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的3月3日是“愛耳日”,而今年是第12個愛耳日。今年愛耳日的主題是“康復從發現開始——大力推廣新生兒聽力篩查”。
專家指出,超過70分貝的噪音會對小兒的聽覺系統造成損害,因此年輕的父母平時要少讓孩子玩音量高的玩具,音量應控制在70分貝以下。
噪音大小的衡量標準是以分貝爲單位的,日常普通談話聲爲30至40分貝,高聲說話爲80分貝,大聲喧譁或高音喇叭爲90分貝。
40分貝以下的聲音對兒童無不良影響,超過70分貝的噪音會對小兒的聽覺系統造成損害。80分貝的聲音會使兒童感到吵鬧難受,如果噪音經常達到80分貝,兒童會產生頭痛、頭昏、耳鳴、情緒緊張、記憶力減退等症狀。如果長期受到噪音刺激,兒童會變得容易出現激動、缺乏耐受性、睡眠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
專家認爲,現在許多玩具運用了聲、光、電現代科學技術,其中有一些噪音大的玩具也在其中。如果兒童玩具發出很大聲響,就可能給嬰兒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幼兒的衝鋒槍、大炮、坦克車等玩具,在10釐米之內,噪音也會達到80分貝以上。還有一些玩具除了能玩,還能低音量播放一些音樂和歌曲,有益於智力發育。但是如果音量很大,播放的時間長,就會傷害兒童的耳朵。
一是平時不要用棉棒、火柴、髮夾等給孩子掏耳垢。一般來說,耳垢能自行掉出,不需去掏。如果在耳朵內堆積太多而不掉出,可上醫院讓五官科醫生取出。要嚴禁孩子自己掏耳朵,如發現孩子有往耳朵裏隨便塞紙團等毛病,應當加以教育。
三是積極防治感冒。呼吸道的病菌感染很容易導致中耳炎症,影響聽力。
五是避免劇烈聲音刺激。小兒聽力的適應性差,對突然發生的巨大響聲,如音量的卡拉OK、電視音像、爆竹等,均會引起聽力突然下降,甚至耳聾。同時,小兒長期處於噪聲環境中也會引起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