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老年人體弱多病,需要經常服藥,但是有些藥物可誘發或加重老年性癡呆的症狀,應引起臨牀注意並加以鑑別,這些藥物有:
抗精神失常藥: 抗精神病藥物如甲氧阿利馬嗪、氟哌啶醇等,可引起定向力障礙、計算能力減退。抗抑鬱藥物加舒必利、鹽酸丙咪嗪、鹽酸氯丙嗪等,可導致記憶力減退和定位能力降低。

抗焦慮藥物 : 抗焦慮藥物如安定等,經常服用不僅會產生依賴性,而且可誘發嚴重的記憶力減退。
抗癲癇藥物: 適量服用對老年癲癇和腦外傷後引起的癲癇具有明顯的治療作用,苯妥英鈉和卡馬西平可抑制神經膜的電傳導,但過量或用藥時間過長會使智力下降。
抗震顫麻痹藥: 據研究顯示,安坦的抗膽鹼作用可引起中樞性抗膽鹼功能綜合徵。用藥時間過長,會使患者記憶模糊,有時還會出現定向能力差等症狀。
降血壓藥物: 如利血平、甲基多巴、可樂定等,由於易通過血腦屏障,長期服用可通過消耗中樞的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而引起嗜睡、疲憊、精神抑鬱等反應,使神經功能低下。
強心藥物 : 強心藥物洋地黃對於心腔擴大、舒張期容積明顯增加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較好。但洋地黃除了容易發生蓄積中毒症狀,還可出現視力障礙、定位錯覺、智力下降等中樞神經功能障礙。
消化系統藥物: 西米替丁能抑制胃酸分泌,有抗組胺作用,但也能引起譫妄、智力損傷、昏睡等不良反應。
呼吸系統藥物:中樞性鎮咳藥氨茶鹼用於緩解支氣管哮喘、喘息型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等喘息症狀,也可用於心力衰竭的哮喘(心源性哮喘)。但氨茶鹼是一把“雙刃劍”,一般的劑量也可發生嚴重中毒,這是因爲茶鹼降解不全,除了常見有顫抖、頭昏、焦慮、激動、失眠、視力紊亂、癲癇發作外,還可誘發抑鬱、精神錯亂及中毒性精神病。
鐵劑 :據 研究發現,老年癡呆症患者大腦中存在過量的鐵蓄積現象。大腦中鐵的含量可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特別是老年人,貧血時應強調從食物中補鐵,只有在嚴重缺鐵的情況下,纔可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鐵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