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鉅細胞病毒感染的治療

時間: 2012-01-11
 

對CMV感染,目前尚無特別有效、安全的抗CMV藥物,故對CMV感染的治療,主要是對有症狀感染時的對症處理。對症狀較重的,尤其伴全身多器官損害者可考慮用抗CMV藥物治療。以往主要以阿昔洛韋、大蒜素等治療爲主,並輔以保肝治療,但阿昔洛韋、大蒜素難以進入細胞的細胞核,療效較差口引。更昔洛韋是阿昔洛韋的同系物,是一種新的廣譜抗DNA病毒藥物,對人鉅細胞病毒具有極強的抗病毒活性,在細胞內更昔洛韋被轉化爲三磷酸型活性物,通過抑制DNA鏈延長而抑制病毒複製,一是競爭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二是直接滲入病毒DNA,終止病毒DNA鏈延長,不易產生耐藥。這種轉化型的更昔洛韋在病毒感染的細胞內的濃度高於非感染細胞的10倍以上,從而更好地提供了作用的選擇性。更昔諾韋治療分爲誘導和維持兩個階段。誘導階段:每次5 mg/kg,靜滴,一天2次,共2―3 wk;或每次2.5―5 mg/kg,8―12 h 1次,共10~30 d。維持治療:每天5 mg/kg,共5~7d。若維持階段病情加重,可再一次誘導治療。治療過程中觀察黃疽消退時間、肝臟大小及不良反應,定期複查血常規。治療前後分別監測肝功能、腎功能、血CMV―IgG和cMV―IgM變化。使用更昔洛韋可降低肝功能、生長髮育、智力語言、聽力等異常發生率,提高尿CMV―DNA轉陰率。更昔洛韋治療過程中發生粒細胞或血小板一過性減少,停藥後恢復,遠期未見不良反應。因此,更昔洛韋可改善症狀性CMV感染的預後,降低死亡率,近期可減少尿CMV排毒及消除病毒血症。停藥後,尿排毒又增加,遠期對尿CMV陰轉率無明顯影響,但可提高無症狀性CMV感染的尿CMV陰轉率,遠期無不良反應發生。

更昔諾韋具有神經毒性,產生骨髓抑制,不良反應包括外周血自細胞、血小板減少,肝功能損害,噁心嘔吐,頭痛,皮疹以及注射部位腫痛等。孫文英等對更昔洛韋的有效性和不良反應進行臨牀觀察,結果顯示,更昔洛韋治療病毒感染是有效的,其不良反應主要是神經毒性,所觀察的32例中有2例出現高熱、驚厥、紫紺,B超檢測示顱內出血,而外周血象、肝腎功能、消化等系統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爲預防更昔洛韋的不良反應並觀察療效,應注意用藥前常規查血常規、肝腎功能;誘導治療期間,每2―3 d複查血常規,每週複查肝腎功能;誘導治療期結束再複查,並查血尿CMV―DNA以觀察療效;維持治療期間,每週複查血常規,225_每2―4 wk複查肝腎功能,結束時查血CMV―IgG、IgM,血,尿CMV―DNA以觀察療效。外周血中性粒細胞<0.5× 11109/L或血小板<25 x 109幾時,應停藥觀察,酌情處理。可並用保肝藥以防肝功能的損害。也可待血常規恢復正常後(一般停藥5~7 d)可考慮重新用藥或減少藥量。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