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住院
春天來了,萬花似錦。那位體弱多病的年邁老婆婆又住進了醫院的病房,這次又是非動手術不可了。她那個孝順的兒子已早早地爲母親在有關醫院掛上專家號,據悉老人家的病已不能一拖再拖。地球人都知曉疾病會給人帶來痛苦,健康纔是金錢無法換取的。當又是在節骨眼上輪到老人犯病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人吃五穀雜糧,誰也不能保證誰沒有個病痛。誠然,爲保障健康,爲改善生命質量,只要有一絲能力就得爲家人,爲親人着想,何況家裏多有孝子賢孫,加之老人本身就有着比誰都強烈的求生願望。人有生存的權利,而且還要有尊嚴地活着。
這一次老人又犯老毛病(其實一直未曾徹底治好過),這會子理論上是非動手術不可了,可是對上了歲數的老人動手術刀畢竟是存在風險的,何況針對的是已80好幾的非健康老人。本來嘛,爲生了病的老人在醫院裏找一張病牀已經是夠不易的了,也就是爲了這個病,前幾年醫院說要爲老人開刀動手術。如今情況有變,院方向患者方面提議轉院並且說還可幫着聯繫其他專科醫院的主刀醫生。其實吧,病人也理解醫院方面怕擔風險,或者說是出於對高齡老人動手術的慎重態度。
換位想想,醫院此舉也是在爲病患及家屬着想,因爲在幾年前甚至於好多年前,每當老人身體不適進行住院時,醫院每次都是提出需要開刀動手術。要不是患者家裏人擔心手術存在風險,再加老人身子弱,而且還有幾項體檢指標不太穩定。否則說不定這老人從年輕時落下的毛病早就治癒了,也不至於長年累月影響其日常生活起居。如今隨着年老且行動不便,不可否認院方建議轉院也是出於自身的某種考慮。
難道是病人自己的不是了。老人早年是從農村出來的,比較守舊,自認爲年輕時生養孩子得的這個“子宮下垂”之病症不太“好聽”,一旦犯病就謊稱自己是“閃了腰”,這一點之前就連他們家中的一些親戚也認爲她老人家有“腰疼”的老毛病,要我說得過點兒也真有些自欺欺人之嫌。不過對於像她這種從舊時代過來的且沒見過什麼大世面的老人家也只有是理解與體會她當時的那個感受與苦衷了。
當然,另一個原因也是不可否認的,據悉當年她剛得病的那個時候,家中經濟條件不太好,加上生育了三、四個孩子,還要工作又要照顧家庭,更主要的原因是沒錢去治這個在她認爲沒什麼大不了的病,自認爲在牀上躺幾日就會好的。就這麼一拖再拖的,結果隨着年紀慢慢變老,導致病情越來越嚴重。這難道不是由老人的主觀與顧慮造成的,還能是什麼呢?
常言道“家有老人是一寶”,她家人主要還是出於一片孝心,前些年也真因爲鑑於此,當年醫院通知老人要進行開刀切除病竈,因手術中需要進行全身麻醉,她的家裏不知是從哪兒聽來的說動手打麻藥有的人說不定就此醒不過來了,就是醫學上所說的“麻醉反應”,極個別的病人在手術中突然出現休克症狀。於是她的子女有的就不同意手術,還說這樣子我們還能每天見到“媽媽”,否則說不定就會怎樣了。說到底嘛,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高難手術,對於60多歲甚至於70歲的老人也是沒什麼問題的,可是似乎就偏碰上80多歲的她就成爲例外了?這一次,的確讓病人與家屬感到有點兒意外。
老年人或多或少之內心會相對脆弱,尤其是病中的老人,正如一篇文中所寫的那樣——他(她)的內心就好比是易碎的瓷器,故得“輕拿輕放”,唯恐損傷。這一次,老人儘管心裏也是多有不安,可是求生慾望強烈的她說自己這一次是鐵了心要求醫生給其動手術。可這一次想不到的是醫院方面變得慎之又慎了。說白了,醫院也沒什麼不妥,他們或站在家屬的觀點思考或站在醫院的立場分析都是合情有理的,前提即關鍵的問題就是怕擔風險甚至於影響到他們長期以來所樹立的良好聲譽及口碑,再說了,如今的醫患糾紛也是令醫方感到頭疼的事。對於這一點當事家屬自然十分理解,堅持要動手術且想要在這家醫院進行手術的話,那麼就只能是患者方積極、主動、反覆多次要求並保證一切後果由家屬(親人)自己負責,而且還得周全地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後果,這點是必須的,否則就沒可能誰會給這位年邁老人動這個“麻煩”手術。
世上並無絕對的事,醫院爲高齡高人,銀髮一族動手術也是常有的事,比如前段日子在該醫院婦科就有一位86歲的老婦人因子宮肌瘤的體積增大而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不得已非採取手術摘除。據說該老人由於情緒緊張,一度血壓不穩,導致上壓竟然有200毫米汞柱,幸運的是醫院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待老人血壓回歸正常值時成功地動了刀,最終結果良好。這一點似乎也讓那位還未上手術檯的老人看到了一絲希望。阿彌陀佛!但願這位求生慾望強烈的老年婦人能夠平安無事,手術成功,少點受罪!
在此,我還想說一句多餘的話:有病要早治,防患與未然,擁有健康,讓生命有尊嚴,讓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