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擬眩暈湯治療頸椎病眩暈

時間: 2012-04-21

眩暈是一種症狀,可繼發於各種疾病之中,如高血壓病、美尼爾氏綜合徵等,但頸性眩暈一直未被相關專科臨牀醫師所重視。經筆者臨牀觀察,其中椎基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暈佔全部眩暈患者的2/3強,在所有的椎基動脈供血不足的患者中,排除頸椎病後單純因基底動脈硬化所致的眩暈只佔1/5。4/5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是由於頸椎骨質增生壓迫神經血管,導致神經傳導阻滯,椎基底動脈血行不暢,腦部供血不足所致。

    頸椎病眩暈成慢性或突然發作性頭暈、耳鳴、聽力障礙、噁心、嘔吐、視物模糊等。眩暈的症狀多種多樣各人不一,如旋轉、搖晃等感覺。往往在頭頸部活動姿勢改變時如轉頭、旋轉、後仰等時誘發或加重。轉頭一側易導致發作,而轉向對側則緩解其症狀,併兼見頸部不利或肩臂痠痛等症狀。

    中醫認爲,痰瘀痹阻經絡,氣虛不能載血上奉清空,當屬該病之病機。治當益氣通絡,活血化痰,自擬“療頸治暈湯”治療68例,均以眩暈爲主症就診,經X線攝片或CT檢查,診斷爲頸椎病,部分病例伴有椎間隙相對狹窄。經“療頸眩暈湯”治療,63例臨牀治癒(眩暈消失)。其中服藥7――10劑治癒者28例,11――15劑治癒者35例。

    藥物組成及用法:生黃芪50克,川芎20克,赤芍24克,鬱金24克,薑黃12克,葛根30克,防風12克,羌活15克,蜈蚣4條,威靈仙15克,白芥子10克,制川烏12克,制草烏12克,甘草10克。水煎2次混勻,分早晚2次溫服,每日1劑。

    方中重用黃芪益氣,推動血液運行,助血上行;再用辛溫升散,善理血中之滯,走而不守的血中氣藥川芎,伍以赤芍、鬱金、薑黃活血行瘀,上行頭目;葛根生陽氣,引藥上行,增加腦血流量;羌活、防風祛風通絡;川烏、草烏寒除溼;白芥子破皮內膜外之痰;以蜈蚣走竄之性助祛風通絡之功;更用通經活絡的威靈仙以療骨質增生;甘草調和諸藥。由於該方有益氣行血,引血上行以上奉清空,祛風通絡,軟骨化痰以通其痹阻之功效,改善腦部供血量糾正腦缺血,立法組方符合病機,所以收效頗佳。

上一篇:焦慮症測試題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