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早產兒的特點及護理

時間: 2011-06-07

   早產兒又稱未成熟兒,是指胎齡大於26周,但不滿37周的活產嬰兒。

(一)早產兒的特點

1. 外觀特徵 早產兒體重一般在2500g以下,身長不足47cm,皮膚紅嫩、水腫發亮,胎毛、胎脂多,皮下脂肪少,指(趾)甲軟,不超過指(趾)端,肌張力低下。頭相對較大,有細軟的頭髮,耳廓軟,缺乏軟骨,耳舟不清楚,乳暈隱約可見,乳腺結節一般易觸到。肋間肌無力,呼吸時胸壁不凹陷,腹壁薄弱,易發生臍疝。足底光滑,紋理少,僅在足前部見到1~2條足紋。男性睾丸未降或未全降,女性大陰脣不能完全遮蓋小陰脣。

2. 體溫 早產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不成熟,體溫調節功能差。因此體溫升降不穩定。由於基礎代謝率低,肌肉活動少,而使分解代謝降低。由於糖原貯備差,皮下脂肪少,體表面積相對較大,故產熱不足而散熱機會增加。此外,早產兒缺乏寒冷發抖反應,汗腺發育差,使早產兒易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不能穩定的維持正常體溫,常因寒冷而導致寒冷損傷綜合症。

3. 呼吸系統 (1) 由於早產兒呼吸中樞發育尚未成熟,紅細胞內碳酸酐酶缺乏,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不足,對呼吸中樞的刺激減少。因此早產兒容易出現呼吸不規則、呼吸暫停,常見青紫發作。
   (2)呼吸肌薄弱,胸廓活動度差,吸氣無力,故呼吸表淺,呼吸快,常有肺膨脹不良。
   (3) 肺泡數量少,肺微血管與肺泡間隙距離大,使氣體交換差,易缺氧。
   (4)咳嗽反射弱,氣管及支氣管內粘液不易咳出,容易引起呼吸道梗阻,產生肺炎、肺不張。
       (5)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少,易患肺透明膜病。

4. 消化系統 因胎齡愈小,吸吮能力愈差,甚至無吞嚥反射,賁門括約機鬆弛,胃內容積小,易產生溢乳、嗆咳、消化力弱,易發生嘔吐、腹脹、腹瀉。,除澱粉酶發育差外,其他消化酶均接近於成熟兒。蛋白質的要求量較高,脂肪消化能力遜於成熟兒。脂溶性維生素吸收差,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在早產兒中發病率較高,所以餵養時乳汁滲透壓不宜過高。

5. 神經系統 胎齡愈小,各種反射愈差。如吸吮、吞嚥、覓食、對光眨眼反射等均不敏感。覺醒程度低,嗜睡,擁抱反射不完全,肌張力低下。早產兒腦室管膜下存在着發達的胚層生髮組織,因而易導致腦室管膜下及腦室內出血,有時伴有腦實質或蛛網膜下腔出血。

6. 血液系統 早產兒肝臟發育不成熟。葡萄糖醛酸轉移酶不足,因此對膽紅素代謝不完全,生理性黃疸持續時間長且較重,常引起高膽紅素血癥。有時甚至發生膽紅素中毒性腦病。因肝功能不全,開奶遲等因素致體內維生素K缺乏而使凝血因子I,Ⅶ,Ⅸ,X合成障礙,易致出血。因肝糖原轉變爲血糖的功能低,血糖常較成熟兒低。此外,肝合成蛋白質的功能不足,易致水腫,增加感染和核黃疸的危險性。初生幾天後,外周血紅細胞及血紅蛋白迅速下降,有核紅細胞可在外周血中持續較長時間,血小板數略低於足月兒,血管脆弱,易出血,部分早產兒因維生素E缺乏引起溶血。

7. 腎臟功能 早產兒的腎小球濾過率及鈉、氯、尿素廓清率和尿的濃縮、稀釋功能較足月兒差,因此常有眼瞼、手背、四肢等水腫及脫水現象,加上餵養困難,容易嘔吐,常引起酸鹼平衡失調。

8. 酸鹼調解功能 早產兒在剛出生時,血pH值低,有些早產兒生後數天內由於進食量少,酸中毒未得到糾正,或用牛乳餵養的早產兒由於攝入的蛋白質和電解質高,超過腎臟排泄功能,使酸中毒不易糾正,至出生3天后出現精神萎靡、拒食、面色灰白、體重不增等,稱爲早產兒晚期酸中毒。早產兒肝糖原貯備少,餵養困難時易發生低血糖。由於甲狀旁腺功能低下易引起低鈣血癥。水的需要量較足月兒高,1500克以下的早產兒需水量約每日120~180ml/kg,1500~2500g 約100~150ml/kg,鈉、鉀需要量約爲每日 1~3 mmol/kg。

9. 免疫功能 主動免疫同足月兒。但其IgG 含量較少,故對某些感染的抵抗能力弱,容易引起敗血症。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