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所首例早產兒PICC置管獲成功

時間: 2012-03-09

  日前,院所小兒科新生兒救治中心成功爲一名危重早產兒實施了中心靜脈置管(PICC),爲搶救孩子建立了一條保命的“營養通道”,這也標誌着這項新技術從此落腳院所新生兒救治中心。  11月中旬,小兒科收治了一女性危重早產兒。患兒各系統發育不成熟,病情危重併合並多種併發症,她既不能很好地自己呼吸,也不能自己吃奶,只能依靠呼吸機輔助呼吸和靜脈輸注營養液。但較長時間的靜脈補液和應用刺激性藥物,反覆靜脈穿刺有可能引起缺氧、體溫不恆定或感染等。  在危急時刻,該院兒科的史源主任想到了已經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應用的一項新技術――中心靜脈置管(PICC),即由外周靜脈穿刺置管,沿血管走行最終到達上腔靜脈。(方法:選用美國BD公司生產的PICC穿刺包1套;其中包括雙翼穿刺針1枚,硅膠導管及延長管各1根,型號爲1.9F,止血帶,紙尺,2副無菌手套,1瓶生理鹽水,1瓶肝素鹽水稀釋液,肝素帽。安置體位,消毒皮膚,選擇穿刺點、方向和角度進行置管。)該技術將藥物直接輸注在血流速度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靜脈,避免了患兒因長期輸液或輸注高濃度、強刺激性藥物帶來的血管損害,減輕了因反覆靜脈穿刺給患兒帶來的痛苦,保證了治療順利進行。這項技術在我院腫瘤科長期靜脈輸液治療(7天至1年)的病人身上已有應用,但對於危重早產兒,由於技術難度較高,小兒科進行 PICC穿刺尚屬首例。在徵得患兒親屬同意後,小兒科醫護人員憑藉多年積累起來的臨牀經驗一次穿刺成功,維持了生命的營養液,通過僅有1.9mm粗的導管,將營養液緩緩輸入患兒體內。這一針穿刺的成功,不僅標誌着早產兒PICC技術在重慶市臨牀中的成功應用,解決了早產兒需要長期靜脈輸液和靜脈營養治療的護理難題,更重要的是,有利於提高極低體重兒的存活率。今後,該患兒和更多需要中、長期靜脈輸液治療的嬰兒再也不必遭受靜脈穿刺帶來的一次次痛苦了。
  目前,在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下,該患兒已成功脫離呼吸機,生命體徵逐漸趨於平穩,正在繼續治療中。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