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213例臨牀分析

時間: 2011-07-06

 黃疸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症狀,足月兒發生率約爲50%~70% [1] ,若黃疸重,而且未及時治療或方法不當,容易造成腦功能損害,甚至遺留嚴重後遺症。爲了減少膽紅素腦病的發生,早期診斷,早期干預,本文探討了我院213例新生兒黃疸的病因及其臨牀表現,報告如下。

1 臨牀資料

1.1 對象及診斷標準 213例均系我院1995~2000年收治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符合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診斷標準 [2] 。

1.2 一般資料 213例中,男127例(59.6%),女86例(40.4%);足月兒177例(83.1%),早產兒31例(14.6%),過期  產5例(2.3%);發病日<7天89例佔41.8%,>7天124例佔58.2%。

1.3 病因 <7天高膽紅素血癥病因依次爲:圍產因素、感染、母乳性、顱內出血、溶血;>7天遷延黃疸依次爲:母乳性、感染、圍產因素、溶血性。見表1。表1 213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病因分析 

2 治療與轉歸

2.1 治療 採用綜合治療,包括光療、常規茵枝黃靜滴、重度黃疸者給予白蛋白治療、原發病治療等;早發母乳性黃疸給予勤餵哺;晚發母乳性黃疸停母乳3~5天,同時輔以藍光治療;CMV感染者給予α-干擾素100U,每天1次,連用7天。

2.2 療效標準 治癒:(1)黃疸消失;(2)血清膽紅素正常;好轉:黃疸逐漸消退膽紅素趨於正常。

2.3 結果 治癒191例(89.7%),好轉5例(2.3%),17例(8.0%)死於原發病。

3 討論

3.1 病因分析 近年來由於大力推廣母乳餵養及產科質量的提高,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病因由感染轉爲母乳性,從本文前五位病因分別爲:母乳性(42.7%),圍產(17.4%),感染(15.5%),顱內出血(10.3%),溶血(8.0%)。母乳性黃疸發病率上升,與《實用新生兒學》(29.5%~82.7%)的報道相一致 [2] 。其原因近年認爲:早發性母乳性黃疸是因生後早期奶量不足,腸蠕動慢,使腸肝循環增加,血清膽紅素濃度增加。晚發性母乳性黃疸則因母乳中含有較高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其分解結合膽紅素,產生未結合膽紅素,增加腸肝循環[3] 所致。母乳性黃疸一般預後良好,停母乳後黃疸一般消退,但近年有導致膽紅素腦病的報道,故應根據情況先適當停母乳2~3天。

圍產因素致胎兒宮內窘迫,產時窒息、缺血、缺氧、高熱、低體溫、低血糖、酸中毒等,降低膽紅素的轉運能力,並抑制肝酶活性,致肝臟處理膽紅素能力下降。應儘早積極治療原發病,以避免黃疸加重。 TORCH感染多爲母嬰垂直傳播,伴有多臟器損害,可進行孕婦、新生兒篩查,及早防治,減少傷殘。

3.2 臨牀診治體會 黃疸出現早、發展快、程度重者,應考慮溶血,儘早做溶血相關檢查,明確診斷,給予相應處理,必要時換血,避免核黃疸發生。

對早產處理應更積極,不應按傳統診斷標準255μmol/L診斷,早產兒因血腦屏障尚未成熟,其腦幹聽覺誘發電位變化臨界值爲154μmol/L,應及早重視膽紅素變化 [5] 。高膽紅素血癥的轉歸,與膽紅素峯值及持續時間、原發病嚴重程度密切有關,在防治時應根據患兒膽紅素及每日膽紅素峯值,即生後臍血:24、48、72h,若膽紅素超過51(3)、154(6)、205(9)μmol/L(mg/dl),立即按高膽紅素血癥處理 [4] 。

光療效果確切,方法簡單,藍光優於白光,但時間以<72h爲佳,可間隙治療,以減少負反應。對早產兒有核黃疸者及有黃疸致死家族史者,換血應放寬指徵。積極治療原發病及病因極爲重要。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