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貴柔守雌女性觀與生態女權思想

時間: 2013-04-27

摘要:本文初步探討了婦女與環境和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係,挖掘了道教獨特的貴柔守雌的女性觀念及其對現代社會的人口、戰爭和生態環境等全球性問題的意義。

婦女、貧困和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聯已經成爲全球關注的焦點。女性與男性事實上的不平等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的前提性障礙。公平的社會發展觀承認必須增強貧困者尤其是生活於貧困之中的婦女的權利,以使她們能可持續地利用自然環境資源,這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必要基礎。貧困主要是婦女的貧困,人類正經歷着女性貧困化和貧困女性化過程。1992年裏約熱內盧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和聯合國1995年《世界婦女報告》分別指出:“婦女參與發展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之一。”聯合國1995年3月在哥本哈根召開的社會發展首腦會議進一步把世人的目光集中在婦女、貧困與可持續發展的關係上。聯合國1996年《人類發展報告》指出:世界上現有13億人口生活在赤貧狀況之中,其中70%以上是婦女。全球9.6億成年文盲中有2/3是婦女。中國1.8億文盲中婦女佔2/3。安尼克斯(G.Annix)曾說:“任何忽視公正性的發展,只能使貧富差距更大,不可能具有動態可持續性。假如發展是在歧視婦女和兒童或忽視其利益的前提下取得的,那麼,它也不可能稱爲可持續發展。”[1]這些認識促使人們從性別視角研究人與自然和發展的關係問題。

本世紀70年代興起的生態女權主義指出西方文明對自然的主宰與對女性的主宰有着歷史的聯繫。近年來,女權運動與環境運動結合而形成了生態女權運動,該運動指的是各種各樣的婦女環境活動。它同時還對作爲西方社會的自然和自然界之基礎的主導哲學和文化觀提出了批評。西方生態女權主義(eco-feminism)倫理觀認爲:“當今人類社會是以等級制的方式構成的,而正是這種等級制導致了對婦女以及對自然界的壓迫。”[2]生態女權主義認爲,一個紮根於父權制統治原則的共同信仰系統,決定了現代人對婦女和自然的剝削態度。這說明,作爲全球問題重要層面的人口危機,某種程度上只是人類歷史中長期形成的男女關係危機,是女性權益長期被忽視的必然結果。生態女權運動特別把自身與自然環境退化對婦女尤其是第三世界的婦女日常生活的影響聯繫起來。婦女運動尤其依賴於婦女和平與精神運動,認爲經濟發展和戰爭都會致使環境退化,婦女在精神上比男性更接近自然。女性主義科學史家、生態學家卡洛琳·默瓊特(Carolyn Merchant)在《自然之死:婦女、生態和科學革命》(1980年)中指出,在西方歷史上,自然一直被賦予女性的形象,被看作是有機的,而科學革命受當時社會的、理智的因素影響,則充滿男性中心色彩,因而,壓迫自然和壓迫婦女成了一個合而爲一的過程。隨着婦女研究的廣泛開展和環境、發展研究的深入,人們對婦女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更爲深刻。婦女的貢獻以及婦女的權利已成爲社會和經濟變革的重要內容。在總共40章的《21世紀議程》中,有33章都提到了婦女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係。它認識到了環境的可持續性、貧困的消除與性別平等之間的內在聯繫。該議程達成了“婦女完全、平等地參與整個發展過程並在其中受益”的國際協議。換言之,該議程總結和反思了過去多年的認識過程,形成了婦女是整個發展過程的中心這一國際共識。1995年的《北京宣言》也指出:“在持續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環境保護和社會正義的基礎之上消除貧困,需要婦女積極參加經濟和社會發展,得到平等的機會及男女作爲推動者和受益者充分而平等地參與以人爲中心的可持續發展。”環境危機的解決將部分取決於我們能否在兩性間取得更好的平衡,對女性體驗世界的方式予以更合理的尊重,以此影響占主導地位的男性觀點。對此,道教的女性觀可資借鑑。

道教的一個重要處世哲學就是貴柔,特別推崇女性特徵,以不爭、順應、柔弱作爲處理人與人和人與自然關係的原則,以“貴柔守雌”來要求自己。老子認爲,“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3]於是提出了“堅強處下,柔弱處上”、“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4]和“柔弱勝剛強”[5]的主張。這些主張後來進一步發展成尚陰的特殊的女性觀。《道德經》上說:“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6]老子把雌性的生殖器官“玄牝”喻爲天地之根,認爲女性在人類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張道陵在《五斗米經》中,將北斗星奉爲衆星之母,“北斗”是陰,主水,是女性的象徵,在道教中受到普遍的崇拜。道教還從“陰陽平衡”的角度主張男女性別平等,認爲男人和女人都是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道教認爲:“男女者,陰陽之本也。”[7]“天地之性,半陰半陽,”[8]“男不能獨生,女不能獨養”[9],男女之間是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的關係,社會的發展進步僅僅依靠男性是不現實的。除教義上貴柔、尚陰和主張男女平等之外,在道教的修煉、教義、組織方面女性同樣受到重視。在宗教構想的虛幻世界中,佛國中修成正果的基本上都是男性,而道教卻認爲男女同道,夫婦可以一同飛昇。道教的神仙世界一般是男女對偶的局面。《太平御覽》引陶宏景的《登真隱訣》說:“三清九宮,並有僚屬,列左勝於右。其高總稱曰道君,次真人,真公,真卿。其中有御史、玉郎諸小號,官位甚多也。女真則稱元君夫人,其名仙夫人之秩比仙公也。夫人亦隨仙之小大,男女皆取所治處,以爲署號,亦有左右。”在各層次的神仙系列中,也都是男女列班,如《真靈位業圖》第二等級中,玉皇大帝居中,左三十名道君,右八名道君及三十名女真。在具體的道教徒修仙中,也多夫婦共同成仙的。張君房的《雲笈七籤》說張道陵與其子張衡及孫張魯三人,與其妻皆白日昇天。《太平廣記》中記載許真君全家四十二口,拔宅昇天。後來民間敬奉的道教之神,也多是成雙成對的,後人甚至將玉皇與王母配成夫婦,竈王爺身邊也有竈王奶奶共享祭供。除夫婦同時飛昇成仙外,道教也不排斥女子獨立成仙,女仙也可在神仙世界的秩序中找到位置,如崑崙山的西王母、華山的九天玄女、統領南嶽的魏夫人、泰山頂上的碧霞元君、南方沿海廣爲祭祀的媽祖、治理夏蓋山的九華真妃、八仙之一的何仙姑都是女子獨立成仙的例子。唐代道士杜光庭還有專門爲女仙列傳的著作《墉城集仙錄》,收有仙女故事三十多則。此外,道教“貴柔守雌”的女性觀還表現在其教儀及教職設置都帶有明顯的男女平等的色彩。道教創始之初就設有職位頗高的女祭酒。在道經《上清黃書過度儀》中有所謂“女師”一說,其地位甚至名列系師之後,雲“天師嗣師系師女師”。道教道術中還有不少專爲女子修道的“女丹”功法,針對女性不同的生理情況而專門著書指導婦女修行,表明了道教對女性的重視。道教以“陰陽平衡”、“貴柔守雌”的原則爲指導,特別反對殘害婦女。《太平經》聲稱:“今天下失道以來,多賤女子,而反賊殺之,令使女子少於男,故使陰氣絕,不與天地法相應。天道法,孤陽無雙,致枯,令天不時雨。女者應地,獨見賤,天下共賤其真母,共賊害殺地氣,令使地氣絕也不生,地大怒不悅,災害益多,使王治不得平。”[10]在道教裏女者應地,女性象徵大地,對女性的迫害就是對地母的不尊。如果地氣斷絕、地母發怒,就會有災害發生。這說明道教認爲不尊重女性,不給女性以相應的社會地位便不能“與天地法相應”,社會的安定和發展就會出現困難。

獨特的道教女性觀對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思想觀念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道教的女性觀直接影響了它的生育觀。道教推崇道法自然,提倡適時、適度生育,因而女人不需要通過生育來實現其自身的價值。老子反對人口衆多,主張“小國寡民”。道教也從祛病延年、養生保健的目的出發,反對縱慾,提倡行房有度。道教珍重女性、節慾保精的目的是長生,其實際效果不僅有助於控制人口的過度膨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口的素質。這些觀點對當今人滿爲患的情況應是一副清醒劑。本世紀50年代的世界人口是25億,到1999年6月,世界人口達到60億。在這40年間,人口增加了一倍多,每10年增加出一箇中國的人口。即使現在着手控制人口增長,到下個世紀中葉,人口也將達94億。這樣龐大的人口數量對地球的承載力構成嚴重的威脅。人口膨脹對許多地區的環境和發展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但其膨脹的部分原因是由於婦女的社會地位及其它文化背景等因素造成的。郭力華1998年在海南省婦女環境意識狀況的初步調查中發現,計劃生育的最大阻力來自於婦女自身的佔31.1%,而來自於社會及家庭的佔68.9%。聯合國人口基金估計:如果婦女只生育她們想要的孩子數,那麼,非洲人口可望減少1/4,亞洲和拉丁美洲可減少1/3。這表明,人口增加並非婦女自身所願望,相當程度上乃是違揹她們意願的結果。聯合國早就呼籲,爲了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世界各國應共同努力,把世界人口數量儘早穩定下來。而女性受教育的多少和社會地位的高低與生育率有着密切關係。婦女受教育機會較多,就易於得到就業機會;婦女的經濟和政治地位得以提高,婦女的生育觀念也隨之發生改變。人口數量的下降和人口素質的提高必然會減少人口對環境的壓力,爲環境生態問題的解決帶來新的契機。道教主張男女平等、適度生育的思想對於改變當今世界上許多地方已人滿爲患的局面不能不說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對於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實現也是一大貢獻。

道教貴柔守雌觀念還影響人們對於戰爭和和平的看法。道教受道家崇“陰柔”和尚陰思想影響,以女性的

柔弱爲貴,要求人們保守雌性特徵,“致虛極,守靜篤”、“專氣致柔”。由於道教崇尚不爭和柔弱勝剛強,所以爭奪激烈、代價巨大的以“以兵強天下”[11]遭到道教的反對。老子認爲“兵者不祥之器,非君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爲上。”[12]不言而喻,人類避免了戰爭,就避免了戰爭給生態平衡、給環境及資源造成的無法挽回的破壞,同時也避免了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巨大痛苦和災難。今天的和平和安全問題的某些方面與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也是直接有關的。實際上,它們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我們共同的未來》提出:環境是一個社會正義問題,甚至是一個和平安全的問題。軍備競賽和武裝衝突是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障礙,它們消耗了大量稀少的物資。[13]男人與女人之間的對立,本身是恃強凌弱的表現,而且作爲一種普遍觀念在加劇着戰爭手段的廣泛應用。人類的戰爭從其某一個淵源來看,可以說它根植於男人與女人之間的戰爭和對抗。婦女是最熱愛和平的人,因爲她們是母親,生命的創造者,是男人眼裏最應該尊重的人。所以提高婦女的社會地位和她們的參與意識對推動和平也十分重要。

《道德經》提出了“牝常以靜勝牡”[14]的觀點,認爲女性在某些方面還勝男性一籌,能以靜制動,常常能達

到以柔克剛的效果。據人類學家研究,女性現象的基本特徵是對生命的熱愛、對人類的溫情、對美的渴望、對個體感知的尊重。事實上,婦女往往更關心家庭、下一代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這正是可持續發展觀注重代際公平、代內平等的全面、和諧社會發展原則所要求的。出於對孩子和自身健康與福利的責任感,當環境問題的性別差異表現出來之時,女性比男性對這些問題顯得更爲恐怖,而男性則將其視爲一種挑戰。婦女承擔的養育子女繁衍後代的神聖天職,使她們更爲關注影響人類健康危及後代生育的環境問題。事實上,婦女與環境的天然聯繫確實是密切的,在環保運動發展歷程中,婦女着實起了先覺、倡導和推動作用。美國生物學家卡爾遜(Rachel Carson)女士編寫的《寂靜的春天》揭發了農藥的危害;挪威布倫特蘭女總理組織發表了《我們共同的未來》,它是可持續發展的經典著作;70年代,印度喜馬拉雅地區的婦女掀起了聞名遐邇的“Chipko運動”,她們爲制止承包商濫砍亂伐松樹林、保護生態系統進行了非暴力反抗;肯尼亞的萬嘉利·瑪黛發起了“森林綠化帶運動”,迄今參加該項植樹造林活動的婦女已逾8萬人;哥倫比亞的瑪格麗特·玻託羅女士創辦了“綠色大學”,旨在提高人們對環保的保護意識;菲律賓一位媽媽代女兒控告政府濫發牌照砍伐森林,爲下一代爭取自然資源的權利。當今婦女環境運動中,最活躍和影響最大的婦女組織當推“婦女環境與發展組織”。該組織是1989年由美國婦女基金會創立的,是非盈利性的非政府組織,總部設在紐約,在亞洲、非洲、歐洲、拉美、中東、北美及太平洋地區均建有婦女爭取健康星球的地區中心。

在北京召開的第四次世婦會《行動綱領》也提出:除非承認並正視婦女對環境管理的貢獻,否則可持續發展

就將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標。中國全國婦聯從1990年起,聯合原林業部開展了一個“三八”綠色工程

活動,發動婦女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改善環境,造福子孫。幾年來,廣大婦女積極參與三北防護林建設和小流

域治理,營造了10萬餘個以經濟林爲主的三八綠色基地,既有利於水土保持,又增加了農民收入。世婦會後,

全國婦聯和中宣部等78個部委共同開展的“五好家庭”創建活動把綠化城市、保護環境作爲重要條件,推動部

分地區試行了垃圾分類,回收舊電池等。設在華盛頓的國際糧食研究所1994年研究報告——《婦女:食物保障

的關鍵》指出:“婦女是提高發展中國家糧食產量的未挖掘的源泉。”“如果婦女能得到與男子同樣的資金,發展中國家農業生產率將大大提高。”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首次把人們通常認爲不是“婦女問題”的問題與婦女聯繫起來,指出婦女在管理自然資源中的關鍵作用。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錢錫曾談到婦女在環境保

護中的特殊作用:首先是婦女愛護自己的子女,愛護自己的家庭,所以講清道理,她們必然會愛護環境。另外,婦女在家庭中的作用是特殊的。如果把“半邊天”教育好,都動員起來,那麼全國人民都動員起來就爲時不遠了。社會的細胞是家庭,家庭的核心是婦女。婦女在家庭中起的作用非常大,教育子女、搞環境衛生、愛護資源節水節電,都是具體的環保措施。這正體現了“牝常以靜勝牡”的客觀現實。

總之,生態女權倫理學從人口增長對自然環境產生的壓力,男女性別分工而導致的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的視角來重新提及性別公平問題。道教在對待男女性別的問題上,主張男女性別平等和貴柔守雌,與世界上許多其它宗教信仰有着明顯的不同。男女平等是當今可持續發展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不能不承認道教貴柔守雌的思想在今天仍然有着不容忽視的進步意義。

參考文獻:

[1]AnnixG.1991,SustainableDevelopmen

Development,No1.

[2]PalmerC.EnvironmentalEthics,ABC-CLIO,In

California,1997.16。

[3]《道德經》第七十六章[M].

[4]《道德經》第四十三章[M].

[5]《道德經》第三十六章[M].

[6]《道德經》第六章[M].

[7]王明.太平經合校:上[M].中華書局,1960.P38

[8]王明.太平經合校:下[M].中華書局,1960.P702[9]王明.太平經合校:上[M].中華書局,1960.P142

[10]王明.太平經合校:上[M].中華書局,1960.P34

[11]《道德經》第三十章[M].

[12]《道德經》第三十一章[M].

[13]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著,王之佳、柯金良等譯.我

們共同的未來[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P380、394.

[14]《道德經》第六十一章[M].

(責任編輯吳定勇)

40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21卷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