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外周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足療效觀察與護理體會

時間: 2011-07-07

    糖尿病足是一種慢性、進行性、大中小微細血管普遍受累的血管病變的表現。臨牀主要表現爲足部的潰瘍和壞疽,是糖尿病嚴重併發症之一。有20%的患者因爲肢 端壞疽而截肢,預後不良是造成其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1]。治療手段包括藥物、外科手術和介入治療等,療效常不理想。治療性血管生成是近年來發展的一項 新技術,近年來動物實驗和臨牀報道均提示,幹細胞移植能有效的治療糖尿病足。我科2003年12月起開展了採用自體外周血幹細胞移植臨牀治療糖尿病足的臨 牀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2],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符合WHO診斷標準的糖尿病足患者212例,病程6~20年,其中男162例,女50例,年齡42~81歲,平均62歲。根據患者症狀的嚴重程度按照 Fantaine分期分爲Ⅰ期0例,Ⅱ期34例,Ⅲ期58例,Ⅳ期120例,所有患者均藥物治療無效。主要臨牀表現及評價標準:(1)患者疼痛。0級:無 疼痛;1級:偶爾疼痛;2級:經常疼痛,不需或偶用一般的止痛劑;3級:經常疼痛,需經常用一般止痛劑;4級:因疼痛影響睡眠,應用一般止痛劑難以緩解, 需用麻醉性鎮痛藥。(2)患肢冷感。0級:無冷感;1級:偶有受累肢體發涼,怕冷感;2級:常有肢體發涼,怕冷感;3級:肢體有明顯涼冷感,需用局部保溫 措施,症狀纔能有一定緩解;4級:肢體有明顯涼冷感,採用局部保溫措施,症狀無明顯改善。本組患者均有明顯涼冷感,其中1級0例;2級58例;3級64 例;4級90例;按正常速度600~700 m/min,0級:>500 m,無疼痛;1級:400~499 m,無疼痛;2級:300~399 m,有疼痛;3級:100~299 m,有疼痛;4級:無法行走,或行走<100 m即有疼痛。本組1級26例;2級36例;3級32例;4級108例。(3)潰瘍壞疽情況:潰瘍46例;壞疽28例。

    1.2  方法  (1)外周血幹細胞的分離計數:應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促使骨髓增生,提高外周血幹細胞的數目,用藥期間每日監測外周血白細胞(WBC)計 數,當WBC≥30×109/L時停藥。本組應用rhG-CSF(吉粒芬,杭州九源藥業公司)300 μg,低分子肝素鈣4100 IU,於每日8時皮下注射;應用rhG-CSF 1500 μg於20時皮下注射,連用5天后外周血達到WBC計數,即達到要求,應用幹細胞分離機分離外周血中幹細胞,得其懸液60~75 ml,單個核計數(1.16~20.3)×1012/L,平均爲8.95×1012/L。(2)在手術室進行幹細胞移植術,將採集的單個核細胞配製成濃度 爲2.16×1010/L的細胞混懸液,患肢常規消毒,鋪巾,在全憑靜脈麻醉下或硬膜外麻醉下,用5 ml注射器抽取懸液後沿患肢小腿動脈行徑注射至肌肉內,每點注射1 ml,足部按  1 cm×1 cm間距行肌肉注射,小腿部位按3 cm×3 cm間距肌肉注射,深度2~3 cm。術畢用無菌敷料包紮患肢[3]。

    1.3  護理

    1.3.1  術前準備  (1)心理護理,配合醫師向患者及家屬介紹幹細胞移植的臨牀意義,列舉手術成功病例,增強患者對手術的信心,配合手術治療,並一對一的進行術前健康教育指 導。關心體貼患者,加強溝通,強調手術的必要性[4]。介紹手術過程中需要患者配合的地方及術中、術後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2)手術區域備皮,術前6 h禁食,4 h禁水。遵醫囑術前30 min給予阿托品1 mg肌肉注射。

    1.3.2  出現不良反應對症處理  應用藥物期間,患者可出現發熱,周身痠痛,感冒樣症狀等不良反應,給予對症處理,消除患者緊張情緒。

    1.3.3  採集幹細胞  專人負責,採集過程中觀察患者有無口乾、心悸、胸悶、四肢麻木等異常表現,一旦發生立即報告醫生,並協助對症處理。本組採集212例,過程均順利。僅22 例出現手腳、口脣麻木,給予10%葡萄糖酸鈣10~20 ml口服後症狀緩解。

    1.3.4  術後護理  (1)觀察生命體徵,術後嚴密觀察患者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血糖及患者意識狀態、神志、面色變化,並做好記錄。術後給予低流量吸氧2~4 h。(2)體位護理:給予去枕平臥位6 h,保持呼吸道通暢;觀察穿刺點有無紅腫、滲出,敷料固定是否完好。(3)有效止痛,根據病情使用止痛劑,充分止痛,有效止痛,可使肌肉放鬆,有利於幹細 胞生存,減輕患者術後痛苦,消除緊張、恐懼心理。(4)飲食護理:術後患者麻醉清醒後可適量先飲水,如無嗆咳可正常進食,同時應注意監測血糖變化,血糖控 制在7.8~11.1 mmol/L,飲食應易消化、清淡,富含維生素、蛋白質。(5)功能鍛鍊:術後24~48 h可以解除敷料包紮,穿着寬鬆、乾淨棉質褲襪,注意保暖。禁止在足部放置熱水袋或熱敷及用火爐烤腳取暖,避免燙傷,禁止吸菸,選擇合適的鞋襪。可適當下地 活動,避免負重,注意臥牀休息,睡覺時患肢擡高15°~30°。

    2  結果

    隨訪212例患者,隨訪時間爲6個月。術後每個月定期電話隨訪症狀變化情況,6個月後複查皮溫、經皮氧分壓、踝肱比。隨訪疼痛、冷感、跛行距離,觀察潰瘍 及壞疽情況。(1)患者疼痛的緩解率爲76.41%(162/212),冷感緩解率爲79.70%(169/212),跛行好轉率爲52.80%(112 /212),潰瘍好轉率爲58%(123例/212例),壞疽截肢6例,脫落癒合23例。無變化4例,擴大2例。(2)患肢皮溫上升 (28.6±1.2)℃~(30.5±2.4)℃;經皮氧分壓上升(3.4±0.64)kPa~(3.9±0.8)kPa;踝肱比無明顯變化 (0.45±0.36)。3  討論

    形成糖尿病足的根本原因是下肢動脈慢性閉塞,造成下肢遠端組織缺血缺氧,輕者可造成組織細胞變性,出現間歇性跛行、靜息痛等,重者組織細胞壞死,出現下肢 遠端組織壞死、壞疽。截肢往往是醫生和患者的唯一選擇,但因血管閉塞不得不提高截肢平面而且需要多次進行,致死、致殘率高,然而截肢不僅影響了患者的生活 質量,也給社會和家庭增加了負擔,針對糖尿病足發生的根本原因是下肢動脈閉塞,而單純藥物治療又難以達到滿意效果的現狀,開展出一些較好的治療手段,幹細 胞移植就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先進技術之一。幹細胞是在生命的成長和發育中起主幹作用的原始細胞,它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項分化的潛能。人體幹細胞的 80%儲存於骨髓中。骨髓幹細胞來源於骨髓的內皮祖細胞,它能夠在肌肉內分化成血管性內皮細胞,促進側支循環的建立,從根本上解決了下肢組織血供問題。正 常生理條件下的幹細胞不能滿足移植需要,藥物動員後加速了骨髓幹細胞的生成和釋放,可使幹細胞增加20~30倍,滿足移植的需要,幹細胞取自患者本人,因 此不存在免疫排斥。從國內外應用情況來看,使糖尿病足的症狀得到了緩解,特別對因嚴重下肢動脈缺血引起的足部疼痛、潰爛、壞疽可降低截肢平面甚至避免截肢 的良好效果,明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因此外周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足是安全、簡便和有效的。充分說明這一技術的可行性。在外周血幹細胞移植的過程中,護 理工作極爲重要,完善的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後健康指導及有效的心理護理和疏導,嚴格的無菌技術是手術治療順利的根本保證。

下一篇:糖尿病足的分類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