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

時間: 2012-03-05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一種常見病,治療方法很多,可分爲手術和非手術療法兩大類,手術療法療效明確,但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且費用較高,並存在一定併發症、後遺症,多數患者都難以接受,而非手術綜合療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各自治療的特點,療效比較滿意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我從2002-2006年採用非手術中西醫結合綜合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240例,療程短、療效明顯,取得了滿意的臨牀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患者,240例,其中男144例,女96例;年齡24-78歲,平均年齡41.6歲;病程最短4h,最長16年;多數有腰部外傷史。症狀表現爲單純腰痛64例,先腰痛後出現腰腿痛麻木180例,合併有梨狀肌綜合徵34例,合併臀小肌攣縮8例。240例均行常規腰骶椎攝片,腰椎CT掃描或MRI檢查,同時排除脊柱腫瘤、結核等其它病變,可見有膨、突出物壓迫硬脊膜囊及神經根,並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質增生。   1.2治療方法   2.1急性發作期(1-5d)絕對臥牀休息,臥硬板牀,儘量減少腰部劇烈活動;口服非甾體類藥物及活血化淤瘀祛風散寒類中成藥,靜脈給予七葉皁甙或甘露醇、地塞米松,根據病情輸3-5d,最多不超過7d。   2.2症狀緩解期(5-10d)①按摩:患者俯臥位,術者立於患側用撫摩法、大滾法自上而下,反覆舒理腰背肌及患側下肢,繼用兩拇指指腹迴旋按揉脊柱兩側腧穴,及患側下肢腧穴,手法宜輕柔和緩,1次/d,每次30min;②牽引:採用多功能程控牽引牀進行牽引,以患者身體狀況確定牽引重量,一般年輕體壯者以自身體重加5-8kg,持續牽引,年老體弱者以自身體重或減少5kg,間斷牽引,1次/d,牽引時間爲30min;③推拿:患者俯臥位,術者立於患側用掌根循脊柱兩旁足太陽膀胱經路線,自上而下用揉、按法反覆舒理腰背肌及患側下肢的後、外側,往返3-5遍,繼用點按法、側臥斜扳法、對抗牽抖法、屈髖屈膝拔伸法,最後用輕柔的手法放鬆肌肉,結束治療,1次/d,每次30min;④中藥外薰:藥用紅花10g 、木瓜15g、秦艽8g、透骨草15g、獨活10g、海桐皮15g、當歸10g、防風10g、乳香8g、沒藥8g、黨蔘10g、雞血藤15g、桑寄生10g、丹蔘10g、炙川烏10g、合歡花15g、羌活6g、赤勺10g、杜仲10g、甘草10g,將以上諸藥裝入中藥燻蒸治療儀加熱,患者平臥,腰部外薰,每次30min,1次/d;⑤神經根阻滯及封閉2%利多卡2.5ml、曲安奈得注射液10mg、彌可保0.5mg,加生理鹽水10ml進行椎間盤突出相應節段側隱窩神經根阻滯術。每間隔7d阻滯1次,3-4次爲1個療程,症狀減輕後逐步減藥減量。靜脈滴注丹蔘注液20ml/d,共15d。   2.3鞏固訓練期(10-20d,症狀體徵基本消失),根據患者情況開適應的運動處方,教會患者腰部訓練體操,腰圍護腰,並繼續輔以物理治療。      2結果   療效標準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94年頒佈的《中醫病例診斷療效標準》[1]痊癒:治療後腰腿痛症狀消失,活動自如,功能恢復正常,直腿擡高試驗(-),半年後隨訪無復發;顯效:腰腿痛症狀基本消失,活動無明顯限制,功能基本正常,直腿擡高試驗達75°以上,但勞累後仍有輕度不適;好轉:腰腿痛症狀減輕,活動較前進步,生活能自理,直腿擡高小於75°;無效:症狀體徵無明顯變化,難以堅持正常工作,直腿擡高試驗小於30°。治療結果痊癒72例(30%),顯效108例(45%);好轉36例(15%),無效24例(10%);總有效率爲90%。      3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理機制包括機械性擠壓、自身免疫反應和化學性神經根炎,而單純的神經根壓迫較爲少見,一般多爲突出的椎間盤不良刺激而引起神經根及其周圍的軟組織產生充血、水腫、腫脹及無菌性炎症。手術雖能很好地消除致壓物,但並不能消除其他病理反應,手術創傷反而加重局部病理反應,因此單純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部分療效不理想,容易產生持久的腰部疼痛和下肢麻痛,功能恢復困難。   本研究結果顯示非手術綜合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療程短療效明顯,取得了滿意的臨牀效果:①治療過程中強調絕對臥牀休息,可去除體重對腰椎間盤的壓力,解除肌肉收縮對椎間盤造成擠壓,利於纖維環修復,突出髓核回納,避免活動時神經根在椎管內反覆移動造成磨損;②牽引可使椎間隙增寬至1.5mm以上,椎間盤內產生負壓,同時纖維環周圍韌帶的張力,使突出的髓核產生變形或位移,不同程度地解除對神經根或硬膜囊的壓迫;③按摩在降低局部肌肉痙攣的同時,促進後縱韌帶張力的恢復,並施以適當的手法,促使突出椎間盤恢復原位;具有舒筋活絡、活血通脈的作用,適度的輕柔按摩可促進腰腿部的血液循環,緩解腰、下肢的肌肉緊張及痙攣,減輕疼痛,鬆解神經根及軟組織黏連,加寬椎間隙,擴大椎間孔,解除小關節的卡壓,從而達到治療的作用;④溫經散寒、活血化淤瘀的中藥中藥外薰,經熱力蒸煮後置於患者腰痛處,不斷滲透釋放出中藥的有效成分,能促使患處皮膚組織和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和淋巴循環,局部組織營養和整體機能得到改善,達到祛風溫經散寒、活血止痛、鬆解黏連的目的;⑤神經根阻滯不僅能使藥物直接作用於神經根,而且藥物還可以滲入硬膜外腔或突出的椎間盤所引起的炎症病竈的周圍,有效地消除病竈周圍的炎症從而緩解疼痛症狀。另外,阻滯療法可使神經根局部形成一時性高壓狀態,直接緩解神經根的黏連;⑥甘露醇能使神經根腫脹消失,並能降低椎管內壓力;地塞米松有抗炎、抗免疫,能使炎症部位血管收縮,毛細血管通透性降低,消除神經根周圍炎性充血、水腫,抑制結締組織增生,防止炎性黏連;丹蔘有活血化淤瘀,促進神經根周圍的血循環,改善神經根缺血、缺氧狀態,脫水療法及改善血循環藥物的應用通過上述途徑切斷多鏈惡性循環網;利多卡因可在局部阻斷病竈傳人中樞神經系統的刺激,減輕疼痛,改善局部組織的痙攣,彌可保有利於神經根的修復,醋酸曲安奈德可減輕局部的滲出、水腫,防止黏連及瘢痕的形成,能進一步促進代謝致痛物質的吸收。   從上述臨牀資料可以看出靜脈滴注活血化淤瘀中藥製劑、脫水劑以及激素,加上中藥外薰,牽引、推拿手法、神經根阻滯及封閉的綜合療法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各自治療的特點,又相互彌補了各自的不足之處,阻斷了因腰椎間盤突出產生的突出一壓迫一水腫、黏連一加重壓迫這樣的惡性循環,達到止痛效果,可改善周圍血液循環,降低椎間盤內壓,解除神經黏連等,因而起到較滿意療效。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