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做“手操”防老年癡呆

時間: 2011-03-25

動手做“手操”防老年癡呆

中老年人,經常活動手指關節刺激手掌有助於預防老年癡呆症的發生,原因是手和大腦關係密切。如能每天堅持做“手操”,改善手的血行,將有助於大腦血流通暢,既能健腦又可以預防老年癡呆的發生。

  ●將小指向內折彎,再向後拔,做屈伸運動10次。

  ●用拇指及食指抓住小指基部正中,揉捏10次。

  ●將小指按壓在桌面上,用手反覆刺激之。

  ●雙手十指交叉用力相握,然後突然猛力拉開。

  ●刺激手撐中央(手心),每次捏掐20次。

  ●經常揉擦中指尖端,每次3分鐘。

  每天可在上述方法中選擇2-3種交替使用。用時,要儘量利用各種機會活動手指。

  手創造了人類,創造了世界。

  大家應該保護好自己的雙手,因爲手是智慧的代表,是人的第二個大腦、第二張面孔、第二雙眼睛,是創造一切的法寶,包括創造我們人類自己以及整個人類世界。

  俗話說:“心靈手巧”、“得心應手”,這裏所說的心實際上都指腦,證明腦的創造性都離不開動手的實踐來體現,手是人類進化腦的動力,是創造創新思維的搖籃。

  人有兩件“寶”:雙手與大腦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這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根本。生物進化的進程證明:從魚類的鰭———爬蟲類和兩棲類動物的四肢———猴,手一步步進化、成形。而意義最重大的是從猴到猿的進化,關鍵就在於使前肢獨立了出來,使手具有了對掌的功能。手從此得到了解放,成爲一種特殊的工具。

  由於手的活動,引發了腦的思維,腦的思維又通過手的實踐去完成、完善。手和腦在如此不斷的循環中不斷地相互促進、進化,從而造就了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歷史。可以說,沒有手,就不可能有人的腦,人腦是在人手活動的基礎上形成的。沒有手就沒有腦的今天。

  翻開《新華字典》

  帶“手”旁的字:108個

  翻開《新華字典》可以看到帶“手”偏旁的108個字,無一不與手的動作方式有關。而這108個字還沒能包括人手的所有動作。就說一個“捏”字吧,“捏”鑰匙和“捏”縫衣針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動作方式。一個“捏”字實際上包括了五個不同的動作,由此可以看出手的功能和作用之厲害。

  人類的身體器官中,最精巧的部分是手部的19塊小肌肉,也是手最寶貴的部分。有這19塊肌肉,人才可以幹非常精細、靈巧的活兒。您一定看見過猴子吃蘋果的情景,有沒有注意到它一定是用雙手捧着吃的?這是因爲猴子的五個手指是相互平行的,沒有對掌和對指的功能,一隻手拿不住東西。而人能拿住、握緊,就是因爲有這19塊小肌肉的活動。它使人的拇指可以轉向掌心稱爲對掌,又可以轉向其他手指(稱爲對指)。對掌和對指是人手最主要的功能。

  手還是人類神經感覺最爲豐富最爲敏感的部位,神經纖維也最集中。從比較學研究的角度來看,人類基因組的檢測結果顯示,大鼠和人在基因結構上大體相同,僅有3%的差異。但在手擁有神經纖維的數量上差異卻極大。大鼠前爪上有3萬根神經纖維,而人手上有100萬根,這是任何其他動物都無法比擬的。人也因此具備了最複雜、最特殊的功能———手和腦的聯繫與互動。

  手動得越頻繁 思維會變得越敏捷

  最近有瑞典的專家研究了手指活動和腦血流量的關係,證明手指活動簡單時,腦血流量約比手不動時增加10%。但在手指做複雜、精巧的動作時,腦血流量就會增加35%以上。腦血流量相對增加了,就有利於思維的敏捷。這證明了手和腦之間的密切關係。

  再從人的大腦皮層顯示的信息來看,手在大腦皮層上所佔的面積是最大的,幾乎達到1/4到1/3。因此,手的高度靈活是和腦聯繫在一起的,是人類所特有的高度進化的結果。可以說,手是人的第二大腦。

  躺着不動不算休閒 動手纔是最高級的休閒

  上海有一位中學教師,配合教學在學生中做過一個夾筷動作的實驗。結果發現,這個動作做得正確與否,與學生成績的高低呈正比關係。做得正確的學生成績均較好,而做得不正確的,成績往往較差。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動手和動腦的關係,說明現在提倡動手教育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前面已提到過,動手後腦循環會發生改變。手的動作形成大腦新的興奮點,產生一個新的聯繫,有利於理解,有利於記憶,有利於思考。因此,人們應注意養成習慣,即使是在看書的時候也要有意識地動動手指,以利記憶。

  現在不僅提倡動手教育,還應提倡動手休閒。最好的休閒不是躺在那裏不動———實際上睡在牀上是最低級的休閒———最高級的休閒是動手休閒。比如,自己動手製作日常生活用品。總之,要在休閒這個字眼上做各種各樣的嘗試,休閒的時候是好好動手、進行各種手指運動最合適的時候。這對創造性思維的發揮非常重要。凡是要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都得從動手開始。

  【手之疾病】常常用電腦易得腕管綜合徵

  某些人由於職業或習慣,常常會做手腕部位重複勞動,尤其是手腕需要過分彎曲和背伸的人,如電腦操作員、鋼琴家、包裝工人、教師、編輯、記者等,特別容易患腕管綜合徵。臨牀表現爲手指麻痛,手指活動不靈活。以夜間麻醒爲特徵。

  ●據調查顯示,中老年女性易患此症,且女性發病機率比男性高3倍,因爲女性手腕通常比男性小,腕部正中神經容易受到壓迫。

  ●對青年女性來說,發病的常見原因還有妊娠、分娩、哺乳等,因爲在妊娠、哺乳期的前後,體內發生了一系列代謝和內分泌變化,導致手腕部滑膜過度增生,腕管內內容物增多,使這條“隧道”更爲擁擠不堪,繼而壓迫嬌嫩的正中神經而產生腕管綜合徵。

  ●此外,風溼性關節炎以及糖尿病、高血壓、甲狀腺功能失調的患者得此病的機率要比一般人高。

  【對症下藥】預防腕管綜合徵,自我護理是較爲有效的方法。

  ●平時應養成良好的坐勢,不論工作或休息,都應該注意手和手腕的姿勢,要儘量保持手腕伸直,不要彎曲,但也不要過度伸展。

  ●應儘量將工作環境搞得舒適些,使腕關節不要過分用力。

  ●伏案工作人員應把椅子調整到最舒適的高度,坐下時雙腳正好能平放在地面。

  ●每天大部分時間以電腦爲伴的職業人羣,一定要控制每天使用鼠標的時間,注意更換不同的手姿,應讓屏幕處於視線水平或稍低,文件應放在文件夾上,必要時可用手腕托架。頭部不要前傾,上身挺直,不要低頭。每隔0.5~1小時,應該站起來休息一下,甩甩手、按摩和伸手指,做一做握拳和放鬆動作,使手部的各關節都能得到放鬆。

  ●一旦出現了手麻、手痛,特別是出現夜間麻醒的情況,一定要找手外科專科醫生診治,以免耽誤病情,造成嚴重的後果。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