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防治

時間: 2012-10-31

   慢性胃炎的防治

   據有關資料介紹,慢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病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粘膜炎性病變。現代醫學將慢性胃炎分爲淺表性、萎縮性和肥大性三類。病變可侷限於胃的平分如胃竇部稱胃竇炎,胃體部稱胃體炎。據醫學普查結果50歲以上,祖國醫學稱之爲胃脘痛、痞滿、曖氣等。慢性胃炎的發病原因與下列因素有關:

   1)飲食不節:飢飽無常,寒溫失調均可損傷脾胃,化生溼熱,導致脾胃運動失常,久治不愈必成慢性。

   2)脾胃虛弱:稟賦不足,平素脾胃不健,或久病不愈延及脾虛弱,或用藥不當導致中陽不足,精微不化,升降失職,氣機阻滯,日久而成慢性。

   3)情感所傷:惱怒傷肝,憂思傷脾,傷肝則肝氣鬱滯,傷脾則脾胃虛弱肝木克土,氣機雍塞,血行失暢,淤血阻絡,引發本病。

   4)感受外邪:外感六淫之邪,因失治、誤治,使邪熱內陷,病邪結於中焦,脾胃升降失職,日久發爲本病。

   5)勞逸失度:過勞則耗氣,導致脾胃虛弱,運化失職;過逸則氣機鬱滯不暢,脾胃升降失常,日久亦可引發本病。

   胃的病變常發生在胃炎的基礎上,出現一系列症狀羣。祖國醫學認爲多屬脾虛損或氣陽兩虛;現代醫學認爲是自身機體免疫力下降及胃內幽門螺桿菌所致,從胃炎—胃癌是有一定規律的;一般來講,淺表胃炎—萎縮性胃炎—腸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胃癌。所以對慢性胃炎的治療,也是預防胃癌的手段之一。

   治療慢性胃炎的藥物控制效果雖好,但複發率也相當高。如果患者平時能積極地做好保健工作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改善體質,使臟腑功能得到很好的調節,提高免疫力,增強消化功能,慢性胃炎多可逐漸痊癒。平時應做到:

   1)平時注意衛生,食物應講究質軟,容易消化,少吃粗纖維。忌食對胃有剌激和難以消化的食物,做到少吃多餐,充分咀嚼。

   2)胃幽門螺桿菌是胃炎的罪魁禍首,與消化性潰瘍的發生和復發關係密切。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體最大的微生態系統在胃腸道內,存在數發百萬億計的細菌。這些細菌達到動態平衡時,胃腸道便相安無事,當有害菌超過有益菌時,胃腸道便會出亂子,出現各種不適症狀。因此,在殺滅有害細菌的同時,要注意菌羣平衡的調節和臟腑功能的調節。有些物理療法,不僅能修復胃粘膜,利膽消炎,還能從整體上調整胃腸功能健脾助運,理氣和中、活血化淤,並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強胃排空功能,使食糜形成良好,並順利排出胃體,有效治療胃脹,噯氣等症狀。

   3)寒流襲來要防胃病。當氣溫驟降時,一些患有胃病的老年人,症狀便會加重。這是因爲人體受冷氣剌激後,血液中的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大量增加,胃血管發生痙攣收縮,使胃粘膜缺血缺氧所致。因此胃痛患者在冬季應注意飲食調攝,以溫軟淡素易消化爲宜,做到定時定量,切忌暴飲暴食,不吃生冷、過燙、過硬、過辣和過油膩食物並戒除菸酒、濃茶。加強體育鍛煉,增強人體素質和對氣候急劇變化的適應能力,要講究心理衛生,避免緊張、焦急、憂傷等不良心理因素的剌激,保證充足的睡眠,防止過度疲勞。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