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抑鬱症的護理

時間: 2012-03-25

  產後抑鬱症是指在產褥期發生的抑鬱症,是一種非精神病性的抑鬱綜合徵,通常發生在分娩後數日或數週。對於孕產婦來說,從妊娠到分娩是一次非常強烈的身體和情感體驗。她們在經歷懷孕、分娩、產後恢復及撫育嬰兒過程中,帶來一系列生理及心理方面的改變。不僅影響產婦的身心健康,還影響到嬰兒、家庭、婚姻、社會。現將其心理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在分娩過程中給予產婦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

  分娩過程中有97~14%的產婦有恐懼心理。工作人員應態度熱情,向孕婦介紹環境,主管醫生和護士;分娩時的疼痛影響進食,消耗增加,產婦處於疲乏勞累狀態,生理上的不適應會導致產婦出現煩燥不安、焦慮、恐懼等情緒,護理人員應在全程持續給以產婦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鼓勵並幫助產婦進食、進水,保持足夠的營養和體力。醫護人員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語言是信息傳遞最好的媒介。用親切、友善的語言指導產婦配合醫護人員順利完成分娩。通過溝通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係,使她們處於良好的身心適應狀態,減少分娩方式及產時併發症給產婦帶來的心理負擔。嚴格掌握剖宮產指徵,積極處理孕婦異常情況,儘量消除不良的軀體和精神刺激。分娩時可根據產婦需求安排其丈夫在場,以減少產婦的恐懼與不安。胎兒娩出後,熱情恭賀產婦成爲母親,進行早接觸,建立母子感情。通過新生兒的吸允反射,刺激子宮收縮,減少出血,併爲母乳餵養的成功奠定基礎。

  2、創造安靜、舒適的環境

  給產婦創造一個良好的休養環境,可以使產婦心情舒暢。產婦經歷陣痛、分娩、體力和精力消耗巨大,產後需要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應加強護理工作的效率,治療、護理時間要相對集中,減少不必要的打擾;落實陪伴制度。過度的睏乏是產婦精神狀態最不穩定的時期,各種精神刺激都易激惹,尤其是敏感問題,比如嬰兒的性別、產後體型的恢復、孩子將加重經濟負擔等,應儘可能避免。

  3、保證良好的家庭、社會氛圍

  丈夫應主動協調好夫妻關係、婆媳關係,儘可能多陪伴在產婦身邊。家庭、社會及其他有關人員應除在生活上關心、體貼產婦外,還要耐心傾聽其傾訴,使其從心理上樹立信心,消除苦悶心境,感到自己在社會中、在家庭中及家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時,指導產婦注意調整心態,加強產後的生活護理,正確對待和處理產褥期間工作生活的各種變化,儘早融入社會生活中。理解產後抑鬱症的表現,包容產婦,不要給產婦造成心理壓力。

   以上辦法,是對產後抑鬱症的護理對策。能有效的避免產後抑鬱,能使女性健康得到保證。如果女性健康得不到保證的話,那麼嬰幼兒的健康也往往受到影響。

下一篇:運動防治亞健康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