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肝癌的鑑別診斷 ,肝血管瘤,癌症診斷,癌症網原發肝

時間: 2011-06-22

(一)轉移性

   大部分患者有原發病史。常呈大小不等或大小相近的多髮結節,少數可呈單發塊狀。轉移性肝腫瘤CT平掃的密度常比原發性肝癌低,邊界更清晰,多元肝硬化的表現。部分轉移性肝癌呈雙重輪廓,爲低密度腫瘤中心壞死所致。轉移性肝癌增強前後CT值相差爲14.3±5.5Hu,而原發性肝癌爲25±4.1Hu。肝轉移性腫瘤鈣化的發生率17%,比原發性肝癌高。在CT增強圖像上,如早期強化明顯的病竈,表明腫瘤血管豐富,則大多爲原發性肝癌;若早期強化不明顯,而在門靜脈期表現爲低密度的病竈,尤其呈多發性結節型,則多爲轉移性。

(二)肝血管瘤

   爲肝內最常見的良性佔位病變,一般具有典型的CT表現。CT平掃時,肝血管瘤呈圓形或類圓形低密度影,密度均勻,邊界清楚,無包膜。而大部分肝癌則表現邊界欠清、密度不均勻的低密度腫塊。增強後動態CT掃描,肝血管瘤在早期可見邊緣不規則強化竈,呈棉花團狀,密度與血管一致,以後逐漸向中心擴展,低密度病竈呈向心性綜小,5-10分鐘後延遲掃描,病竈部分或完全呈等密度改變。而原發性肝癌的增強特點是低密度病竈中有密度不均勻、邊緣不規則的元定形強化。部分血供豐富的原發性肝癌在動脈期內強化明顯,但其增強持續時間短,一般在2分鐘內造影劑基本退出。

(三)急性肝囊腫

   急性肝囊腫在CT上表現爲低密度版腔周圍有一圈密度高於版腔但低於正常肝組織的低密度環,其病理基礎爲版腔周圍的水腫區。增強後有時服腔周圍可見環狀強化,其外側有一圈低密度影,稱爲"雙靶徵"。除腔內可見氣體影。而慢性肝囊腫的邊界較清楚,其內爲密度較均勻的低密度區,周圍有一圈肉芽組織形成的服腫壁增強後呈高密度。而原發性肝癌的密度要高於版腫且不均勻,不出現"雙靶徵",除非併發感染或病竈與膽道、腸道相交通,或肝癌經栓塞化療後,否則病竈內很少出現氣體。

(四)肝局竈性結節增生

   單個或多個肝硬化結節與肝癌結節有時很難鑑別。局竈性結節增生大多呈類圓形,密度較均勻,邊緣較光整。而原發性肝癌大多形態不規則,密度不均勻,邊緣不光整。一般而言,肝癌結節主要接受肝動脈血供,而再生結節主要接受門靜脈血供。良好的增強技術,尤其是螺旋CT雙期增強掃描對病竈的鑑別非常重要。再生結節動脈期強化不明顯,若明顯強化,則傾向於肝癌結節;如只是部分強化,提示有再生結節癌變的可能。

(五)肝細胞腺瘤    肝細胞腺瘤可有包膜,與肝癌的包膜很相像,且腺體本身的表現與肝癌也可相仿,鑑別要點如下:腺瘤多見於女性,男性接受內分泌治療時也可發生。與口服避孕藥和其他合成類固醇激素有關。而肝癌與乙肝、肝硬化關係密切。另外腺瘤不侵犯血管,而肝癌易侵犯靜脈而形成癌栓,在CT上有相應的表現。腺瘤還有出血傾向並可發生囊性變,因而有時可出現類似血腫或囊腫的CT表現。

(六)肝囊腫

   可單發或多發,CT平掃呈圓形或橢圓形的低密度病竈影,CT值接近於水,邊界清楚。增強後CT掃描病竈無強化。一般肝囊腫較容易與原發性肝癌相區別,少數類似肝囊腫表現的腺樣癌和囊性膽管癌,主要依據壁結節的顯示與肝囊腫相鑑別。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