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游泳降低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觀察(1)

時間: 2012-01-28
      新生兒游泳治療是一項特別的健康活動。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歐美、前蘇聯、日本等發達國家就將6個月的新生兒放入水中進行訓練,讓新生兒在水中運動,並在世界各地逐漸興起。據報道新生兒游泳可以顯著地促進正常陰道分娩新生兒和正常剖宮產新生兒的生理性體重下降的恢復,而且使胎便初排時間、胎便轉黃時間均顯著提高。有助於減少肝腸循環,減輕膽紅素的重吸收,對降低新生兒黃疸有着重要的作用。2005年我院對不願接受藥物降低黃疸治療、自願接受新生兒游泳治療的7例進行觀察,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5年我院接受游泳治療的病理性黃疸新生兒7例,均爲產後3~7天。足月順產5例,足月剖宮產2例;出生體重2500~3500g;出生時評分(Apgar評分)均爲10分。黃疸指數爲23~25u,均拒絕藥物治療自願要求游泳治療。

  1.2 方法

  1.2.1 新生兒游泳步驟

  1.2.1.1 游泳水的準備 水質用特殊新生兒液配方或潔淨水,住院期間爲防止交叉感染,游泳桶內套一次性塑料袋。一人一桶水。

  1.2.1.2 保暖措施 關門窗,調室溫至28℃~30℃,調節水溫至37℃~39℃。

  1.2.1.3 用物準備 一嬰一巾一水一薄膜,水溫計,打氣筒,各型號泳圈,消毒液,防水護臍貼,浴巾,棉籤,護臍消毒液,擺放整齊,便於操作。檢查游泳圈型號是否配、保險按扣是否安全、雙氣道是否均勻充氣、是否有漏氣等情況。

  1.2.1.4 新生兒下水前準備 打開包被,檢查新生兒有無異常,給新生兒臍部貼防水護臍貼,解除尿片,抱住新生兒,用一隻手託着頸背部,另一隻手固定,使新生兒背向後仰,掰開泳圈開口處,從新生兒頸前部套入游泳圈,認真檢查新生兒下頜部是否放在下頜槽內,然後扣緊安全扣頜安全帶。

  1.2.1.5 游泳方法 抱新生兒關頸背部的手不改變,另一隻手託着新生兒的臀部,要逐漸且緩慢入水(讓新生兒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完全放鬆),進行水中撫觸與游泳操,並與嬰兒進行情感和語言交流。

  1.2.1.6 注意事項 新生兒游泳期間必須有護士一對一全程監護。泳池水深約75cm,以新生兒足部觸及池底爲標準。家屬可以全程陪同,游泳時間控制在10min左右,新生兒頭部始終保持在水面上。

  1.2.1.7 游泳結束 雙手抱住新生兒軀幹離開水池,在工作臺上取下泳圈,擦乾身體,注意保暖。臍帶護理:用75%酒精消毒臍部,包紮。墊尿布,用純麻油擦拭頜下、腋下、腹、胸、臀部,然後穿上衣服回嬰兒房。

  1.2.2 黃疸指數測定 分別測游泳前、游泳後7天內的新生兒黃疸指數。

  2 結果

  見表1。

  表1 7例病理性黃疸新生兒黃疸指數變化情況 (略)

  由表1可見,患兒經過每天一次的7天游泳治療,黃疸指數由25降至12以下,與常規退黃治療的效果基本一致。

  3 討論

  3.1 游泳促進呼吸系統的發育 游泳增加運動量,有利於肺和胸廓的發育,使肺活量增加。

  3.2 游泳促進生長髮育 游泳促進胃腸蠕動,促進食物攝入和呼吸,使體重增加。另外水的浮力、水波、水壓等作用於皮膚的同時對外周血管起到了按摩作用,使心臟得到了更好的鍛鍊。游泳時身體的晃動及在水平狀態,有利於骨骼和肌肉的生長髮育,促進身體的靈活性和柔軟性,增強身體平衡能力。儘早改善出生前長期在宮腔內被動姿勢帶來的影響。通過游泳可以促進大腦對外界環境的應激力和智力開發。

  3.3 新生兒游泳有利於黃疸的消退 游泳使胎便初排至轉黃時間的縮短。游泳時水的導熱性比空氣大,人在水中活動比在陸地上活動消耗量多,腸蠕動加強,有利於黃疸消退,因此促進胎便的排除有助於減少肝腸循環、減輕膽紅素的重吸收對降低新生兒黃疸有着重要的作用。

  3.4 新生兒游泳促進心理健康 游泳時護理人員與其交流,對其進行撫觸及全程的呵護,患兒被包圍在愛的環境中,有利於患兒的心理髮育。

  4 小結

  新生兒游泳,作爲對嬰兒的一項綜合的不添加額外藥物或治療的手段,使嬰兒得到最自然的活動,促進消化、呼吸、循環、骨骼等系統,尤其有助於中樞神經系統及周圍神經的快速生長和發育。從直接和最實際的方面來說,游泳給新生兒帶來了更健康、更安全的成長道路,新生兒游泳也是給我院廣泛的人性化產後服務延伸,對愛嬰醫院形象有着極大的幫助,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發展,值

上一篇:新生兒和嬰兒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