之。
(2)虛實夾雜證:多爲血虛脾弱與溼熱夾雜,見於慢性溼疹。本證表現爲溼疹日久不愈,皮膚粗糙變厚,抓破可流黃水,患處皮膚色暗滯,身倦乏力,苔膩,舌質淡嫩且胖,脈緩。治宜健脾養血,兼以清利,可選用:①白朮10克,雲苓15克,當歸10克,丹蔘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膚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②松香、枯礬、雄黃、黃丹各等份,共研細末,過篩,將藥粉用麻油調勻,外敷於患處。
家庭治療措施
溼疹又癢又幹燥,讓你極不舒服。溼疹是皮膚炎的一種,每年都有很多人患此症。治療溼疹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滋潤皮膚及止癢。下面介紹的一些方法你不妨參考。
家庭治療措施
幹空氣使皮膚炎更加惡化,尤其當冬天室內使用暖氣時。保持室內空氣的溼度應該是患者及其家人首先考慮的事項。所以這時你應考慮使用溼氣機,而且每一個房間都應該有一個。
皮膚炎患者可以洗澡,但需用溫水洗,這樣能減少感染的機會,並有助於軟化皮膚。但應避免過熱或過冷的水。
每次洗完澡後,都應塗上潤膚乳液,以保留水分,防止水分流失。注意不要太常洗澡。
止汗劑所含的活性成分會刺激敏感性的皮膚,容易導致皮膚過敏,所以應避免使用止汗劑。
棉質的衣服比較柔軟,不會引起皮膚搔癢。應避免合成的衣料以及緊身衣物。這些衣物不但粘身體,而且可能會導致皮膚髮癢。
冰敷有助於緩解接觸性皮膚炎所引起的皮膚癢。將牛奶倒入一杯冰塊巾,靜置數分鐘。將此牛奶倒在一塊紗布墊上或薄棉布上,敷在皮膚癢的部位,2—3分鐘。如此重複10分鐘。如果此方法無效,應儘快看醫生。
快速的溫度變化可能是引起溼疹的原因。從熱乎乎的屋內踏入冰冷的戶外,或從冷氣房中進入熱水浴,都可能引發皮膚病。多穿幾層棉質衣物,是保護你避免快速的溫度變化的最佳方法。
嬰兒乳液並非治療小孩溼疹的最佳選擇。這些產品含高量水分,當水分蒸發時,反而使皮膚更乾燥、更癢。
洗衣服時,應多用水將你衣物卜的洗衣粉衝乾淨,以免引發皮膚過敏。
*如果你臉上出現一片紅色的疹子,形似蝴蝶,患部發癢,且產生鱗狀物。
*嚴重關節痛、發燒、肺炎等症狀。如果你有這些症狀,應立刻去醫院檢查治療。
溼疹是一種常見的變態反應性、非傳染性、過敏性表皮炎症。 溼疹的發病原因比較負責。主要由遺傳性溼疹素質;還有精神緊張、過度勞累、失眠、憂鬱、情緒劇烈波動,使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神經受到損傷;使用辛辣等食物過敏及物理因素或皮膚表面的細菌感染等多種因素可引起變態性反應所致。 傳統醫學治療本病多有奇效, 1:藥酒療法 處方:豆薯子(又稱地瓜子、土瓜)100克,75%酒精500毫升。 用法:藥炒黃、研碎,放酒精中浸泡48小時候,溼敷患處。日2次,每次20分鐘。本品有毒,不可內服。 療效:用藥1-3周,治癒率達100% 2:非藥物療法 品名:馬鈴薯100克 用法:洗淨,去皮,磨成泥狀,貼敷患處0.5釐米厚,紗布包紮,日換3次。 療效:敷藥7天,治癒率達100%。對滲透性溼疹效果尤佳。
擦皮康霜,另外本人現在也長,用一種寶寶溼疹膏很管用一次見效(大一點的寶寶用品商店有買,28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