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塞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與心理療法

時間: 2011-06-15
腦梗塞,祖國醫學稱爲“中風”、“卒中”。多屬中經絡症。發病機理系屬氣虛血瘀或痰溼阻滯,內風妄動,脈絡痹阻。臨牀以突然昏僕,不省人事或突然發生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語言不利爲主要症狀。 腦梗塞屬於現代醫的“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是由於供應腦的動脈粥樣硬化等自身病變使管腔狹窄,閉塞或在狹窄的基礎上形成血栓,造成腦局部急性血流中斷,缺血缺氧,軟化壞死,出現相應的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徵。 近幾年來,本人採用鍼灸、中藥“腦栓通”、西藥和心理療法,治療腦梗塞100多例,取得滿意的效果。有效率達98%以上,現總結如下: 一、鍼灸治療。 (1)治則:疏通經絡,調和氣血。 (2)治法:取手足陽明經穴爲主,輔以太陽,少陽經穴。初病用瀉法,久病用補法。初期針刺患側,久病針刺雙側。 處方: (一)半身不遂;上肢穴取肩k、曲池、外關、合谷、內關、十宣。下肢穴取環跳、陽陵泉、足三裏、承山、三陰交、崑崙、涌泉。 (二)口眼歪斜:取穴地倉、頰車、合谷、內庭、陽白、攢竹、崑崙、養老、人中、太陽、風池等穴。 在鍼灸半身不遂的同時,指導患者及家屬對癱瘓病人肢體的功能鍛鍊,這對肢體的恢復起到重要作用。 二、方藥“腦栓通”的組成。當歸15g、川芎10g、赤芍10g、丹蔘15g、桃仁10g、紅花10g、熟地15g、全蠍6g、桑寄生15g、桂枝6g、石菖蒲10g、黃芪30g、地龍15g、黃精15g、牛膝10g。 以上藥物爲主,臨證應辯證加減。 三、西藥治療。 1、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給氧。 2、發病初期伴有意識障礙、嘔吐、血壓增高或腦壓增高時,應適當降低顱壓治療。給20%甘露醇125-250毫升靜滴,每日1—2次。視病情而定,一般用至3-5天。 3、擴充血容量:用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毫升加入丹蔘注射液10—16毫升靜滴,每日一次。 4、選用5%GNS250毫升+蝮蛇抗栓酶0.5靜滴、皮試、每日一次。5%GS250毫升+川芎嗪80mg靜滴。每日一次。 5、以防呼吸道感染常用5%GNS250毫升+PC640萬u皮試靜滴,每日1次。 6、腦代謝活化劑:選用ATP40mg,輔酶Al00u細胞色素C30mg皮試維生素B或C加入10%GS500毫升靜滴,每日一次。改善腦細胞代謝,有利於肌體的恢復。也可選用腦活素10—20毫升。 四、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也叫精神治療。俗語說“心病要用心藥醫”。在醫療實踐中,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一樣有治療作用。 (1)誠心鼓舞。 腦梗塞的病人語言清楚時,首先要問醫生的話是他們的病能否治癒,能否恢復健康,期望醫生能幫助他們解除痛苦,這時醫生要對醫療滿懷信心和希望作爲第一個印象傳達給病人,給予肯定的回答:“你的病是可以治癒”。“是可以恢復健康的”。“但還要靠你們主動配合治療”。並向病人解釋腦梗塞是怎樣回事,用同情、理解的目光,鼓舞病人增強與疾病作鬥爭的信心,提高自己與疾病鬥爭的能力。爲幫助病人消除焦慮緊張的情緒。介紹已經治癒腦血栓形成的病例爲依據,用充滿信心的語調,給病人思想上注“安慰劑”、服“安心丸”。使病人感到寬慰並增強了信心。 (2)關心體貼。 在心理治療過程中要“視人尤己。”《大醫精誠》:“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蔥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對病人似親人,要和藹可親,關心體貼,同情理解,要不計較個人的得失,要鼓勵安慰和疏導病人的心理狀態。如吳某某,女,82歲。97年患此病:口角歪斜、語言不清、右上下肢癱瘓,不能活動。又因兒子前年車禍身亡,思想上痛不欲生,認爲自己年已老邁,家庭經濟極其困難,不願配合治療。通過與她診療交往的過程中,對心理狀態進行疏通引導,使之思想開朗暢通,本人抓住這個機會,利用空餘時間,主動找上門去堅持爲她鍼灸1個多月,用語言和行動鼓勵和感動她振作精神,從不願意合作至願意合作治療,使她的病情很快恢復,一個月後就能下牀活動,現在不但生活能夠自理,而且還能了理家務事。 (3)耐心訓練。 訓練治療至關重要,當上下肢癱瘓的病人能跨出第一步時,要給予表揚和鼓勵,要象小孩剛學走路一樣,一步一個腳印,要把異常的行爲恢復爲正常的行爲,是要經過艱苦的訓練,要持之以恆,要指出有利因素,要鼓舞病人建立治病的信心,要幫助病人振作精神,提高與疾病鬥爭的能力和信心。 總之,本人的體會是:對腦梗塞的病人要採取中西醫結合和心理治療的方法,一旦發生,要以針刺、西藥搶救爲先,以中醫辨證施治鞏固提高療效,結合心理治療,雙管齊下,不失時機,治療越及時、越早,療效越快,後遺症越少。
腦梗塞(或梗死)中醫屬“中風”“卒中”等範疇,本病以40歲以上中老年人、氣血虧虛、勞逸失常、飲食不振、致生痰濁、氣滯血瘀、阻塞脈絡,病機爲絡塞血瘀,血行不暢,治則活血化瘀,通過經絡、豁痰開竅(1),補陽還五湯爲專治機體氣虛,血瘀所致中風的傳統名方(2),歷來爲醫家推崇。該方由黃芪、赤芍、當歸、川芎、桃仁、紅花、地龍等中藥組成,方中重用黃芪補元氣,重用地龍通經絡,以奏藥效。黃芪爲補氣要藥,有健脾益氣、補氣還陽之功。方中加用L薟草有舒筋活血、通經絡、強筋健骨作用(3)。桃仁、紅花、丹蔘、赤芍有活血化瘀功效(4)。川芎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等作用,缺血性中風患者血液處於高凝狀態,由血粘度增高導致血瘀,血液流變學指標反映血液粘稠性、粘滯性、聚集性。補陰還五湯具有改善血液循環,抗凝血及抗血液粘稠性及抗血小板凝集等作用,促進血液在體內運行,從而取得療效。低分子右旋糖、維腦路通或血栓通、路路通注射液等藥的應用,均起到抗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粘稠度、抗血栓、改善微循環(5),促進機體對氧的利用,有利於栓塞部位的功能恢復(6),腦活素(腦多肽或腦蛋白水解物)是腦細胞代謝活化劑,內含85%的人體必需氨基酸,約15%的氨基酸組成低分子肽,腦活素(腦蛋白水解物)能通過血腦屏障直接進入腦神經組織細胞參與腦細胞蛋白合成及核酸代謝,能增加腦組織內葡萄糖和氧的利用,改善腦組織的能量供應,提高腦組織抗缺氧和低御毒性物質的損害能力(7)。
  腦梗塞是由多種原因引起,腦血管異常包括腦動脈硬化腦血管畸形等,另外,吸菸、高血壓、糖尿病、乙醇中毒、高血脂等而致紅細胞凝集性增加,變形性降低,血管的光滑度及負電性降低,血小板凝聚性、粘附性增加,從而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腦血流量減少,如同時並有血壓低下、血流緩慢或有漩渦,血液成分改變,血液凝固性增高等情況,即可形成血栓而致病,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腦血栓形成及腦梗塞病,既可改變氣虛,血瘀患者的血液濃縮粘稠狀態及泵功能和微循環動力性障礙,又能明顯地擴張血管,增加腦的營養性血流量,使損傷的腦組織恢復血腫吸收,同時還能顯著地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降低血壓、促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顯著性消退,所含一定量微量元素Mn、Fe、Cu、Cr、Ni等可補充、矯正腦血栓患者微量元素代謝失調(8)。中西醫結合能夠取長補短,充分發揮中西藥物的長處,其療效明顯高於對照組,且後遺症及副作用少,值得臨牀推廣。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