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病因病理、臨牀表現、診斷

時間: 2012-04-12

病因病理
人們常常簡單地把黃疸病看作就是皮膚髮黃,其實這隻說對了一半,皮膚髮黃只是外表現象。正常人體血液裏含有一定量的色素物質,叫做膽紅素,如因生理和病理原因使血液裏的膽紅素增高,皮膚、眼白等處就會發黃。
第一,紅細胞破壞太多太快。體內的膽紅素約80%是由衰老的紅細胞被破壞而形成的。如果紅細胞破壞太多太快,膽紅素激增,就會引起黃疸。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黃疸就屬於這一類,新生兒生後24小時內就出現黃疸,而且進展很快,皮膚呈現金黃色。當血裏的膽紅素超過20毫克%時,膽紅素就可能進入腦細胞,干擾腦細胞的正常活動和功能,引起核黃疸,威脅新生兒的生命。目前對嚴重黃疸雖已有了較好的治療方法,但要取得理想的療效,還必須在發生核黃疸前及時搶救。家長在觀察黃疸程度時,應注意選擇天然光線充足的地方,並反覆多次察看有否加重。對黃疸進展迅速的新生兒要及時就醫。
第二,肝細胞攝取、結合和排泄膽紅素髮生障礙。由於肝細胞發炎或肝細胞內缺少一種酶,或這種酶活力低,就不能很好排泄膽紅素,如患新生兒肝炎或敗血症等。出生一週內的新生兒產生生理性黃疸,就是因肝臟酶活力低下這個原因。有的嬰兒吃了母乳也會引起這種類型的黃疸,因爲母乳內含有一種具脂肪成分的孕酮物質。嬰兒哺乳後,這種脂肪成分很快被脂肪酶分解,釋放出遊離脂肪酸,它可以增加小腸對膽紅素的吸收而導致黃疸,但嬰兒是健康的。以上情況都稱爲肝細胞性黃疸。
第三,由於膽管阻塞,膽紅素不能排泄到小腸,使膽汁淤積在肝細胞或膽道內而引起黃疸。我們稱它爲阻塞性黃疸,如新生兒膽道閉鎖、膽汁粘稠等。
臨牀表現
新生兒黃疸一般分爲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兩大類。
生理性黃疸屬於正常生理現象。由於新生兒膽紅素的代謝特點,約60%足月兒和80%以上的早產兒在出生後3-5天可出現黃疸,但一般情況良好,足月兒在14天內黃疸消退,早產兒可延遲到3-4周黃疸全部消退。
病理性黃疸則屬於異常,一般與以下幾種因素有關:①細菌感染和新生兒敗血症以及病毒感染如甲肝病毒、乙肝病毒、鉅細胞病毒等;②新生兒溶血病;③先天性膽道閉鎖和膽總管囊腫;④母乳性黃疸,多於出生後4-7天出現黃疸,2-3周達高峯,在停止哺乳1-3天后膽紅素即可下降,如3天無明顯下降者可排除母乳性黃疸;⑤其他因素如遺傳性疾病、藥物性黃疸等。
當新生兒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應考慮爲病理性黃疸;黃疸出現過早(於生後24小時出現);黃疸程度重或進展快;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超過2周,早產兒超過4周);黃疸退而復現者。 任何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黃疸都應找出原因進行治療,尤其是1周內的早產兒和有嚴重缺氧、酸中毒、顱內病變、嚴重感染的患兒,必須儘早積極治療,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診斷
 1.有不順產史,孕婦臨產前感染用藥史、輸血史、家族黃疸史等1種或幾種致病因素。2.黃疽在生後24小時之內出現,或出生1周以後纔出現,迅速加重或長期不退,或退後復又出現,並伴有厭食、嘔吐,不哭,精神不振,肝脾腫大等症。3.實驗室檢查:足月新生兒血清膽紅素>205.2umol/L,早產兒血直接膽紅素>256.5umol/L,結合膽紅素及未結合膽紅素均升高者,即應考慮病理性黃疸。出生7―10天后生理性黃疸應消退,如膽紅素>34.2umol/L時即爲病理性黃疸。
鑑別診斷
生理性黃疸: 黃疸開始時間爲生後2-3天,約持續1周,以非結合膽紅素升高爲主,溶血性及肝細胞性,無臨牀症狀。
新生兒溶血癥:黃疸開始時間爲生後24小時內或第二天,持續一個月或更長,以非結合膽紅素升高爲主.爲溶血性貧血,肝脾大,母嬰血型不合,嚴重者併發膽紅素腦病。
母乳性黃疸:黃疸開始時間爲生後4~7天,持續2個月左右,以非結合膽紅素升高爲主,無臨牀症狀。
新生兒敗血症:黃疸開始時間爲生後3~4天或更晚,持續1-2周,或更長。早期非結合膽紅素增高爲主,晚期結合膽紅素增高爲主,溶血性,晚期並肝細胞性,感染中毒症狀
G - 6 -PD 缺乏:黃疸開始時間爲生後2-4天,12周或更長,非結合膽紅素增高爲主,溶血性 貧血,常有發病誘因。
新生兒肝炎:黃疸開始時間爲生後數日~數週,持續4周或更長,以結合膽紅素增高爲主,阻塞性及肝細胞性。黃疸和大便顏色有動態變化,GPT升高,激素可退黃。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