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洛酮治療腦梗塞32例報告

時間: 2011-04-28

 我們用阿片受體拮抗劑納洛酮治療腦梗塞32例,在治療過程中一律不用鈣離子拮抗類藥物或任何血管擴張劑。任何原因引起的腦栓塞不納入本組分析。

1 臨牀資料
1.1
 治療對象 32例腦梗塞,男24,女8例,年齡27~79歲(平均59.6歲)。
1.2 入院時情況 32例中血壓升高者有26例(佔81.25%),其中21例有高血壓史,有眼底記錄24例,其中21例示腦動脈硬化徵象。神清19例,嗜睡至昏睡12例及深昏迷1例,32例均有不同程度偏癱,肌力從O級至4級,其中28例還有中樞性面舌癱。
1.3 CT掃描 多發性腦梗塞(2個以上的低密度竈)21例,其中16例位於基底節區,且有5例在腦幹和1例的額葉也見到梗塞竈;其餘5例均散在於各腦葉。單發性梗塞(只一個梗塞竈)11例,其中顳葉5、頂葉4、枕葉和丘腦各1例。梗塞竈大小不一,最大爲8.1×6.0×5.2cm3,最小爲2.0×2.3×1.0cm3。
1.4 治療 30例用納洛酮2mg加5%~10%葡萄糖500ml靜滴,日1次,一療程10次,可連用2~3療程,本組僅11例用兩療程;2例用納洛酮0.8mg靜滴日1次,分別用6和8天。此外還用甘露醇地塞米松等降低顱內壓和減輕腦水腫。
1.5 臨牀療效 用小劑量納洛酮(0.8mg/日)的2例皆無效。30例用較大量(2mg/日)者,有7例基本痊癒,從嗜睡昏狀態轉爲神志清醒,癱肢肌力和語言功能基本恢復;8例明顯好轉,其神志轉清,肌力增加2~3級,可扶着步行;11例好轉,其神經定位徵略有改善,但仍不能步行;3例無效;1例深昏迷者死於腦疝。總有效率爲81.25%(26/32例),其中痊癒和顯效準備共15例,佔46.87%。

2 討 論
  HOSObuchi等首先報道納洛酮可改善沙土鼠頸動脈閉塞所致神經功能損害。Baskin等2例腦缺血患者有CSF中β-內啡肽和亮氨酸腦啡肽的放免活性增高,且在用納洛酮後出一過性意識清醒及癱肢活動恢復。在本組中也見到8例於納洛酮靜滴後,意識從淺昏迷轉爲神志清醒,可持續數小時。從本組治療結果看來,儘管總有效率可達81.25%,但基本痊癒和顯效中佔46.87%(15/32例),所以不夠理想。
  納洛酮對缺血性腦卒中治療作用的機理可能爲:一是阻斷內啡肽的過多釋放的有害作用二有增加某些與機體運動機能有關的皮層下核團的代謝活動,從而起到治療作用。Nappi等對25名缺血性腦卒中的CSF作檢查,發現在經CT確診腦硬塞者的CSF中,有β-內啡肽和β-促脂素增多。國內文獻記載,用納洛酮0.8~1mg靜注,可對抗內啡肽的縮血管作用,增加腦血流量。我們曾報道較大劑量納洛酮可防止發生在大鼠缺血後再灌流期海馬的遲發性神元損害。最近又經雙盲試驗證明:有CSF中β-內啡肽增多的患者。用納洛酮治療的效果較佳。總之,納洛酮是值得選用於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治療,如果能開展腦脊液神經肽的檢查,則針對性更強,療效當然會更加滿意。

(原載《腦與神經疾病雜誌》1995年第2期)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