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中西醫治療

時間: 2011-03-19

乳腺癌是指乳腺導管上皮細胞在各種內外致病因子的作用下,細胞失去正常特性而異常增生,以至超過自我修復的限度而發生癌變的疾病。乳腺癌被認爲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因此手術後的輔助綜合治療非常重要,中西醫結合治療乳腺癌在此發揮着積極作用:(1)放化療對乳腺癌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但毒副作用往往影響完成率,並帶來很大痛苦,應用中西醫結合可以增加療效,減輕毒副作用,順利完成各項治療計劃;(2)中西醫結合治療能改善患者自覺症狀,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時間;(3)患者術後、放化療後機體抵抗力下降,應用中藥扶正培本,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軟堅散結等治療,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也減輕了術後轉移和復發的機會。

一、中西醫對乳腺癌治療的特點

中醫學認爲,乳腺癌的發生與七情內傷、衝任失調、臟腑虛損,外邪侵襲有密切關係,病理機制是由虛致實、因實而虛、虛實夾雜的複雜過程。在疾病發生髮展過程中,乳腺癌患者始終以正氣虛爲本,以氣鬱、血瘀、痰凝、邪毒內蘊爲標。因外邪性質的不同,致病之病理產物的不同,而有各自不同的證候表現。臨牀治療應以扶正與驅邪相結合爲原則,明辨正邪衰盛、病變部位以及病程而確立不同的治法。

乳腺癌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既是早期也可能出現全身轉移,在疾病治療整個過程中,如何掌握運用局部與機體、扶正與祛邪的辯證關係,是臨牀醫師制定綜合治療方案的基本原則。對早期可手術乳腺癌、局部進展期乳腺癌、轉移性乳腺癌等各個階段的治療原則有所不同,越是進展期,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意義就越大。

一般早期宜驅邪爲主,扶正爲輔;中期宜扶正祛邪同時兼顧;晚期宜扶正爲主,驅邪爲輔,強調扶正不留邪,驅邪不傷正,功補兼施。臨牀中針對不同病機和病情,在疏肝理氣、化痰散結、活血化瘀、益氣補血、清熱解毒等中醫治則指導下組方譴藥治療乳腺癌,已取得了良好療效,能夠穩定病情,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

在長期的臨牀實踐中,我國學者對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有了比較明確的共識:(1)初次就診首要任務是儘可能利用手術、化療、放療等打擊和消滅腫瘤,中藥注意保護患者正氣;(2)腫瘤負荷降低後,治療重點是最大限度地促進骨髓和免疫功能的恢復,應用中藥重建正氣;(3)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如何提高腫瘤細胞對藥物的敏感性就是主要問題。

中醫藥的相關機理研究證明,辯正施治、中成藥或中藥有效部位能夠發揮綜合效應,可以直接或間接殺傷腫瘤細胞、增效減毒、抗腫瘤多藥耐藥,近年研究還證實中藥有誘導乳腺癌細胞凋亡作用。如活血化瘀藥穿山龍提取的有效成分薯蕷皁苷對體外培養的乳腺癌細胞具有較強的殺傷活性,動物實驗顯示其對移植性乳腺癌具有明顯的抑瘤作用,基礎研究證明薯蕷皁苷可誘導乳腺癌細胞凋亡。由此可見,中藥抗癌、抑癌有着廣闊的前景,值得深入研究。

至今爲止,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治療仍是手術切除癌組織的根治術, 放療和化療僅作爲術後預防復發及中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治療方案,內分泌治療適用於激素依賴的乳腺癌患者,基因靶向治療是目前的熱點,其特點是副作用小,療效確切。中醫與西醫的治療各有特點,中醫重視整體以辯證爲主,西醫分類詳細,從分子生物學等微觀領域進行研究,以辨病爲主,二者結合,相互取長補短,對乳腺癌的治療有積極作用。

二、中西醫結合針對乳腺癌術後及放、化療後的治療

1.  乳腺癌術後局部併發症的治療

(1)乳癌術後皮瓣壞死糜爛,皮膚灰白暗滯,或放療、化療藥外滲,潰瘍久不癒合,局部氣血瘀滯,經脈受損,復受邪熱感染,常在扶正祛邪辯證治療基礎上加活血化瘀、清熱解毒之品;加當歸、桃仁、紅花、赤芍、半支蓮、白花蛇舌草、鹿銜草等;放射性損傷加石斛、生地、天花粉;化療藥血管外滲潰瘍加三七、白芍、土茯苓;潰瘍膿腐未淨,外用紅油膏、九一丹;膿腐已淨,創面不癒合,外用衝合膏、生肌散。

(2)乳癌術後患肢水腫,腫甚可連及手背、手指,皮膚麻木,考慮術後上臂淋巴迴流受阻,加用通經活絡、利溼消腫中藥:桑枝、赤芍、紅花、益母草、桃仁、忍冬藤 、茯苓皮、絲瓜絡等。

2.  乳腺癌術後調治及放、化療期間的整體治療

(1)中藥能預防、延緩乳腺癌術後的復發、轉移:術後應用白花蛇舌草、龍葵、蜈蚣、全蠍等藥配合放療、化療,起到良好的效果。

(2)減輕放化療的毒副作用:根據中醫辯證分型,分別選用中藥對證治療,常用藥物爲生黃芪、生地、玄蔘、沙蔘、麥冬、石斛、玉竹、五味子、黃精、何首烏、金銀花、菊花、黃芩、蘆根、旋覆化、代赭石、姜半夏、姜竹茹、佩蘭、砂仁等。

近年來由於新的化療藥問世,在提高治癒率的同時,也出現了許多不良反應,如手足綜合徵、液體瀦留綜合徵,目前西醫對此類化療藥不良反應尚無較好的防治對策,而中醫中藥通過臨牀辯證與實踐,取得了較好的療效。臨牀用補陽還五湯治療手足綜合徵,五苓散治療液體瀦留綜合徵。

另外,作爲內分泌治療的主要藥物三苯氧胺可引起潮熱汗出,月經失調,肝功能異常,體重增加甚至子宮內膜癌的風險,中醫應用二仙湯既可抗癌,又能調節內分泌激素,增強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對乳腺癌發生、發展起到一定作用。

3.  中西醫結合對晚期乳腺癌的治療

晚期乳腺癌是指術後復發或失去手術機會或有內臟及骨轉移的乳腺癌,針對病情分別採取不同的治療措施。根據中醫辯證,一般分爲熱毒蘊結、氣滯血瘀、氣血虧虛、衝任失調、肝腎陰虛、痰溼蘊結型,臨牀配合生物鹼、內分泌以及免疫治療,取得了一定療效。

4.  中西醫結合逆轉腫瘤耐藥

中藥在腫瘤的治療過程腫較少引起瘤細胞耐藥,腫瘤化療失敗與多藥耐藥密切相關。\多數化學抗癌藥會引起腫瘤細胞的多藥耐藥性;而中藥配合化療的目的是增強化療藥物的療效,減少腫瘤細胞的耐藥性。某些中藥能增強抗癌藥物的細胞毒作用,對腫瘤細胞的耐藥性也有逆轉作用;如大黃素能增強抗癌藥物5-氟尿嘧啶、絲裂黴素和甲氨喋呤對人肝癌BFL-7402細胞和細胞毒作用,並能部分逆轉人乳腺癌細胞MCF7adr對阿黴素的抗藥性。

5.  展望

   隨着乳腺癌治療理念和標準方案的更新,中醫藥在綜合治療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斷改變,保乳手術和術後輔助放療照射野的縮小以及生物靶向治療正在不斷減輕對全身的損傷程度,而術前新輔助化療的開展爲中醫藥治療乳腺癌提供了新的機遇和要求,不僅侷限於防治化療不良反應,更需要(1)控制和抑制腫瘤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生成;(2)對轉移淋巴結微循環境的調節作用;(3)增加化療的敏感性,誘導腫瘤細胞凋亡;(4)多層次、多靶點調節患者精神狀況-內分泌-免疫功能的生物機能。這既是延長轉移性乳腺癌帶瘤生存期的關鍵,也是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的發展目標。

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是目前治療腫瘤的趨勢,在突出中醫特色的同時,根據腫瘤的種類、生物學特性、病竈部位、病期發展及患者體質,適當地、合理地、有計劃地結合現有的幾種治療方法和手段,以發揮最佳治療效果,充分體現了辯證與辨病相結合、中西醫相結合的優勢。需要注意的是,中醫臨牀應用,尤其是辯證施治更能夠體現乳腺癌的個體化治療。在採取中醫治療時,結合患者不同的體質情況、疾病程度與治療相關因素綜合考慮,提供適合患者、更樂於爲患者所接受的中醫治療方案。同時,在細胞角度設計中醫治療方案,並進行有效藥物篩選與作用機制研究切實可行,成爲中醫藥研究乳腺癌的新切入點。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