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中醫特色,科學構建亞健康學科體系

時間: 2011-10-12

隨着社會的發展,雖然先進的藥物和診療儀器不斷出現,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病死率不斷下降,但人羣中有不適感覺的“病人”卻越來越多。亞健康研究就是在這種形勢下應運而生的。但是,正如王永炎院士所講“亞健康是一個新問題,目前國內還少有同類書出版。國外一些保健類的實用書和其他書,以及國內一些醫學書涉及了部分亞健康問題,但不盡全面、系統” [1]。基於此,本文特就突出中醫特色,科學構建亞健康學科體系做一闡述。

1 科學構建亞健康學科體系的必要性

1.1 醫學模式的轉變與健康概念的新認識需要

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完全突破了原來的思維模式。世界醫學模式也發生了轉變,從原來的“純生物模式”轉變爲“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使得西醫學從傳統的“治療型模式”轉變爲“預防、保健、羣體和主動參與模式”;另外,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提出了全面而明確的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而且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狀態。” [2]從而使對健康的評價不僅基於醫學和生物學的範疇,而且擴大到心理和社會學的領域。由此可見,一個人只有在身體和心理上保持健康的狀態,並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纔算得上是真正的健康。而隨着人們觀念進一步更新,“亞健康”這個名詞已經越來越流行,你有時感覺心慌、氣短、渾身乏力,但心電圖卻顯示正常;不時頭痛、頭暈,可血壓和腦電圖沒有什麼問題,這時你很可能已經處於“亞健康”狀態。所以,“亞健康”是指人體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邊緣狀態。值此,不單是孤立追求身體健康,而是追求“順應自然——身心健康——適應社會”這樣一種整體和諧狀態模式的中醫學日益受到重視。中醫學發展的模式涵蓋了健康、亞健康、疾病狀態下的各個過程,它反映了人類對完美人生的追求。因此,抓住契機,與時俱進,突出中醫特色,科學構建亞健康學科體系爲當務之急。

1.2 社會發展與疾病譜變化需要

  目前由於社會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壽命不斷延長,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老年人常見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脂症等傾向症狀表現日益突出;隨着競爭的日趨激烈, 人們用心、用腦過度, 身體的主要器官長期處於入不敷出的非正常負荷狀態,一是引發急慢性應激直接損害心血管系統和胃腸系統, 二是引發腦應激疲勞和認知功能下降,三是破壞生物鐘, 影響睡眠質量,四是免疫功能下降, 導致惡性腫瘤和感染機會增加;還有如水源和空氣污染、噪聲、微波、電磁波及其他化學、物理因素污染對人體的心血管和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等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這些是防不勝防的健康隱性殺手與新疾病譜的不同源泉;城市裏高層建築衆多、交通擁擠、住房緊張、房間封閉、辦公場所過於狹小等, 均可使空氣中負氧離子濃度降低,長期處於這種環境, 人體血液中氧濃度和組織細胞對氧的利用率都會降低, 進而影響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從而使人感到心情鬱悶、煩躁不安等。概言之,隨着社會發展和國人疾病譜的轉變,生活方式病和慢性病日趨占主導地位,迫切需要有效地對亞健康進行深入研究與指導,但現狀是缺乏適合國情、被國民普遍接受的亞健康全面而系統的知識。故此,突出中醫特色,科學構建亞健康學科體系爲利國利民之舉。

1.3 國家宏觀衛生政策的轉變需要

黨和國家提出提高健康素質、人人均享有醫療和保健的總方針,並提出醫療保健工作的戰略前移和重心下移。戰略前移:就是抓預防、治未病,真正貫徹“預防爲主”的方針。以一、二級預防爲重點,以疾病發生的“上游”入手,增進健康意識,改變不良生活方式與行爲。加強健康的監測、預測、管理與促進,預防重大疾病的發生。重心下移:主要是將衛生防病保健工作的重點放在社區、農村、社團和家庭。加強基層衛生機構建設,健全醫療衛生服務保障體系,提高醫療保障的覆蓋面。隨着國家宏觀衛生政策的調整和民衆健康意識的提高,以及伴隨着國家衛生事業的發展和進步,亞健康事業的機遇和挑戰日漸凸現,壓力和困惑也應運而生。這也要求我們衛生工作者應從國情出發,站在歷史責任感的高度,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地努力突出中醫特色,科學構建亞健康學科體系。

1.4 中國亞健康狀態的流行現狀需要

據王月雲等[3]等撰文中國國際亞健康學術成果研討會公佈的數據: 我國人口15 %屬於健康, 15 %屬於非健康,70 %屬於亞健康, 亞健康人數超過9億。中國保健科技學會國際傳統醫藥保健研究會對全國16個省、直轄市轄區內各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調查發現, 平均亞健康率是64.00 % , 其中北京是75.31 % , 上海是73.49 % ,廣東是73.41 %, 經濟發達地區的亞健康率明顯高於其它地區。據傅善來等[4]介紹世界衛生組織一項全球性調查報告全世界真正健康者僅佔5%,找醫生診病者佔20%,剩下的75%就是屬於亞健康者。張梅珍[5]介紹我國衛生部對10個城市上班族調查,處於亞健康的人佔48%以上,沿海城市高於內地,腦力勞動高於體力勞動。2005年4月8日在北京舉辦的“21 世紀中國亞健康市場學術成果研討會”提供的有關統計資料顯示[6], 在我國, 約有15%的人是健康的, 15%的人非健康,70%的人呈亞健康狀態,且處於亞健康狀態者年齡多在20-45歲之間,亞健康狀態也是很多疾病的前期徵兆,如肝炎、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等等。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環境的變化,今後還將呈上升趨勢,並將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7] 。因此,突出中醫特色,科學構建亞健康學科體系,積極干預和調治亞健康狀態,對於預防疾病的發生,提高人們身心健康水平與生活質量均具有重要意義。

1.5 中醫特色有利於科學構建亞健康學科體系

面對亞健康狀態,一般西醫的建議都是以改善生活或工作環境爲主,如合理膳食、均衡營養以達到緩解症狀目的,但是需要的時間比較長,且依賴個人的自律。而中醫的特色在於可以不依賴西方醫學的檢測,只根據症狀來治療。它的理念是“整體觀念,辨證論治”,隨着被治療者的年齡、性別、症狀等的不同,治療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更強調把人當做一個整體,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因爲亞健康狀態本身就是一種整體功能失調的表現,所以中醫治療有獨到之處。中醫理論認爲,健康的狀態就是“陰平陽祕,精神乃治”,早在《內經》中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論述,因此調整陰陽平衡爲讓人擺脫亞健康狀態的總體大法。從健康到亞健康再到疾病是個連續的漸進的過程,亞健康狀態的預防包括兩層含義:從亞健康到健康的扭轉和從亞健康到疾病的預防。在這方面,中醫強調“治未病”的思想,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說:“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其次中醫認爲健康的生活、行爲、工作方式是提高生命質量,預防“亞健康”和疾病的根本方法。其主張的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條暢情志、勞逸適度等養生之術即是對其高度的概括。如《素問・上古天真論》雲:“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告知人們養生之道應注意生活起居,保持良好的生活態度,則可預防疾病、保健身體。

總之,社會需求是任何學科和產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因此,近幾年來亞健康研究機構和相關服務機構應運而生,蓬勃發展。但由於亞健康學科總體發展水平還處於起步階段,所以目前的客觀現狀是亞健康服務水平整體低下,亞健康服務手段普遍粗糙,亞健康服務管理總體混亂,亞健康專業人才嚴重匱乏。尤其是亞健康專業人才的數量匱乏和質量低下,已成爲制約亞健康事業發展的瓶頸。而這些問題的存在,其根源皆在於沒有科學地構建出亞健康學科體系。筆者認爲,科學的學科體系是一個學科發展的一切前提。而亞健康學科體系的構建,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鑑。因此,突出中醫特色,科學構建亞健康學科體系是對亞健康事業與研究的一種開拓性探索。

2         亞健康學概述

2.1 亞健康學的概念

亞健康狀態是一種人體生命活力和功能的異常狀態,不僅表現在生理功能或代謝功能的異常,也包含了心理狀態的不適應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異常,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尚無確切的病變的客觀指徵,但卻有明顯的臨牀症狀。這種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狀態,自20世紀80年代被前蘇聯學者稱爲“第三狀態”這個新概念以來,得到國內越來越多學者的認同與重視,並將其稱之爲“亞健康狀態”。臨牀上常出現以疲乏無力、精力不夠、肌肉關節i痛、心悸胸悶、頭暈頭痛、記憶力下降、學習困難、睡眠異常、情緒低落、煩躁不安、人際關係緊張、社會交往困難等種種軀體或心理不適爲主訴來就診的人羣,通過運用現代的儀器或方法檢測卻未發現陽性指標,或者雖有部分指標的改變,但尚未達到西醫學疾病的診斷標準。亞健康是指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出現各種不健康的問題,有可能向疾病發展的一種過渡狀態,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身體亞健康、心理亞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亞健康。亞健康是一個新概念,“亞健康”不等於“未病”,其是隨着醫學模式與健康概念的轉變而產生的,而“未病”的概念是與“已病”的概念相對而言,即非已具有明顯症狀或體徵的疾病,亦非無病,而是指機體的陰陽氣血、臟腑功能失調所導致的疾病前態或徵兆。因此未病學主要討論的是疾病的潛伏期、前驅期及疾病的轉變或轉歸期等的機體變化。其宗旨可概括爲“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從這一點上看可以說中醫“未病”的內涵應當是包括了亞健康狀態在內的所有機體陰陽失調但尚未至病的狀態。總體上講,亞健康學是運用中醫學及現代醫學與其它學科的理論知識與技能研究亞健康領域的理論知識、人羣狀態表現、保健預防及干預技術的一門以自然科學屬性爲主,涉及心理學、社會學、哲學、人文科學等多個領域的

下一篇:中成藥與亞健康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