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節 治療晚期產後出血的經驗

時間: 2011-04-21

晚期產後出血是指分娩24小時後,在產褥期內發生的子宮大量出血。一般發生在產後5~6天或更長時間,多表現爲急性大出血,且可反覆出現。胎盤、胎膜殘留所致者可見持續少量陰道流血惡露量多。晚期產後出血與產後出血並不完全相同,它是指24h後在產褥期間發生的子宮出血。近年來,隨着醫療水平不斷提高,晚期產後出血的發生率越來越低,但仍是產褥期的主要併發症之一。

本病屬中醫“惡露不絕”範疇。其發病機理主要是衝任爲病,氣血運行失常所致。若臟腑受病,衝任不固,可導致惡露不絕,其發病因素有氣虛、血熱、血瘀。中期妊娠引產後也有類似異常產褥,均需採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預防產後大量出血。

朱玉梅經驗

朱氏將晚期產後出血的病機歸納爲虛、瘀、熱三種,以氣虛血瘀之虛實挾雜證多見。治以益氣、清熱、養陰加活血化瘀。其辨證用藥經驗如下:

⒈氣虛血瘀型:治則補氣攝血,祛瘀生新。方藥:當歸補血湯合生化湯加黨蔘、白朮、仙鶴草、益母草、茜草炭、生山楂、荊芥炭、阿膠。

⒉瘀熱阻滯型:治則清熱涼血,祛瘀生新。方藥:大黃牡丹湯合生化湯加生蒲黃、茜草、生山楂、金銀花、連翹、黃柏、荊芥炭、三七粉。方中大黃有清熱涼血、祛瘀行滯的功效。

⒊陰虛內熱型:治則養陰清熱,涼血止血。方藥:加減阿膠湯,酌加連翹、貫衆炭、生山楂、荊芥炭、益母草。

[朱玉梅.惡露不絕臨牀觀察.四川中醫1990;(2):49]

[李家庚,等.婦產科病證治精要.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

範述方經驗

範氏治療產後出血分爲四型論治,其經驗如下:

⒈陽虛型:爲陽虛陰盛衝任受傷而血溢。治宜健脾固衝,助陽補腎。用膠艾四物湯加味:熟地、炮姜、附片、砂仁、蜜升麻各10g,當歸、黃芪、艾葉炭各20g,阿膠、荊芥炭、枸杞、杜仲、益母草各12g。

⒉氣虛型:爲氣虛不能攝血所致。宜補中昇陽,益氣固衝。方藥:炙黃芪、黨蔘、焦白朮各15g,柴胡、桂枝各5g,陳皮、鹿角霜、炒山藥、炒蒲黃各12g。血多加地榆炭30g;陰道不規則出血時間長加芡實、烏賊骨各15g;氣虛欲脫重用紅參、炙黃芪。

⒊氣滯血瘀型:治宜溫經疏肝,活血行瘀。以生化湯加味:當歸(酒洗)、芡實、益母草各20g,川芎(去油)、桃仁、血餘炭各12g,炮姜、生蒲黃、炒蒲各6g,紅花5g,茜草炭10g。氣虛加參、芪;瘀熱互結下焦加大黃、芒硝;痛如針刺加醋炒元胡、炒川楝、五靈脂;寒邪甚加桂枝、附片。

⒋血熱型:治宜清熱止血方用清熱固經湯加味:龜板、牡蠣、大生地、茅根、仙鶴草各15g,炒黃芩、地骨皮各20g,酒炒黃柏lOg,金銀花炭30g,阿膠12g,焦梔子6g。

[範述方.產後惡露不絕證治.新中醫1990;8(3):38]

[李家庚,等.婦產科病證治精要.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

方仁三經驗

方氏認爲晚期產後出血應該從瘀論治,產後有多虛多瘀的發病特點,治療晚產期後出血恆用化瘀藥,認爲生化湯爲祛瘀生新第一妙方。方氏辨證用藥經驗如下:

⒈寒凝瘀阻之重證:用生化湯加益母草、丹蔘、桂枝、烏藥、元胡。待瘀塊下,酌減溫經逐瘀藥,隨證加生地炭、荊芥炭、烏賊骨、阿膠。

⒉氣虛挾瘀型:用生化湯加益母草、黨蔘、黃芪、懷山藥、烏賊骨。

⒊氣滯成瘀證:用生化湯加益母草、香附、烏藥、鬱金、木香、蘇梗。

⒋血熱挾瘀證:宜活血化瘀兼清熱解毒。用生化湯去炮姜加銀花、連翹、蒲公英、生地炭、地榆、益母草。

[張文雄.方仁三從瘀論治晚期產後出血症經驗.中醫藥研究1992;(5):38]

[李家庚,等.婦產科病證治精要.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

哈孝賢經驗

哈氏認爲晚期產後出血量多時相當於中醫的產後血崩,晚期產後出血在大量出血之時要以及時止血爲急務,特別是出現休克傾向時,可急煎獨蔘湯或大劑量參附湯,以益氣固脫、回陽救逆同時可與西藥配合應用。出血得到控制後,可應用中藥治本,通過辨證選用補脾益腎、養血活血的方藥。

其分型和治療經驗如下:

⒈氣血虛弱者,治療需要採取補氣養血、止血固衝的方法,可選擇升舉大補湯加減。藥如黃芪、臺黨蔘各30g,白朮、熟地、麥冬各20g,當歸、川芍、升麻、白芷、荊芥、陳皮各10g,炙甘草10g,如果出現冷汗淋漓、手足清冷症狀者,可加炮附子10g。

⒉瘀血內阻者,治療宜採取活血化瘀、養血止血之法,可選擇生化湯加減。藥如:當歸15g,桃仁、炮姜、川芍各9g,五靈脂、炒蒲黃各15g,紫丹蔘15g。腹痛重者,可加川楝子9g,元胡、沒藥、乳香各巧g;如因出血量多而有氣虛表現者,可加黃芪、黨蔘各20g。

⒊暴怒傷肝者,治療要採用平肝清熱、固衝止血的方法,可選擇丹桅逍遙散加味。藥如:丹皮、梔子各15g,菊花15g,白蒺藜15g,白芍、白朮、旱蓮草、女貞子各20g,生地炭20g,柴胡6g。

[哈孝賢.漫談晚期產後出血. 1999;(9) :30~31]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