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厭食確實讓很多的家長都很頭疼。生活中遇到小孩不吃飯,家長就恐嚇、甚至打罵強迫進食的現象是屢見不鮮。家長用如此下策強迫進食的手段,雖是出於對小孩的愛,但極不可取。專家表示:家長必須瞭解小兒厭食的原因,以便進行飲食調理或就診治療。
小兒厭食是指小兒較長時間食慾減退,甚至拒絕進食的一種病症。以幼兒期和學齡前兒童爲多見,常併發於其它疾病的病程中或疾病之後,是兒童時期的多發病。病兒以厭食爲主要症狀,食量明顯少於同齡兒童,且病程較長,可伴有噁心嘔吐、食後腹脹、面色蔞黃,體弱消瘦、大便偏幹或偏稀等症狀。
小兒厭食症屬中醫學“不思食”、“不嗜食”、“惡食”、“納呆”等病的範疇。發病原因主要有小兒先天不足或大病後導致脾胃虛弱;過食生冷,傷及脾胃;乳食不節,餵養不當,損傷脾胃;或精神緊張,情緒波動,致肝氣鬱結,橫逆犯胃等。總之,小兒厭食症的基本病機爲脾胃功能失調。病久可影響患兒的生長髮育。
所以家長在日常飲食及患病用藥上都要注意顧護小孩的脾胃,發現食慾不振應及時查明原因,對小孩進行調理治療。並從食物的色、香、味及品種上調整好食譜,以增強小孩的食慾;餐前避免給小孩大量飲水,吃零食,防止胃酸稀釋和產生飽脹感,而影響食慾和食量。當家長面對小孩厭食、食慾減退或拒食時,禁止採取強迫手段使患兒進食,避免給小孩造成驚嚇和過度緊張,防止加重小孩厭食的病情。由於小兒較長時間的厭食,營養及免疫功能均較差,家長應積極做好小兒的預防接種、防病和治療的工作。
小兒厭食症臨牀驗方:
1、健脾消食湯:黨蔘、白朮、茯苓、陳皮、藿香、麥芽、谷芽、山楂各5克,生薑3克,炙甘草1克,大棗5枚,每日一劑,水煎,分3次溫服,主治脾胃虛弱,食慾缺乏。
2、烏梅砂仁飲:烏梅6克,砂仁5克,藿香9克,焦麥芽9克,焦山楂9克,焦谷芽9克,檳榔3克,甘草3克,每日一劑,水煎,分3次溫服,連服7~15日爲1個療程。此方有滋脾開胃,消食導滯的功效。
3、曲麥消積飲:神曲、焦雞內金、麥芽、谷芽、萊菔子、厚朴各6克,焦山楂9克,陳皮、香附、炒枳殼、甘草各3克,每日一劑,水煎,分3次溫服,有消積和胃,理氣止痛的功效。主治消化不良,飲食積滯,納食不佳,胃脘脹痛,按之作痛,大便有不消化之食物。
4、中藥敷臍方:神曲、炒麥芽、焦山楂各10克,炒萊菔子、炒雞內金各6克,研成細末,用開水調成軟膏狀,外敷肚臍孔處,膠布固定,夜敷晨取,12小時每次,7天爲1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