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英:中國的糖尿病防治已刻不容緩(圖)

時間: 2014-09-18

2010年3月的《新英格蘭醫學雜雜誌》刊登了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楊文英教授牽頭的中國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徵的患病調查研究。該項目歷時1年,覆蓋中國14個省市,共46239人蔘與了本次糖尿病篩查,這也是迄今爲止規模最大的中國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結果一經發表,立刻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透過這些結果,我們能夠得到哪些啓示呢?

糖尿病前期已沒有城鄉差別

該調查顯示,我國糖尿病的患病率隨年齡的增長呈線性增加。調整年齡因素後,20歲以上的中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爲9.7%,其中男性10.5%,女性是8.8%,總的糖尿病患病人口爲9240萬。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爲15.5%,估計有1.48億人處於糖尿病前期。在城市中,無論經濟水平發達與否,糖尿病的患病率都超過了10%,而農村的糖尿病患病率遠遠低於城市。由此可見,由於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城市與農村的糖尿病患病率存在顯著差異。

但對與糖尿病前期人羣,基本已沒有城鄉的差別。這也說明,農村的經濟水平提高之後,人們的溫飽問題解決了,體力活動大幅度減少,導致農村中出現輕微高血糖的人羣比例已經接近了城市水平。這也預示着,未來我國面臨的因糖尿病帶來的經濟負擔將極爲沉重。

糖尿病仍是“不查不知道”

與1994年全國16省市的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相比,雖然糖尿病的未診斷率由70%降至60%,但這一結果仍難不樂觀,糖尿病“不查不知道”的局面依然未能改變。糖尿病患者發生冠心病、腦卒中的風險比正常糖耐量(NGT)人羣增加了3倍以上,這說明高血糖仍然是不容忽視的大血管疾病危險因素之一。

以往有些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前期人羣經過空腹血糖的篩查方法,很容易造成漏診,因爲空腹血糖不符合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人羣,經過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後,將有50%左右2小時血糖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70%左右達到糖尿病前期的標準。本次調查採用一步法OGTT,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漏診的發生。

糖尿病存在多重“遺傳背景”

如果具有糖尿病、高血壓、高甘油三酯、肥胖、心肌梗死、腦卒中等疾病的家族史,糖尿病的風險都會增高,而且具有統計學意義。這也再次證明,糖尿病的發病不單單與糖尿病家族史有關,還與多種代謝異常的遺傳背景存在密切聯繫。比如,高血壓病人發生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及代謝綜合徵的風險遠遠高於血壓正常者。這也說明,無論高血壓發生在糖尿病之前還是之後,高血壓與糖尿病之間的伴隨關係或因果關係都是非常明確的。

中心性肥胖、高甘油三酯都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無論是之前已經存在這些疾病,還是剛剛患病者,發生糖尿病及相關的代謝性疾病的發病風險都非常高。

中年男性是糖尿病的“新軍”

目前預防糖尿病,要關注重點人羣,特別要注意中年人羣體。而中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的原因主要與環境因素有關。以中心性肥胖爲例,男性的發生率遠遠高於女性;在高甘油三酯的羣體中,男性的比例也遠遠高於女性,也可部分地解釋爲何男性容易發生中心性肥胖。

在糖尿病的各種高危因素中,年齡增長、糖尿病家族史、性別、高甘油三酯、高血壓、教育水平、城市化等都可升高糖尿病的患病率。比如,每增長10歲,發病風險增加68%;具有糖尿病家族史也可使發病風險上升2.14倍;與同年齡段的女性相比,男性的發生風險可增加26%;甘油三酯水平每升高50毫克,發生風險增加28%;收縮壓每升高10mmHg,發生風險增加17%;大學以下教育水平者的糖尿病風險比大學以上教育水平者增加57%;城市居住者的糖尿病風險也比農村人口增加22%。

抓好全民健康教育是關鍵

面對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徵,我們應採取哪些防治策略呢?首先是要提高全民的健康防病教育水平。在全民中改變“中國式”的飲食文化,特別是在有遺傳和肥胖的年輕人羣中開展科學的生活方式宣教。其次,要加強糖尿病高危人羣的篩查和防治。第三,要糖尿病防治的重點要放在低教育、低收入,但已經解決了溫飽的人羣,比如部分鄉鎮和富裕起來的農村。

顯然,我們不能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我們必須想辦法減少糖尿病的發生。因此我倡議,糖尿病的預防工作要馬上開始,特別要關注糖尿病高危人羣,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大力開展文化教育。在城市中,要提倡科學的營養飲食概念。對已經確診的糖尿病病人,其併發症的管理必須有效,要開展規範、有效、多學科的協作。

上一篇:頸椎病科普問答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