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招訓練新生兒的聽力

時間: 2012-03-04

  孩子剛一出生就能聽到聲音,那麼新生兒是不是怕聲音?這問題經常困擾着沒有經驗的年輕母親。依照傳統方法,老人們總是把坐月子的母親和新生兒的房間搞得靜悄悄的,連走路也要小心翼翼,生怕弄出一點聲音嚇着新生兒。其實這種現象是因爲新生兒能聽到聲音,但不能分辨出各種聲響,而且也不知聲音從何而來引起的。這時他們的聽覺反射是簡單的“驚嚇反射”。所以,父母不必爲新生兒聽到聲音驚哭起來而緊張,這是正常的神經反射。

  經過研究實驗證實,新生兒對柔和、緩慢、純厚的聲音喜歡,表現爲安靜、微笑;對於尖銳的聲音則表現爲煩躁、不安。新生兒對有節奏的聲音更爲敏感,可能與胎兒期天天聽到母親有節律的心跳有關,它給予新生兒一種安全感。

  現代科學已經證明,胎兒在媽媽體內就具有聽的能力,並能感受聲音的強弱、音調的高低和分辨聲音的類型。因此,新生兒不僅具有聽力,還具有聲音的定向能力,能夠分辨出發出聲音的地方。所以,在新生兒期進行寶寶的聽覺能力訓練是切實可行的。訓練時應注意音量與時間。

  1、幫助新生兒能逐漸區分不同的聲響。給新生兒一個有聲響的環境,家人的日常活動會產生各種聲音,如走路聲,並開門聲,水聲,炒菜聲,說話聲,外界的雜聲,人聲等。這些聲音會給嬰兒聽覺的刺激,促進聽覺的發育。 

  2、除自然存在的聲音外,我們還可人爲地給嬰兒創造一個有聲的世界。例如:給嬰兒買些有聲響的玩具——撥浪鼓、八音盒、會叫的鴨子等等。此外,可讓嬰兒聽音樂,有節奏的優美的樂曲給嬰兒安全感,但放音樂的時間不宜過長,也不宜選擇過於吵鬧音樂。

  (推薦)音樂欣賞法 人的左腦是邏輯的語言腦,而右腦是感受音樂的腦組織。在寶寶學會說話之前,優美健康的音樂能不失時機地爲寶寶右腦的發育增加特殊的“營養”。選擇音樂的標準有三條:優美、輕柔、明快。中外古典音樂、現代輕音樂和描寫兒童生活的音樂,都是訓練寶寶聽覺能力的好教材。最好每天固定一個時間,播放一首樂曲,一次5~10分鐘左右爲宜。播放時先將音量調到最小,然後逐漸增大音量,直到比正常說話的音量稍大一點兒即可。

  3、母親和家人最好能和嬰兒說話,親熱和溫馨的話語,能讓嬰兒感覺到初步的感情交流。新媽媽可以和新生兒面對面地談話,讓他注視你的臉,慢慢移動頭的位置,設法吸引新生兒視線追隨你移動。當母親面對嬰兒親切地說着、笑着、和嬰兒交談時,嬰兒會緊盯着母親的臉,似乎已懂得母親散發出的身體語言。

  4、在新生兒覺醒時,母親可在新生兒耳邊距離10釐米左右,輕輕呼喚小寶寶,使他聽到你的聲音後轉過頭來,還可以用能發出柔和聲音的吹塑玩具、彩色旋轉玩具、色彩鮮豔的球,懸掛在新生兒的牀頭,吸引新生兒聽和看的興趣。進行聽覺訓練時,需注意聲音要柔和、動聽,聲音不要持續很長,否則寶寶會失去興趣而不予配合。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