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生理性和病理性腹瀉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12-01-11

生理性腹瀉有4個特點:①發生在母乳餵養的小兒,常不受季節和母親飲食的影響。②年齡:主要發生在6個月以內的嬰兒,尤其是初生的嬰兒,隨着年齡的增長,腹瀉有好轉的趨勢。③消化道表現特徵:大便次數增多,大便變稀薄呈稀水樣,帶奶瓣或帶少許透明粘液,常在餵奶後排便。無嘔吐、腹脹、腹痛所引起的陣發性哭鬧,也無食慾不振等其它消化道症狀。④其它:除腹瀉外無其它異常。小兒精神愉快,反應良好,體溫正常,呼吸、心率平穩,體重增加良好。對具備以上4個腹瀉特徵的小兒,可考慮爲生理性腹瀉。這種腹瀉在4~6月後,隨着輔食的增加,消化功能趨於完善,可不治而愈不需要治療。

小兒生理性與病理性腹瀉怎樣區別?判斷小兒是否瀉肚子,不能單憑大便次數是否增多,還要看大便量是否增加和大便性質是否改變。僅有排便次數增多,大便依然是成形的,稱爲“假性腹瀉”。有的嬰兒出生後不久就出現黃綠色的稀便,大便次數也多,但精神很好,沒有嘔吐,食慾始終很好,體重逐日增加;隨着年齡的增長,於添加輔助食品後腹瀉自然消失,這種情況稱爲“生理性腹瀉”。有的生理性腹瀉的小兒,通常在攝取雞蛋或牛奶等異體蛋白質後,甚至在受到日曬、風吹或衣服的摩擦,易發生皮膚溼疹、體溫升高等現象。   還有一類腹瀉是由於細菌、病毒或黴菌引起的,稱爲“感染性腹瀉”。患有這種腹瀉的小兒多數有發熱,嘔吐不一定是主要症狀,糞便有異常臭味,含有粘液或膿血,如不及時治療,則腹瀉會持續加重。不同病原體引起的腹瀉又各有其特點,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一年四季都可發病,但在5~8月份發病率最高。多數小兒開始時不發熱,很少嘔吐,腹瀉次數不多,轉爲重型後出現發熱、嘔吐劇烈,大便次數頻繁,很快出現脫水,大便以蛋花湯樣爲主,含有粘液,有腥臭味。病毒引起的腹瀉多發生在8~11月份,常同時有上呼吸道感染。大便爲白色米湯樣或蛋花湯樣,有少量粘液,但無腥臭味。黴菌引起的腹瀉大便爲黃色稀薄或綠色,多泡沫,有粘液,呈豆腐渣樣,平時體弱、營養不良或長期服用抗生素的小兒,容易發生。

吃奶與排便,剛出生頭一個月的寶寶,喜歡邊吃奶邊解大便,這是食物流入胃後,引起胃、大腸反射性反應,腸蠕動增強,糞便隨即排出。新生兒此種反射特別強。 新生兒期一般大便次數與吃奶的次數相等,且容易出現一邊吃奶一邊排便的現象,待月齡稍大,吃奶間隔延長和形成規律後大便次數即減少。

注意有些剛滿月不久的嬰兒,換下的每塊尿布都沾有一點糞便,或是排氣和排尿後便有大便排出,這不屬於腹瀉,而是嬰兒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不能很好控制肛門的肌肉所引起,隨着月齡增加會慢慢好轉。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3-05-22
糞便量少,次數多,呈綠色粘液狀。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爲餵養不足引起的,這種大便也稱“飢餓性大便”。只要給予足量餵養後,大便就可以轉爲正常。
第2樓 熱心網友 2013-05-22
腹瀉分爲生理性與病理性兩種,要分別區分來看:生理性 糞便顏色的改變與其中膽汁化學改變有關,由於小腸上部膽汁含有膽紅素和膽綠素,使大便變成黃綠色,到結腸時膽綠素被腸中的細菌還原作用變成膽紅素,大便變黃色,母乳餵養時糞便偏酸,在氧化細菌作用下氧化爲膽綠素,使大便略帶綠色。牛奶餵養時,大便偏鹼,使膽紅素還原爲無色的糞膽原,故糞便淡黃色。n 病理性 受涼 受驚嚇 飢餓 消化不良 腸道炎 腹瀉【 若加了輔食的寶寶,最近食用綠顏色的蔬菜也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如果沒有以上情況,且情緒、飲食、睡眠均好的話,那可能是生理現象,一般4個月之前的寶寶膽汁正常的排出,在排泄中和大便混在一起,使大便成爲綠色,一般在4個...
第3樓 熱心網友 2013-05-22
我的寶寶也出現過這種情況,半個多月,什麼都不耽誤,吃了好多藥,都不管用,後來看說是脾不好,吃了“醒脾養兒顆粒”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