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中暑的預防與現場急救

時間: 2011-05-17
 中暑的現場急救

  中暑的病死率爲20%~70%,50歲以上患者高達80%。中暑後體溫升高的程度及持續時間與病死率直接相關。有慢性疾病或體溫升高者病死率明顯增加。因此,在盛夏時節,對於上述各種易患羣體,應積極採取預防措施。發現中暑患者,應迅速採取以下急救措施,減少或防止悲劇性事件發生。

  立即脫離高溫環境將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處。有條件時,可用電扇通風或空調降溫。

  促進散熱讓病人平臥,解開衣釦,鬆開或脫去衣服,按摩軀幹和四肢的皮膚肌肉,加速外周血液循環,促進散熱。

  物理降溫中暑高熱患者服解熱鎮痛藥無效,應當用冷水或用冰袋置於病人的頭、頸、腋下、腹股溝等處,或用酒精擦病人的頭、頸、腋下、腹股溝等處,都可達到迅速降溫的效果。如無低血壓或休克表現,可將患者軀體浸入27 ℃~30 ℃水中15~30分鐘,也可達到迅速降溫效果。對血壓不穩定者,可採用蒸發散熱降溫,如用23 ℃冷水反覆擦拭皮膚,同時應用電風扇或空調促進散熱。

  補充液體和電解質清醒病人可飲淡鹽水(0.2%~0.3%氯化鈉溶液)或清涼含鹽飲料。對神志不清的病人,最好不要喂水,以防誤吸。有條件者,可靜脈輸注5%葡萄糖生理鹽水或複方氯化鈉溶液。

  嚴重者需撥打120對重度中暑者,在採取上述措施的同時,應立即撥打120,將患者迅速送往有條件的大醫院急診科治療。

  人工復甦現場搶救和轉運病人過程中,密切觀測病人神志、呼吸和脈搏。對昏迷者,將其頭後仰,保持呼吸道通暢。一旦發現病人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進行復蘇。

  預防勝於治療

  古人云,良醫治未病不治已病。治病不如防病,宣傳有關中暑的科學常識和預防措施是防止和杜絕中暑的關鍵。

  改善工作環境特別是對於在高溫環境中工作的人羣,應裝備良好的通風、降溫、調節溼度和隔絕熱源的設施。在高溫車間作業時,應先進行兩週左右熱適應訓練。經常飲用含鉀、鎂、鈣鹽和多種維生素的防暑降溫飲料。

  改善居住環境對於年老體弱、慢性疾病患者及產褥期婦女,在高溫、高溼季節,應在通風良好、溫度適宜的房間中居住。並且適當補充防暑飲料,注意合理營養膳食。在高溫季節要儘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夏日出門、田間勞作或戶外作業者最好避開陽光最強烈、氣溫最高的時段(10時~16時)。避免勞累,注意休息,延長午睡時間。曾經發生過中暑的病人,恢復後數週內,避免室外劇烈活動和烈日下暴曬。

  合理着裝炎熱的夏季,着淺色、透氣、寬鬆的棉、麻、絲質服裝,便於汗液揮發,有利於散熱。戴隔熱遮陽帽,塗抹防曬霜。

  攜帶藥物外出時隨身攜帶防暑藥物,如人丹、清涼油、十滴水或藿香正氣水等。出汗較多時應多飲含鹽類和多種水溶性維生素的清涼飲料,保持水和鹽代謝平衡。

  熱適應鍛鍊在辦公室工作的坐班族長期享受到空調帶來的涼爽,因缺乏熱適應,在室外烈日下時間較長時,易發生中暑。此類人羣每天應抽出一定時間到室外活動,以適應自然氣溫,避免中暑。

更多日常知識請登錄 www.39222.com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