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清創時機的選擇

時間: 2012-03-14
      糖尿病足的治療不僅需要內科對血糖、血脂、血壓、血管神經等因素進行調整,而且需要局部清創、血管重建等外科治療。如何掌握糖尿病足的清創的正確方法和手術時機,是糖尿病足治療成敗的關鍵問題,也是非常棘手的問題。時機掌握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糖尿病足患者肢體功能的保護和預後。
      感染性糖尿病足在糖尿病足感染未得到很好控制時,一般情況下,如果清創,則可能隨着清創切口所到之處創面擴大,即常說的“清到哪兒,爛到哪兒”;如果不清創,大量的分泌物淤積於內,形成局部高張力,且由於壓力和重力的作用,感染範圍擴散,藥物也難於進入,不利於感染的控制。如何選擇既能切開引流使壓力減低達到引流通暢、控制感染的目的,又不使感染範圍擴大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是我們面臨的問題。
     一、清創部位的選擇
           1. 最低點擴創:局部小的創面,可能是個 “蟻穴”━外面很小的竇道,裏面是個洞穴。應該探清“洞”的深度、上下左右潛行的範圍,選擇膿腔最低點與潰瘍竇道相連切開,但注意切開的範圍不應該超過最低點,這樣,既使出現創面擴大,也不會超過原來感染的面積。選擇最低點,是因爲這樣膿液易於排出。如果是厭氧菌感染,切開後,創面暴露也有利於感染的控制。
           2. 張力最高點切開:一般情況下,竇道小而感染嚴重、分泌物多時,腔內張力較大,嚴重時可以出現穿透性潰瘍,如足底胼胝樣潰瘍,可以反應到足背,形成足背局部變黑、紅、紫、白等多種病理性色澤變化,整隻腳腫脹變大,此時,如果不切開引流,則由於壓力和重力的雙重作用,分泌物沿着肌間隙、筋膜間隙向足跟部、小腿蔓延,且由於肌肉肌筋腐爛,或伴有糖尿病血管病變,局部血供減少,藥物難達病所,無論局部還是整體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都收效甚微。此時應該積極地切開引流,切開部位選擇在最薄弱的地方,也就是張力最高的部位。
            3.足底切口避開承重摩擦部位:足底的切開,應該儘量避免承重摩擦的部位。因爲,傷口癒合後,在行走的過程中,容易因過度摩擦而再次形成潰瘍,尤其是瘢痕體質的患者,且一旦形成潰瘍,則較前次更難於癒合。
       二、蠶食清創方法的運用
清創雖然是減少壞死組織的方法,但是如果將壞死組織清除的過分,不僅不能起到較好的治療作用,反而會導致創面擴大。所以應該採取分次逐步清除壞死組織的方法,即爲蠶食清創法。
     三、創面的要求
           1.創面的形狀:清創較深的創面應該外面大里面小,不要形成裏面大外面小的葫蘆狀,以免形成死腔或引流不暢。一則壞死組織不易清除;二則可能會出現厭氧菌的繁殖,感染加重或出現混合感染。
          2. 創面保持溼潤的環境:創面不要過幹,在溼潤的環境下肉芽組織才容易生長,中醫常說的“煨膿生肌”正是這個道理。
       四、換藥的頻率
換藥的頻率:分泌物較多的,如果有條件,應該每日換藥兩次,以使分泌物充分引流;必要時可以採用浴洗的方法。沒有分泌物且正處於生長肉芽階段,則可以兩天換一次藥,以減少對局部的刺激。
     五、手術的時機
    溼性壞疽如果感染嚴重不截肢則不能維繫生命時,根據情況處理;如果不是嚴重到影響生命時,則在感染得到較好控制時再行手術治療,儘量保持患者肢體的有效功能。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