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怎麼預防和觀察!

時間: 2012-02-24

黃疸是由於體內膽紅素增高而引起皮膚鞏膜等黃染的現象。新生兒黃疸較常見,引起的原因多而複雜且可導致膽紅素腦病(核黃疸),常引起死亡或嚴重後遺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
 1.膽紅素生成較多  新生兒每日生成的膽紅素爲成人的兩倍以上,這是由於新生兒初生時紅細胞數相對多;其壽命比成人短20~40天,且破壞快;旁路膽紅素來源多和血紅素加氧酶在生後7天內含量高,產生膽紅素的潛力大引起。
  2.肝功能不成熟  肝細胞內 Y、Z蛋白含量低,對膽紅素攝取能力差,5~15天達到成人水平;肝細胞內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轉移酶(UDPGT)的量及活力不足,形成結合膽紅素的功能差。

 3.腸肝循環特殊  新生兒剛出生時腸道內正常菌羣尚未建立,不能將進入腸道的膽紅素轉化爲尿膽原和糞膽原。且新生兒腸道內?-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較高,將腸道內結合膽紅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和未結合膽紅素,後者又被腸壁吸收經肝門靜脈達肝。加重了肝的負擔。
因此,新生兒攝取、結合、排泄膽紅素的能力僅爲成人的l%~2%,極易出現黃疽。 (一)生理性黃疸大部分足月兒在生後 2~3天出現黃疸,5~7 天最重,10~14天 消退,早產兒可延遲至3~4周,一般情況良好。早產兒血清膽紅素<257umol/L(15mg/dl)作爲生理性黃疸的上界目前認爲欠妥,因較小的早產兒即使膽紅素<171umol/L(10mg/dl)也可能發生膽紅素腦病。 1.特點 ①黃疸在24h內出現;②黃疸程度重、發展快,血清膽紅素>205umol/L(12mg/dl)或每日上升>85umol/L(5mg/dl)。③黃疸持續過久(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或退而復現,並進行性加重;④血清結合膽紅素>26umol/L(1.5mg/dl)。
2.原因
(1)感染性: ①新生兒肝炎,大多因病毒通過胎盤傳給胎兒或通過產道時被感染,以鉅細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爲常見;②新生兒敗血症、尿路感染,由於細菌毒素加快紅細胞破壞、損壞肝細胞所致。
(2)非感染性: ①新生兒溶血(見本節);②膽道閉鎖;③母乳性黃疸;④胎糞延遲排出;⑤遺傳性疾病如紅細胞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缺陷等;③藥物性黃疸如維生素K。等;①其他如低血糖、酸中毒、缺氧、體內出血和失水等均可加重黃疸。

【常見護理診斷】 1.活動無耐力(activity intolerance) 與紅細胞大量破壞引起貧血有關。 2.潛在併發症,膽紅素腦病 與膽紅素通過血腦屏障有關。 3.知識缺乏(家長) 與缺乏對黃疸的認識有關。

【護理措施】  1.觀察皮膚 根據患兒皮膚黃染的部位和範圍,估計血清膽紅素,判斷其發展速度。
 2.光照療法護理(參閱第五章第四節)
 3.耐心餵養患兒 黃疸期間常表現爲吸吮無力、納差,護理人員應按需調整餵養方   (二)嚴密觀察
 1.生命體徵觀察 體溫、脈搏、呼吸及有無出血傾向,尤其在藍光照射時,加強監測次數,注意保暖,確保體溫穩定,及時發現呼吸變化並積極處理。
   2.神經系統 主要觀察患兒哭聲、吸吮力和肌張力。從而判斷有無核黃疸發生。
    3.大小便觀察 大小便次數、量及性質,如存在胎糞延遲排出,應予灌腸處理,促進大便及膽紅素排出。
    4.處理感染竈 觀察皮膚有無破損及感染竈,臍部是否有分泌物,如有異常及時處理。
   5.補液管理 合理安排補液計劃,及時糾正酸中毒。根據不同補液內容調節相應的速度,切忌快速輸入高滲性藥物,以免血腦屏障暫時開放,使已與白蛋白聯結的膽紅素   也可進入腦組織。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