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伊始需防中暑(圖)

時間: 2011-01-11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既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可以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 7 月中旬至 8 月上旬間。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 4 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 3 個“庚”日算起,初伏爲 10 天,中伏爲 10 天或 20 天,末伏爲 10 天。

      2009 年的三伏從明天就開始入伏了。目前由於尚處於梅雨期,所以溼度也比較高,人身上的汗難以蒸發出去,有可能造成循環系統的紊亂。故,中暑的指數開始升高,隨着氣溫的走高,此時極易發生奪命的重症中暑。因此,應提前做好防暑降溫的準備以及防範的措施。

      中暑是發生在夏季或高溫作業下的一種急性病。正常人的體溫由腦部的體溫中樞來調節,借排尿、呼吸、流汗來維持體溫的恆定。當環境溫度過高,超過體溫中樞的控制範圍時,它就會喪失正常功能,體內產熱大於散熱或散熱受阻,體內過量的熱積蓄,則會出現體溫急劇上升、皮膚髮紅、頭暈頭痛、噁心、全身無力、煩躁思冷飲等現象。如果出現猝然昏厥、高熱煩躁,這就是中暑。

      專家指出以下六類人屬於“ 中暑高危人羣 ” :

一、心血管病患者     

      炎熱會使人交感神經興奮,加重心血管的負荷。尤其是心臟功能不全的病人,體內的熱量不能及時散發而在體內積蓄,便容易中暑。

二、腹瀉患者

      由於反覆腹瀉以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導致中暑。

三、服用一些抗組胺藥、抗膽鹼藥、安眠藥的患者

      藥物或使血管收縮,或使體溫調節中樞發生障礙,因此也易引起中暑。

四、糖尿病患者

      常伴有心血管系統病變和周圍神經變性,使機體對內外環境溫度和變化反應遲鈍,雖熱量已積蓄體內,但病人卻往往感覺不出來。

五、孕產婦和嬰幼兒。

六、老年人

      由於老人皮膚汗腺萎縮和循環系統功能衰退,使散熱不暢,容易中暑。

    中暑症狀   

      中暑的程度可以分爲三級:

一、先兆中暑     

      會出現大量出汗、口渴、頭昏、耳鳴、胸悶、心悸、四肢無力、注意力不集中,體溫不超過37.5℃;

二、輕度中暑     

      具有先兆中暑的症狀,同時體溫在38.5℃以上,並伴有面色潮紅、胸悶、皮膚灼熱等現象;或者皮膚溼冷、嘔吐、血壓下降、脈搏細而快的情況;

三、重症中暑     

      除以上症狀外,發生昏厥或痙攣;或不出汗,體溫在40℃以上。

    中暑預防

      飲食方面,首先應注意補充水分。夏季人體水分揮發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時身體已是缺水狀態。另外,應適當喝一些鹽水,補充身體中隨水分蒸發而被帶走的微量元素。食物方面,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如魚、蛋、奶和豆類;多吃能預防中暑的新鮮蔬果,如西紅柿、西瓜、苦瓜、黃瓜等。關於冷飲,其實吃的越涼越容易中暑。因爲人體局部溫度短期降低會影響人體消化系統,繼而影響到各系統功能正常運行。

      在外出時,要做好防曬工作。烈日炎炎下長時間騎車最好穿長袖襯衫,或使用披肩,戴遮陽帽。進行長時間戶外運動時,要準備好防暑藥品,如十滴水、人丹等。空調溫度不要開得過低,室內外溫差太大也會導致中暑。

    中暑急救   

      出現中暑症狀,應立即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找陰涼處坐下休息;同時補充水分,小口慢飲,以防加重心臟負擔。解開領口釦子、領帶、皮帶等,保持身體周圍通風,並塗抹或服用解暑藥物;在經過一段時間休息後,若症狀不減反增,應及時就醫。一旦周圍有人發生中暑症狀,應當立即將病人移到陰涼處,並保持周圍通風;解開衣釦,幫助身體散熱;幫助服用解暑藥物,並冷敷、按壓人中、虎口等穴位幫助恢復意識,若症狀沒減輕,應立即撥打救助電話。

現介紹以下治療中暑的若干偏方:

1、藿香消暑茶

      【配方】  綠豆 60 克,鮮藿香葉 30 克,青蒿 30 克,白糖 20 克,茶葉 10克(一般指綠茶)

      【用法】  將前 3 味藥煎水沖茶葉、白糖,每次 1 碗,每日 3 次。

      【功效】  主治中暑煩悶不安、倦怠少食者,亦可用於暑熱症。

2、苦瓜茶

      【配方】  鮮苦瓜、茶葉各適量

      【用法】  苦瓜截斷去瓤,納入茶葉,再拼合,懸於通風處陰乾。水煎或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次 6 ~ 10 克。

      【功效】  主治中暑發熱。

3、乾薑陳皮方

      【配方】  乾薑 15 克,陳皮 10 克,甘草 6 克。

      【用法】  水煎去渣,徐徐灌服。

      【功效】  主治中暑昏倒。

4、絲瓜花綠豆湯   

      【配方】  綠豆 60 克,鮮絲瓜花 6 ~ 8 朵。    

      【用法】  綠豆煮熟,撈出綠豆,放入絲瓜花煮沸。一次服下。

      【功效】  清熱解暑,主治中暑。

5、葡萄酒大麥茶

     【配方】  紅葡萄酒、大麥茶各適量。

     【用法】  紅葡萄酒摻入水,製成冰塊,放入大麥茶中飲用。

     【功效】  解暑降溫,主治中暑。

6、山楂決明茶

     【配方】  山楂 50 克,決明子 30 克(炒熟研碎),茶葉 10 克,白糖 15 克。

     【用法】  上藥加水 1000 毫升,煎煮 Z0 分鐘後加白糖,冷後飲用。

     【功效】  主治中暑頭痛眩暈。

7、黃瓜蜜條

     【配方】  黃瓜 1500 克,蜂蜜 100 克。

     【用法】  黃瓜洗淨切條,放沙鍋內加水少許,煮沸後去掉多餘的水,趁熱加蜜調勻,煮沸,隨意食用。

     【功效】  主治中暑

8、藿香佩蘭茶

     【配方】  茶葉 6 克,藿香、佩蘭各 9 克

     【用法】  沸水沖泡,代茶飲。

     【功效】  芳香化濁,主治暑熱吐瀉。

9、枇杷葉飲

     【配方】  枇杷葉若干

     【用法】  取枇杷葉 10 克,加水煎汁,一日分 3 次飲用。

     【功效】  本方可作爲中暑者就醫前採取的急救措施。

10、百合蜂蜜膏

     【配方】  幹百合 100 克,蜂蜜 150 克

     【用法】  二者同入大碗內蒸 1 小時,趁熱調勻,待冷後裝瓶備用,可適量常服。

     【功效】  主治中暑。

11、荷葉蜂蜜飲

     【配方】  鮮荷葉、蜂蜜各 100 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 1 劑,連服數日。

     【功效】  主治中暑。

12、鼻嗅方

     【配方】  鏽鐵 1 塊,醋適量。

     【用法】  將鏽鐵燒紅,在患者鼻前淬醋薰之,以患者甦醒爲度。

     【功效】  主治中暑神昏。

13、薑汁滴鼻方

     【配方】  生薑適量

     【用法】  生薑搗爛取汁,滴入鼻內,每側鼻孔滴入約 5 ~ 7 滴, 15 分鐘 1 次,直至患者甦醒爲止。

     【功效】  主治暑犯心包之中暑。

14、煙燻方

     【配方】  沉香、檀香各適量

     【用法】  將二藥燒煙,令香氣四溢。使患者竅透神醒。

     【功效】  主治中暑。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