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婦科學》第十二章 產後病 產後病小論

時間: 2011-04-05
第一節 產後病小論

產婦在產褥期內發生與分娩或產褥有關的疾病,稱爲“產後病”。

常見的產後病有產後血暈、產後血崩、產後腹痛、產後痙證、產後發熱、產後身痛、惡露不絕、產後小便不通、缺乳等。上述諸病多數發生在“新產後”,目前根據臨牀實際,傾向將產後7天以內稱爲“新產後”。

產後病的發病機理可以概括爲三個方面:一是失血過多,亡血傷津,虛陽浮散,或血虛火動,易致產後血暈、產後痙證、產後發熱、產後大便難等;二是瘀血內阻,氣機不利,血行不暢,或氣機逆亂,可致產後血暈、產後腹痛、產後發熱、產後身痛、惡露不絕等;三是外感六淫或飲食、房勞所傷等,導致產後腹痛、產後痙證、產後發熱、產後身痛、惡露不絕等。總之,產後臟腑傷動,百節空虛,腠理不實,衛表不固,攝生稍有不慎便可發生各種產後疾病。

產後疾病的診斷在運用四診的基礎上,根據新產特點,還須注意“三審”,即先審小腹痛與不痛,以辨有無惡露的停滯,次審大便通與不通,以驗津液之盛衰,三審乳汁的行與不行及飲食之多少,以察胃氣的強弱。同時,參以脈症及產婦體質運用八綱進行綜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確的診斷。在古代醫籍中,對新產疾病頗爲重視,不但論述了亡血傷津的情況下產生的“新產三病”,即《金匱要略》所云“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難”,而且指出了急重症“三衝”、“三急”的危害性。如《張氏醫通》所論的“三衝”,即衝心、衝肺、衝胃,其臨牀表現:衝心者,心中煩躁,臥起不安,甚則神志不清,語言顛倒;衝肺者,氣急,喘滿,汗出,甚則咳血;衝胃者,腹滿脹痛,嘔吐,煩亂。張氏還指出:“大抵衝心者,十難救一;衝胃者,五死五生;衝肺者,十全一二。”該書又提出產後“三急”,曰:“產後諸病,惟嘔吐、盜汗、泄瀉爲急,三者並見必危。”

產後病的治療應根據亡血傷津、瘀血內阻、多虛多瘀的特點,本着“勿拘於產後,亦勿忘於產後”的原則,結合病情進行辨證論治。《景嶽全書》說:“產後氣血俱去,誠多虛證,然有虛者,有不虛者,有全實者,凡此三者,但當隨證隨人,辨其虛實,以常法治療,不得執有誠心,概行大補,以致助邪。”即產後多虛應以大補氣血爲主,但其用藥須防滯邪、助邪之弊;產後多瘀,當以活血行瘀之法,然產後之活血化瘀,又須佐以養血,使祛邪而不傷正,化瘀而不傷血。選方用藥,必須照顧氣血。開鬱勿過於耗散,消導必兼扶脾,祛寒勿過於溫燥,清熱勿過用苦寒。同時,應掌握產後用藥。三禁。,即禁大汗,以防亡陽;禁峻下,以防亡陰;禁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