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合理用藥
作者:張彩紅,白廣芝 作者單位:841000 新疆庫爾勒,庫爾勒市第一人民醫院
【關鍵詞】 老年人;合理用藥
21世紀是全球人口老齡化的世紀,並且日趨高齡化。預測到2015年≥65歲者將升到15.94%,≥80歲者將佔老年人口的3.81%。面臨着人羣的長壽必須提高其存活的生命質量。故老年人合理用藥更顯得重要,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1 老年病特點
老年性疾病多見於因心、腦血管硬化,血液粘稠度增高,容易血栓形成、出血等;免疫功能及抵抗力降低,易發生感染、腫瘤等;胃腸功能降低,易發生消化不良、腹瀉等;其他較多見者有前列腺病、骨質疏鬆、骨折、糖尿病等;而且,老年性疾病發病時症狀、體徵往往不明顯、不典型,對各種檢查和試驗不敏感,並且由於其他慢性病的存在,掩蓋主要的病症,導致就診時間延誤,就診時病情危重,診斷困難。
2 老年病人藥物選擇
2.1 明確是否需要用藥 老年人隨時都會感到身體有些不舒服,這些不舒服有時只是功能性症狀,並不是由疾病引起,只要身體和精神狀態能適應體內、外環境,就不必過分顧慮,可通過生活的調節及社會和心理因素的改善來消除,應儘量避免用藥。必須使用藥物時,應查詢病史,明確診斷,對症用藥。
2.2 用藥劑量宜小 在一定劑量範圍內,劑量越大,藥物作用越強,但超過一定範圍,就可能發生中毒。老年病人因自然衰老,常規用藥量已不適應,用藥宜個體化,宜小劑量或從小劑量開始,根據病人的反應情況再逐漸調整,以確保用藥安全。一般應用量常爲常規用量的1/2或3/4。
2.3 用藥種類宜少 人老病多,同時服用幾種藥物的情況很常見,約有1/4老年病人,同時用藥4~6種,因此,其副作用發生率也較大,約15%,且發生率與用藥種數成正比。爲防止發生不良反應,對於身患多種疾病的老年病人來說,首先要抓住重點用藥,分清輕重緩急用藥。能用一種藥解決問題時,就不用兩種,不要多方求醫,多方用藥。
2.4 不要隨意停藥、換藥 老年人所患的慢性病往往病種多、病因複雜、病難治且易復發等特點,這就決定了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的老年人不可隨意停藥,也不能隨意換用其他藥物。凡停藥和換藥都應該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2.5 少用毒性大、副作用強的藥物 患某種疾病,如有幾種藥物可供選擇,儘量避免使用毒性較大的藥物,儘可能使用中藥、鍼灸、理療等方法,少用化學藥物。藥物大多經肝、腎代謝,有肝、腎功能不全者,應警惕藥物在體內蓄積,及時調整用藥劑量,並定期檢測肝、腎功能。
2.6 選擇合適劑型 許多老年病人吞嚥片劑或膠囊劑,尤其是劑量較大時,較難吞服。因此,對於不宜用片劑、膠囊劑的病人,要選用顆粒劑或液體劑型如口服液等,必要時也可改用注射用藥,根據老年病人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劑型。
2.7 不要迷信抗衰老藥物 醫藥市場上名目繁多的抗衰老藥日益增多,盲目單純地依靠藥物抗衰老,只是不切實際的幻想,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纔是延緩衰老的基本保障。當然,某些具有療效可靠的抗衰老藥物也是可以服用的,但應在醫生指導下作爲輔助治療所用。
3 老年人藥物不良反應增多的主要原因
(1)隨着增齡,機體的許多器官、組織及細胞功能發生了改變,對藥物的吸收、分佈、代謝和排泄等功能均有所下降,也相應地影響了血藥濃度和作用部位的濃度,因而使藥物的療效降低和不良反應增多。(2)老年病人靶器官及受體的量和質的改變,也可導致老年患者對藥物反應性的變化。此外,不合理地濫用藥物也造成老年患者不良反應增多。
4 防止發生不良反應
藥物對機體的作用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可以改善機體的生理、生化過程,改變病理過程,有利於機體的康復,防治疾病。另一方面,則可以引起機體生理、生化的紊亂或結構改變等,給患者造成危害。在用藥過程中,特別是長期服用藥物,要注意觀察有無出現與原來疾病無關的症狀,一旦出現可能與藥物反應有關,要立即停藥,並在醫生指導下調換其他藥物。另外,對所服用藥物,應瞭解其性能、副作用和毒性反應,隨時掌握和觀察用藥過程中的變化,必要時應定期做血液、尿液等化驗檢查,以便及時發現所用藥物對身體內臟的毒副作用。
綜上所述,老年人由於器官、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對藥物的吸收、分佈、代謝、排泄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藥品的消耗量大,且隨着增齡,藥品不良反應也顯著增加。因此,老年人用藥應特別慎重,必須合理用藥,才能提高療效,避免或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