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嬰兒常見疾病及預防

時間: 2011-08-14
溼疹的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乾燥型的。這種孩子的溼疹主要是紅色的丘疹,丘疹表面有糠體樣的脫屑,乾燥型的溼疹比較癢。

第二種是脂溢型,皮膚有點潮紅,在小的斑丘疹滲出來黃色的脂性液體,比較長形成黃色的痂體,最容易出現在孩子的頭頂上、眉毛上緣、外耳道、耳朵後、鼻翼兩側,孩子看起來比較難受晃晃的一層痂,孩子的癢感不是很重。

另外一種是滲出型,比較胖的嬰幼兒比較常見,水性的瘡,這種溼疹也比較癢,孩子不小心撓了臉之後有黃色的漿液滲出,慢慢蔓延到四肢、軀體,容易引發皮膚感染。

溼疹的原因

從內因上來說,我們的小嬰幼兒本身的皮膚角質層只有成人的1/3厚,非常薄,而且毛細血管網又非常豐富,內皮細胞含水量及氯化物比較多,對各種刺激因素比較敏感,所以嬰幼兒容易得溼疹。 另外一個內因,溼疹是有遺傳傾向的,如果孩子的父母是過敏性體質得溼疹,這個孩子的溼疹率比其它孩子要高很多。

還有外在因素。比較常見的是過敏,如果孩子吃入的東西讓他引起過敏反應,比如牛奶蛋白,雖然有些孩子是吃純母乳餵養,但是也可能起溼疹。母親吃的蝦、雞蛋、牛奶,其中一些食物的成份可能通過乳汁引起新生兒過敏。

孩子既然在這個世界上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比如吸入了空氣中的化學性氣體,吸入黴菌孢子,或者家裏擺了不適當的植物的花粉、植物的揮發物、塵蟎、動物的碎屑等等。等到孩子滿月出去之後曬太陽,有一些過強的日光照射也可能引起過敏。

溼疹的護理

好多家長覺得新生兒的生活能力比較弱,總怕寶寶凍着,導致孩子總是穿的比正常人要厚一些,屋子裏面太熱或者通風不涼空氣不流通都可能刺激寶寶的皮膚讓他的溼疹發作更嚴重。還有一些原因,小嬰幼兒餵養不良、大便乾結也可能誘發溼疹。溼疹的原因很多,很難判斷某一項或者哪幾項因素引起的溼疹。溼疹對於家長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相對去除你可能知道的一些原因加強護理,避免致敏因素。

1.保證室內空氣流通,不要給寶寶穿的太厚;2.避免曬太陽過度;3. 保持新生兒清潔;4.母親避免吃會讓寶寶過敏的食物

臍帶護理

新生兒臍帶的直徑約1釐米左右,剪斷後對新生兒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傷口,如護理不當,將成爲病原菌侵入機體的重要途徑,引起新生兒破傷風、新生兒敗血症等疾病,因此必須做好新生兒臍部的護理。爲了保護臍部,往往將臍部敷上紗布。紗布應該在生後12-24小時去除,如包紮的時間過長,紗布容易被新生兒的大小便污染,給細菌在臍部生長繁殖創造條件。

臍部的紗布去除後應注意觀察: 1、臍帶有無出血,2、臍部是否乾燥,3、臍部是否清潔,4、及時處理臍部滲液,臍疝的處理:有的新生兒可見到臍部突出,用手輕輕按壓則變平,當新生兒咳嗽、哭鬧時更明顯,這種現象在醫學上稱爲臍疝。

黃疸

出生2天后一些新生兒會出現生理性黃疸,表現爲皮膚、白眼球發黃,如果寶寶的精神很好,吃奶也正常,那麼這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8-10天會自行消退。如果新生兒的黃疸出現的時間早,在生理性黃疸減退後又重新出現而且顏色加深,同時伴有其它症狀,就可能是病理性黃疸。它的症狀爲皮膚髮黃,血眼球、淚水和尿液有時也呈黃色,如果新生兒精神倦怠、哭聲無力、不吃奶時,應儘快去醫院檢查。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