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子宮的變化以及學會觀察惡露

時間: 2011-09-30

●子宮收縮
因爲懷孕而擴張的子宮在產後4D6周時恢復到原有的狀態。此過程中會出現不規則的收縮和鬆馳,產婦會感覺到產後痛。產後,擴張的子宮頸部慢慢恢復正常,1D2周後閉合。產後2D3天胎盤和胎膜已經脫落的子宮頸部開始生長粘膜,大約1周的時間,粘膜完全再生。子宮內的輸卵管及卵巢在分娩後充血,子宮功能開始恢復正常。
●排出惡露
分娩後,從子宮內分泌出的混合有血液的分泌物被稱爲惡露。惡露由分娩導致的產道傷口分泌物、血液、子宮粘膜組織等構成。在產後持續3D4周,分娩後2D3天內血液成分較重,顏色呈淡紅色,量也比較多,之後開始漸漸變爲褐色。分娩1O天后,變爲乳白色。分娩3周後轉爲白色,並恢復正常。
經過漫漫的40周懷孕,子宮變爲原來的數十倍大,功能和外貌都變得大不相同!原來是子宮爲了容納新來的嬌客,經由荷爾蒙的變化,子宮會變厚、柔軟、血液供應增加,整個變爲一個空心大肉球。因應了新的變化,子宮各組織層充滿着血液。
  生完之後,奧妙的人體就會經由一個和緩的過程,讓子宮恢復原貌。
  子宮約在產後4~6周復原 子宮恢復的主要動作是持續的收縮,從生產時不斷的收縮將胎兒擠出,再將胎盤擠出。子宮內的血液不斷被排出體外,即爲惡露。子宮經由不斷且強力的收縮,將血管的開口壓往,這樣就讓血塊形成而停止出血。子宮再進一步擠壓,將血塊不斷排出,子宮體積就會慢慢縮小,約在產後4~6週會恢復成原來大小。
  子宮的收縮恢復是否良好,可兩項外表的指標來判斷;
  (1)如果子宮恢復良好,檢視剛生完的子宮底,從肚臍可以觸摸得到,到約兩個星期,子宮就無法摸到,除非是長子宮肌瘤;
  (2)惡露的顏色從鮮紅、暗紅、深黑到淡紅色,最後無色。
  子宮復原靠收縮
  按摩子宮+中西藥子宮收縮劑 子宮恢復靠收縮,但子宮收縮靠什麼呢?靠自然機制:也就是生產發動之後,子宮就不斷的收縮,排空了再排空,讓子宮腔不會有空隙。我們傳統上教導產婦按摩子宮,使用子宮收縮劑,或是中醫使用生化湯,都是輔助的角色。其目的還是引導子宮不斷的收縮,直到沒有出血且子宮腔保持淨空爲止。
  子宮收縮不良會有大出血的危險
  當子宮內尚有血塊或是殘留有胎盤時,子宮會先被血塊填塞;然後,子宮平滑肌就會停止收縮,這時候就是所謂的子宮收縮不良,會有大量出血的危險(血崩)。這種產後出血就是在產褥期最危險的事了,往日將生產視爲到鬼門關走一趟,就是這原因。幸而現在醫療條件都能妥善處理,與往日的情況不可同日而語!
  子宮收縮劑VS.生化湯
  爲了預防產後大量出血,醫生通常會用子宮收縮劑:但是,民間自古又流傳用生化湯來去瘀活血,作爲產後幫助子宮恢復之用,到底應不應該用?又或者如何使用呢?
  依照臨牀經驗,在產後,子宮自然會有收縮排血的機制,如果發現有產後出血過多的現象,使用子宮收縮劑是最好的選擇,因爲作用發揮會比較快。至於生化湯的使用是老祖宗的智慧,但是也不必將其蒙上神祕的面紗。生化湯本身的成分在中醫的作用而言,有化瘀血、補血的作用,化掉的瘀血(血塊)流出來之後,子宮自然會收縮,所以生化湯比較適合在產褥期的保健用。所以說醫療方面使用收縮劑主要是防止產後出血之用,而生化湯對於產褥期“幫助”子宮恢復則有顯著的效果。
  子宮收縮不良造成下腹突出?
  前面提過,子宮體積縮小、惡露減少至消失是子宮恢復的指標,因而常有人將下腹部突出歸爲子宮收縮不良。事實上不然,產婦小腹無法消除,常常是因爲懷孕時將小腹的皮膚撐到鬆弛,以至於無法縮小,其實多數產婦的子宮仍然是收縮正常的;但如果在小腹部仍然摸得到一團東西,就可能是子宮收縮不良了。
  不過事實上還要看看惡露減少的情況,有時候子宮體積沒有縮小是因爲有長子宮肌瘤。這些都需要再到醫院檢查,如果是真的子宮收縮不良,最主要的危險就是會造成產後大出血,這是真正需要加以注意的地方。
  刺激乳頭可幫助子宮收縮
  除了西藥跟中藥調理之外,在產後初期按摩子宮底,讓子宮肌肉受刺激收縮,是最自然的方式。還有,讓寶寶吸吮母乳也會刺激子宮收縮。但是沒有哺餵母乳的產婦怎麼辦呢?依照子宮收縮的生理原理,刺激乳頭都會讓人體產生子宮收縮素,所以按摩乳房或是熱敷乳房都會產生相同的效果,這就是用物理的方式來促進子宮收縮的方法。
  產後應避免下腹用力,並且做產後運動
  廣義的子宮恢復,事實上除了子宮的形體恢復之外,在骨盆腔內的位置也必須恢復到生產之前的狀態,也就是必須讓鬆弛的結締組織慢慢恢復原有的彈性。生產後的骨盆腔組織固然或多或少都會鬆弛,但是恢復得不好,將來下半身會有下墜感、容易腰痠,同時也容易引來尿失禁的毛病。
  像是這種問題,多數不是吃藥或是護理可以奏效,而是必須避免下半身用力,例如搬重物、蹲的動作,在生產後半年之內應儘量避免:不過進行一些產後運動(例如進行腹式深呼吸,以及在產後一週躺在硬牀上進行擡腿、提臀,或膝胸臥式運動),則能使子宮和下腹有效收縮和復原。
有一點需特別一提,就是婦女接受剖腹產的比率越來越高,現在大都開下腹的橫式傷口,這方式常常會造成肌膜層的神經纖維暫時損傷。於是,產婦在前幾個月的腹肌會呈現鬆弛狀態,小腹容易突出,許多人因而誤以爲子宮收縮不好!其實經過3、4個月之後,等神經纖維再生,腹肌收縮能力恢復正常就好了,媽咪幹萬不要因此緊張而胡亂使用藥物。

坐月子 要學會觀察惡露
  觀察一下你的惡露情況是否正常。有些惡露屬於異常情況,應當引起注意。
產後,隨着子宮內膜(特別是胎盤附着地方的內膜)脫落,子宮分泌的黏液等也隨之從陰道內流出,這就是惡露。正常的惡露有些血腥味,但是不臭,總量大約爲500~1 000毫升。一般情況下,惡露大約在產後3周左右就乾淨了。
  產後第一週,惡露的量較多,顏色鮮紅,含有大量的血液、小血塊和壞死的蛻膜組織,稱爲紅色惡露。
  1周以後至半個月內,惡露中的血液量減少,較多的是壞死的蛻膜、宮頸黏液、陰道分泌物及細菌,使得惡露變爲淺紅色的漿液,此時的惡露稱爲漿性惡露。
  半個月以後至3周以內,惡露中不再含有血液了,但含大量白細胞、退化蛻膜、表皮細胞和細菌,使惡露變得黏稠,色澤較白,所以稱爲白色惡露。
  白色惡露可持續兩三週。
  觀察一下你的惡露情況是否正常,尤其是要注意惡露的質與量、顏色與氣味的變化,可以估計子宮恢復的快慢,有無異常。
  在產褥期,產後子宮的重量將從1000克減少到50~60克,體積也不斷縮小,6周後恢復到孕前大小。子宮復舊好壞,可以從子宮底下降和惡露情況來估計。有的產婦惡露淋漓不斷,到“滿月”時還有較多的血性分泌物,有臭味,產婦自己覺得下腹部痛、腰痠;產後6周檢查時,子宮還沒有恢復到正常大小,質地軟,有壓痛等,都是子宮復舊不全的表現。
  有情提示:有些惡露屬於異常情況,應當引起注意:
  1、如果產後2周,惡露仍然爲血性,量多,伴有惡臭味,有時排出爛肉樣的東西,或者胎膜樣物,子宮復舊很差,這時應考慮子宮內可能殘留有胎盤或胎膜,隨時有可能出現大出血,應立即去醫院診治。
  2、產後發生產褥感染時,會引起子宮內膜炎或子宮肌炎。這時,產婦有發熱、下腹疼痛、惡露增多並有臭味等症狀。這時的惡露,不僅有臭味,而且顏色也不是正常的血性或漿液性,而呈混濁、污穢的土褐色。
  所以,你要學會觀察自己的惡露情況,發現其中有問題時,就要早些與醫生聯繫解決。

怎麼處理惡露?  惡露的處理可用消毒棉,容易過敏的人也可以自己製作。將脫脂棉剪成5釐米大小,經過煮沸消毒後浸泡在2%的硼酸水或來蘇液中,或者浸泡在稀釋1000倍的消毒皁液中。隨之將消毒過的脫脂棉裝入帶蓋的容器中,這樣使用起來很方便。脫脂棉煮沸的時間只需要5分鐘即可。  更換脫脂棉時應在排尿排便之後,一定要在洗過手之後進行。在擦拭便尿的時候,要由外陰部向肛門方向擦拭。如果相反進行的話,就會把肛門部的雜菌帶入分娩後留下的外陰部的傷口中,有引起感染的可能。  再者,不許用同一塊消毒棉擦兩次。每擦一次要更換一塊。消毒後要立即墊上新的布巾或脫脂棉,隨後繫上丁字帶或月經帶,墊脫脂棉時,要把紗布墊在上面,否則棉絮就會粘在外陰部上。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