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風溼多因“不榮”或“不通”

時間: 2012-04-28

 產後風溼症狀亦稱“產後身痛”、“產後關節病”、“產後風溼痹痛”等,是一個發生於產後(包括流產、小產)百日內出現的肢體、肌肉、關節等不適、疼痛、痠痛、重着、麻木,或功能輕度受限的常見病證,常因遇冷、受潮、勞累及天氣變化加重。本病是產褥期的高發病,對產後女性的身體健康影響很大,未經及時治療或不規範治療者,病情常遷延日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於本病的病因病機,古籍論述並不多,治療多從血痹、氣血虧虛、祛邪通瘀論治,現代學者對本病的研究報道也不多。本病的發病率很高,但患者和醫者對本病的重視都不夠,致使本病對生育期女性的健康構成很大的威脅。下面簡要談談該病的發病機制。

  稟賦不足

  先天不足,形體失充,加之後天失調,肢體、血氣及筋脈失養,則臟腑功能薄弱。孕期養胎、分娩耗氣傷血、產後勞倦等因素,可導致腎元虧虛更甚。因“腎爲先天之本”,稟賦不足,體質虛弱,外邪易侵,稍感外邪便可發病。一旦外邪入侵,又不易摒除,往住病情較重,治療效果不佳,復原也較慢。

  正氣虧虛

  產褥期正氣虛弱是產後風溼症狀發病的重要因素。產後氣血不足,臟腑功能低下,致臟腑功能失調,風寒溼邪乘虛而入發病。

  產後身體虛弱、氣血不足是本病發病的主要內在因素。《婦科玉尺》曰:“產後真元大損,氣血空虛。”致虛與孕產有關,妊娠期大量的氣血孕育胎兒,易致孕婦氣血不足;產時及產後由於失血、產傷、產程過長,耗損精氣,加重氣血不足;產後惡露不淨,氣血再傷,更加重氣血虧虛及臟腑功能損傷,導致產褥期“百節空虛”,肌膚筋脈、關節骨胳、臟腑經絡等失於濡養髮病,即“不榮則痛”。

  氣血虛弱,易致營衛失調,加之起居不慎,風寒溼邪乘虛而入,留於肌腠、筋脈、經絡及骨節,痹阻經絡,阻礙氣血運行,肢體筋脈失養,導致發病,即“不通則痛”。《婦人大全良方・產後中風筋脈四肢攣急方論》曰:“爲風邪冷氣初客於皮膚經絡,則令人頑痹不仁,羸乏少氣,風氣入經脈,挾寒則拘急也。”《太平聖惠方》曰:“夫產後中風,筋脈四肢拘急者,是氣血不足,臟腑俱虛,日月未滿起早勞役,動傷臟腑。虛損未復,爲風邪所乘,風邪冷氣初客於皮膚經絡,則令人頑痹不仁,羸乏少氣,風氣入於筋脈,挾寒則攣急也。”正如《素問・通評虛實論》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風、寒、溼邪極易乘虛而入,形成“內風易生,外邪易至”之局面。《靈樞・五變》曰:“粗理而肉不堅者,善病痹。”《諸病源候論》曰:“……產則勞傷腎氣,損傷胞絡,虛未平復,而風冷客之。”明確指出了產後氣血俱虛,虛損未復之時,防護不慎,風寒溼邪易引發本病。

  外邪入侵

  產褥期感受風寒溼邪,是本病發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產婦分娩季節是決定產婦感邪的先決條件。初春、晚秋及隆冬季節,室內過冷或過暖,衣衾被褥增減失宜;或雖生產於盛夏,天氣炎熱,但室內過用空調、冷氣及風扇等消暑降溫設施等,在產後“百節空虛”之際,也易感寒受邪而發病;產後居住條件潮溼陰冷等,亦是導致風、寒、溼諸邪入侵的外在條件。風寒溼邪爲病,可單獨爲病,亦可互相兼見,症狀可見單一的痛症,亦可出現虛實夾雜的複雜證候。

  勞倦內傷

  產褥期是機體生理功能恢復的重要時期,氣血耗損及臟腑功能尚未完全復原。正氣未復,血氣未充之時(產後<3周)過早操勞,疲勞汗出,耗氣傷血,可加重氣血耗損及減緩臟腑功能恢復。《素問・舉痛論》曰:“勞則氣耗……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素問・宣明五氣》曰:“久立傷骨,久行傷筋。”勞倦可加重氣血虛損,招致風寒溼邪氣外侵,痹阻陽氣,血行不暢而發病,正如《金匱・血痹虛勞病脈證治》曰:“……重因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

  七情致病

  思慮過度,勞傷心脾,肝鬱氣滯均爲七情致病。脾胃爲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氣虛,水谷精氣化生不足,則正氣亦虛,氣血乏源,加重氣血虛弱,風寒溼邪乘虛而入。患者情志不暢,則肝失疏泄,氣機鬱滯,氣滯則血行不暢,脈絡瘀阻,不通則痛。《中藏經・五痹》曰:“氣痹者,愁憂思喜怒過多……久而不消則耗傷肺,肺傷則生氣漸衰,則邪氣愈盛……注於下,則腰腳重而不能行。”

  產後留瘀

  分娩後,因產傷、外邪入侵及產時元氣大傷無力送胞,以致惡血或胎衣胎胞滯留胞宮,不能及時排出,瘀阻爲患,可引起惡露不淨,致產褥期少腹疼痛。《陳素庵婦科補解》曰:“產後遍身疼痛,因產時損動,氣血升降失常而留滯關節,筋脈引急,是以身疼痛也。然即遍身作痛,則風寒瘀血十有五六。”《產育寶慶集・捲上》指出:“產後遍身痛者何?答曰:產後百節開張,血脈流散,氣弱則經絡間血多留滯,累日不散則筋脈引急,骨節不利。故腰背不能轉側,手腳不能動搖,身頭痛也。”因此,產後身痛,固然以氣血虧損爲其主要原因,但瘀血爲害亦不鮮見。這是因爲產後氣血虛弱,血爲寒凝或瘀血未盡,留滯經脈,氣血運行受阻,則產後遍身疼痛。可見,瘀血留滯,亦是產後身痛的主要病理特點之一。

  綜上所述,產後風溼症狀發病是由於產後體虛,復外感風寒溼邪、瘀血留滯而出現的一系列疼痛症狀。病位在肌膚,在筋脈,其次在血脈。病機可概括爲“正虛”、“邪侵”及“血瘀”,三者之間既互相聯繫,又互爲因果。病理性質以虛爲本,同時兼有風寒溼瘀阻肌膚筋脈之實,故“不榮則痛”、“不通則痛”爲其發病機制。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