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爲中心是腦癱康復的重要原則(圖)

時間: 2013-05-20

    臨牀觀察到,對高危兒“高危狀況”發現早、干預及時,對腦癱診斷早、治療效果好的,多是“以家庭爲中心”的原則實施較好。如早產、雙胎的貝貝A及B,均是較重的腦癱,他們早期診斷後,學習了干預方法,治療主要是以家庭爲中心,父母均很好地掌握了治療方法。因爲孩子有明顯尖足,我們要求家長等孩子聽懂再見等話後,就教他們主動足背屈鉤腳,結果是家長是先教會了孩子足背屈鉤腳,然後才教會再見。兩個孩子均已恢復到了基本正常。

1 分析對高危兒干預和腦癱治療實施“以家庭爲中心”效果更好的主要原因有:

1.1 腦損傷、腦癱的主要治療方法是功能訓練和對異常的手法干預,這些方法非醫務人員可以掌握、在家庭可以進行

    大量臨牀及實驗研究均已證實,功能訓練和對異常的手法干預是治療腦損傷、腦癱的主要方法,機理是通過正確的信息輸入,促進腦的功能重組和代償,也就是未損傷腦細胞通過神經環路的再生重組及加強突觸間的聯繫等來代償受損腦細胞的功能。和失去雙臂的孩子,通過刻苦訓練用雙腳代替手的功能一樣,是藥物或其他方法不能取代的。這些方法不僅有效,而且非醫務人員可以學習、掌握,可以在家庭進行。

1.2 腦癱和較重的其他類型腦損傷,只有早期開始全天候、全面關照效果才最好。

    腦癱和較重的其他類型腦損傷或發育缺陷,如果不是一出現異常就把它遏制住,不僅異常可在中樞形成頑固、較難驅除的異常模式,干擾正確模式形成,而且還可造成運動、智力、情感、視、聽等異常由可逆變成不可逆;較晚開始干預、訓練,往往孩子已懂事,常常哭鬧不止,肌張力高的就會更高、異常也會加重,也影響治療效果。

    如果孩子異常一出現就及時干預,同時按發育規律及時、適量輸入促進正常功能的正確信息,就可以家長輕鬆、孩子愉快地及時阻抑了異常、促進了正常功能。達此效果也只有早期開始,全天候、全面關照才能做到。今年召開的全國康復和小兒腦癱會議,德國專家就報告了“腦癱的24小時姿勢關照”。引導式教育、Doman的強化訓練等也是強調24小時關照。24小時關照只有以家庭爲中心才能做到,即便是孩子住院治療,家長也必須參與。

1.3 家庭更易早期發現異常,使干預效果更好。

    對異常干預的早晚,是影響效果的主要因素,我們從實踐中已經觀察到了“不怕重、就怕晚”,很多早期干預的較重腦癱康復到了基本正常;不少就診較晚的輕型腦癱,也多少留有殘疾。統計2011年有8例嬰兒腦癱均是父母先發現的,其中5例爲媽媽先發現。家長僅有一位是醫務人員。孩子的主要高危因素5個是早產、2個缺氧、1個病理性黃疸。因爲家長知道孩子是高危兒,就上新浪網看了蕾波助人的“嬰兒腦癱傾向的姿勢反應自測”博文及視頻或優酷網的“嬰兒腦癱傾向的家庭自測”,對照孩子有腦癱表現來就診,通過檢查確實爲早期腦癱。制定干預計劃後,4例主要在家庭干預,4例是康復機構+家庭干預,目前康復效果均很好。其中2例按照新浪網蕾波助人博客“嬰兒腦癱傾向干預”及優酷網“嬰兒腦癱傾向及腦癱姿勢異常的家庭干預”,在家干預了1-2個月已經明顯減輕,僅因心裏沒底纔來就診。

    今年又有多個家長首先發現孩子的異常來診是腦癱。以上事實說明孩子家長,特別是媽媽,在孩子出生的頭幾個月,總是日夜陪伴着孩子,只要她們知道什麼是高危兒,高危兒有較高的腦癱發生風險,知道什麼是腦癱的早期表現,就可以早期發現腦癱傾向或腦癱。

1.4 在親子交流基礎上孩子可以在情緒的最佳狀態接受效果更好的干預。

    孩子情緒好壞是影響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家長愛撫、親子親切交流基礎上,孩子可以在情緒的最佳狀態接受效果更好的干預。孩子情緒不好時,家長是設法調整孩子情緒,而不在此時干預或訓練。這一點在康復機構按學時進行的訓練中較難做到。

1.5 體弱嬰兒免去較長的路途顛簸及減少接觸更多人,可減少其他疾病發生。

    不少體弱嬰兒路途顛簸、接觸感染源機會增多、緊張、哭鬧等均可增加疾病發生。患病後不僅影響訓練,也可有前一段的進步有所倒退。家庭訓練也可使體弱嬰兒減少疾病,保障康復效果。

1.6 可減少家庭及社會經濟負擔。

    我國經濟暫不富裕的家庭還較多。腦損傷、腦癱需要較長時間的干預及訓練,均在康復機構進行花費較大。在專業機構明確診斷、學會正確的干預、訓練方法後,“以家庭爲中心”實施,是減少家庭及社會經濟負擔的有效途徑。

2 落實“以家庭爲中心”的原則和方法實施,應注意以下幾點:

2.1 加強對準父母、父母及家長的科普宣教。

    如高危兒的預防、高危兒的隨訪和早期干預、正常嬰兒的發育規律、腦癱及其他嬰兒疾病或異常的早期臨牀表現及干預等。可利用網絡平臺、課堂、光盤、書籍等。

2.2 醫師、治療師、早教老師服務理念的改變。

    對孩子異常情況的干預方法要教會家長,還應經常檢查家長的落實情況,包括方法是否對、量是否適宜等,發現不足及時補救。

2.3 腦癱等明顯異常孩子的訓練家長必須做到嚴格要求與愛撫協助兼顧。

    分析幾個以家庭訓練爲主、病情相似的雙下肢痙攣型腦癱的孩子,療效超過預定目標和未達到預定目標的,其中一個最大不同點是,效果好的均是家長嚴格要求與愛撫協助兼顧,孩子對家長又愛又敬,能夠服從家長的指令,因此容易訓練出主動成分較多的運動。

    培養孩子服從家長指令,有奮鬥、戰勝困難精神也是培養孩子高情商、好性格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們對孩子必須嚴格要求與愛撫協助兼顧,對必須孩子主動參與的動作,家長一定要用嚴肅的目光、堅定的語言讓孩子完成,各種協助均應儘量減少。多數腦癱主要影響運動,智力損傷不著,一歲後多能聽懂話,看懂家長的表情,要注意從一開始該嚴時一定要嚴,嚴不影響愛,嚴也是爲了更深遠的愛。個別家長用打罵的方式讓孩子服從是不對的,也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一味順着年幼無知的孩子也是害了孩子,尤其對需要強化訓練才能取得更好療效的腦癱孩子,1-2歲之前的訓練決定的孩子前途截然不一樣。

3 簡介蕾波法中家庭可以應用的兩個方法(詳細方法請參考相關博文):

3.1 針對痙攣所致異常的“點、推、拉、動”原則和方法。

    “點”是點壓痙攣肌功能上對應的拮抗肌上的敏感穴位或叩擊拮抗肌;“推”是用撥順手法輔用耦合劑或在盆浴中推壓痙攣肌羣;“拉”是牽拉痙攣肌羣;“動”是用引導式教育的原則和方法引導正確的主動運動。

    “點、推、拉、動”每天要多次進行,一般“點、拉、動”孩子覺醒時宜每小時1-2次,每次5分鐘,可穿插在功能訓練中或零散時間;撥順法推壓每日3-6次,每次5-10分鐘。

    以腦癱尖足爲例“點、推、拉、動”實施方法是:點壓足三裏穴;輕緩推壓小腿後側肌羣;仰臥向下牽拉根骨、蹲斜板足背屈牽拉、矯正站立足背屈牽拉;主動足背屈鉤腳、矯正蹲起等運動。

3.2 點穴促進翻、坐、爬、站、走。

    按發育規律孩子已到了該翻、坐、爬、站、走月齡,還不能完成這些動作時,在用上述方法對抗痙攣所致異常的基礎上,用點穴的方法可以激發出主動成分更多的運動,較易過渡到正確的主動運動,優於既往常用的其他方法。如點壓風池穴、肩井穴、環跳穴促進翻身;點壓腰眼穴促進坐穩;點壓肩井穴、涌泉穴刺激俯爬;點壓環跳穴,促其自身調整站穩;刺激脾關穴、環跳穴促進邁步等。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