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淤論治原發性肝癌的體會

時間: 2012-09-29

  關鍵詞:原發性肝癌;  從淤論治

  原發性肝癌屬祖國醫學的“瘕”、“積聚”等範疇,是一種惡性程度高、進展快、預後差的惡性腫瘤,一旦確診,大部分均爲中晚期患者,失去了手術根治的機會,中位生存期僅6個月左右,因此,中醫藥治療就顯得尤爲重要。筆者在辨證施治的基礎上配合化淤之法,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治療後大多數患者的全身症狀和常見體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使患者能較長期帶瘤生存,生存質量明顯提高。從淤與肝癌的病理分析看,惡性腫瘤是本虛標實疾患。對此,古人云:“癌瘤者,非陰陽正氣所結腫,乃五臟淤血濁氣凝滯而成”。淤血的含義比較廣泛,它既是一種病理結果,又是進一步引起或加重疾病的因素。在很多的情況下,淤血和其他病因(如痰濁、熱毒、氣滯)一起,影響不同的臟腑、經絡,因而形成複雜多樣的臨牀表現。中醫認爲,本病的發生多由飲食內傷、情志失調、或外邪侵襲,致肝脾受損,氣機阻滯、淤血內停、溼熱火毒蘊結,日久漸積而成。由於致病因素的相互作用,使機體陰陽失調,臟腑經絡氣血功能障礙,引起氣滯血淤,痰凝毒熱,溼聚阻絡等互相結交而形成腫瘤。就臨牀所見,肝癌患者普遍存在“淤血”證之病理改變,其發生貫穿於肝癌病變過程的始終。如出現病理性包塊、固定性疼痛、青紫舌或有淤斑、脈澀等。這些症狀在古代文獻中早有記載,具體體現爲:淤血腫塊的特點是聚而不散、固定不移。“”和“積”即屬淤血腫塊的範疇。而腫塊的形成與淤血密切相關。《慎齋遺書》說:"積聚瘕,者有形可徵,腹中堅硬,按之應手。瘕者,瘕氣以成,中雖堅而或聚或散,無常定位,故其病尚未及症。"《醫學心悟》中進一步描述腫塊與血淤的關係爲“者有塊可徵,猶積也,多屬血病。”《類證治裁》也指出:“淤血成塊,堅而難移,名血”。祖國醫學文獻中對淤血形成之疼痛亦有不少記載。如“淤血痛有常處”(《醫學入門》),“痛有定處而不移,日輕夜重者,淤血也。”(《醫學心得》),“肝經淤血,脅肋脹痛。”(《羅氏會約醫鏡》)。肝癌淤血疼痛,有以下特點:痛有定處、日輕夜重、痛而拒按、刺痛或脹痛等。這些均可作爲淤血疼痛辨證的要點。舌象是血淤證辨證的另一重要指徵。中醫認爲舌質的顏色變化與體內血液循環狀況關係密切。舌質呈青紫色者,稱青紫舌。主病有寒熱之分。青紫色深、乾枯少津屬熱,淡紫溼潤,多屬寒或氣滯血淤。若舌上有青紫色斑塊或淤點,亦屬血淤。“舌色見紫,總屬肝臟絡淤……。”(《重訂通俗傷寒論》)。另外內有淤血,脈多爲澀,《證治準繩》中指出:“淤血爲病,其脈必澀。”從以上對肝癌基本症狀的分析中,筆者認爲,肝癌在發病過程中,淤血內結應作爲肝癌的基本病因之一,活血化淤治則不可忽視。但要立足於辨證施治,合理應用。一般不主張任意將大劑量、多種類活血化淤藥聯合應用,應細心辨證,採取“中病即止”的方法,以免引起出血傾向。對容易引起胃腸反應的藥,在臨牀應用時,應採取逐日遞增的方法;同時,注意配合益氣養陰、理氣散結及清熱利溼藥物,可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現代研究表明,惡性腫瘤時常伴有微循環障礙,血液黏度的升高、凝血功能的亢進和纖溶活性的降低。從活血化淤藥抗腫瘤的機理分析:一是對腫瘤細胞的抑殺作用,如莪術、三棱、當歸、川芎、紅花、赤芍、水蛭、穿山甲等對動物腫瘤模型均有抑制作用。二是對抗腫瘤細胞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及瘤栓的形成,減少血栓對瘤細胞的保護,有利於免疫系統對瘤細胞的消除。三是降低血小板黏附聚集,降低纖維蛋白含量,增加纖維蛋白溶解,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環及血液高凝狀態,使癌細胞處於抗癌藥及機體免疫功能控制下,以提高療效。四是提高免疫功能,直接抑制、殺滅癌細胞。實踐體會到,要提高中晚期肝癌的生存期和生存質量,關鍵在於確切的辨證。首先應恰如其分地補虛扶正。其次,要在治療的過程中搞清正虛與淤結孰輕孰重,主次分明,使扶正和祛邪有機地結合起來。由於肝癌血淤症常見不同的臨牀表現,對活血化淤藥物選用也有所側重。血淤氣滯者用川芎、鬱金、八月札、劉寄奴等;淤血兼血虛者,選用當歸、赤芍、雞血藤、丹蔘等;淤血疼痛較甚者,選用祛淤止痛的乳香、沒藥、元胡、鱉甲等;腫塊堅硬者用破血祛淤的山棱、莪術、桃仁、山楂、地鱉蟲等。通過對全身機體的調整,達到抗病強身的目的。在用藥過程中,並不需要強調單一藥物具有某種抗癌活性,而是通過辨證所得,按中醫理論合理地使用藥物,以期達到治療目的。病案舉例:男,74歲,有慢性肝炎病史二十餘年,200303出現肝區疼痛、腹脹不適,乏力,且逐漸加重,肝臟進行性腫大,經彩超、CT、MRI提示肝右葉佔位性病變,甲胎蛋白(AFP)最高達1 000 μg/L以上。間斷介入治療5次。每次介入治療後及間歇期均來我科服用中藥。筆者在辨證論治的原則指導下,以滋陰柔肝爲主,佐以理氣化淤,清熱解毒,大膽加用活血化淤藥物。藥用沙蔘15 g,生地15 g,山萸肉15 g,山藥20 g,太子參15 g,川樸10 g,炒白朮15 g,雲苓15 g,丹蔘10 g,桃仁10 g,炙鱉甲15 g,炮山甲10 g,莪術8 g,水紅花子10 g,藤梨根15 g,九香蟲10 g,白花蛇舌草15 g,半枝蓮30 g,焦楂榔各10 g,內金30 g,生麥芽10 g,炙甘草10  g等,隨證加減。藥後患者肝區疼痛、腹脹不適,乏力等症狀基本消失,可正常活動,食量基本正常,全身情況良好,生存質量明顯提高,甲胎蛋白(AFP)減至正常水平。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