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預防控制和治療選擇

時間: 2011-02-10

近年來,由於生活、工作節奏的加快和壓力增加,普遍存在着頸部的超負荷運動,從而導致頸椎病的發病率明顯高於了十年前。除了發病率的上升,發病人羣的年齡也有明顯的年輕化的趨勢。在門診病人中,經常可以見到臨牀症狀明顯、影像學檢查顯示典型的年輕病人。二十歲以下青少年並不少見。有關調查顯示,我國青少年的頸椎發病率已從1997年年底的8.9%,上升到1999年年底的12%,而且其中的87%伴有腦血管痙攣。發病年齡一般在小學升初中和初中升高中的關鍵時刻。以下幾方面可能是發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1學習壓力的不斷增加;從小學到高中,我國各地學生差不多都存在着課時、課外作業及課外活動明顯高於以往。就是說,從發育早期就開始了頸部脊柱的持續負荷加重。

2進入社會後的學習、工作壓力依然持續增加;尤其是一些職業性的頸部疲勞,如:辦公寫作、電腦操作、低頭作業等。都造成了年輕的患者增加。

3各種無明顯症狀的頸部損傷明顯增加;如:交通肇事、過度運動、過度娛樂等活動中所造成的頸部脊柱輕微損傷,可以導致頸部的不穩定性增加,從而進一步影響頸椎的椎間盤和小關節的退變加快。

4不恰當的頸椎病治療明顯增加;這也是目前存在較突出的問題,尤其是種類繁多的各種保守治療和保健,由於個人在技術和技巧掌握上的差異,可以導致醫源性的慢性損傷。最終也導致了頸部脊柱結構的不穩定和退變加速。

以上的因素都是導致了頸椎的結構過早退變,使得頸椎病發病年齡年輕化。所以,如何預防控制和恰當選擇治療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

一,積極預防控制頸椎病

人類三百萬年的進化中,脊柱的結構始終不能很好的滿足和適應人類直立後的運動方式。椎間盤退變在脊椎動物幾乎不發生或極少發生的問題,在人類身上每時每刻都在發生。頸椎是脊柱中重要的一部分,頸椎結構的退變就是頸椎病發病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們在生活、學習、工作和娛樂中處處注意保護脊柱、合理使用脊柱、及時保養脊柱,儘可能使人類這種進化上的缺陷得以彌補,減輕或延緩退變的發生。

1重視頸部保暖,徹底治療咽喉部的急、慢性感染;

頸部的寒冷刺激,可以引起頭頸部循環障礙和肌肉攣縮、筋膜和椎間盤張力增高、小關節活動障礙等導致頸部脊柱過早的退變。咽喉部反覆的急、慢性感染,可以改變頸椎的動力性平衡,使頸椎的穩定性喪失,最終加快了頸椎的退變。

2避免頸部持久的疲勞;

無論是工作、學習、生活及娛樂活動中,都要避免長時間伏案或低頭看書、低頭操作等姿勢。持久的肌肉疲勞使椎間盤和骨性連接失去了動力性的保護,頸椎的穩定性逐漸喪失。

3保持正確的睡眠姿勢;

一般較好的睡眠姿勢爲仰臥位和側臥位,俯臥位的睡姿不宜選用。俯臥位時頭部某一側的極度扭轉,容易引起頸部肌肉、韌帶和小關節的勞損和退變。

4合適的枕頭、正確的使用;

枕頭的材質應該是柔軟的,高度爲枕壓後約12釐米左右,形狀應該是圓形或扁圓形。正確使用應該將頸部彎曲放在枕頭上,不要放在枕骨下面,枕骨下擡高頭部可造成頸部肌肉疲勞和頸曲變值。過高和過硬的枕頭不適合

5儘量減少不必要的頭頸部損害;

行走及乘坐各種交通工具出行時,應保持身體重心穩定,特別注意不要造成頭頸部的損傷。參加娛樂活動也要注意頭頸部的保護,預防頭頸部撞擊或閃挫而引起頸椎過早發生不穩定改變。

6合理進行頭頸部的功能鍛鍊與運動;

沒有頸椎病時,可以做頭頸部的左右側曲、環繞、過伸、過屈及下頜上託舉等。已有頸椎病時,可以做頸部軟組織按、揉、推等手法,同時也可以做頭頸部的後仰伸練習,可以有效減輕症狀。

二,頸椎病的早期發現

頸椎病有幾種特殊表現,很容易跟相關疾病混淆,應該引起重視;

1頸源性心絞痛:如果你患“心絞痛”,一般藥物治療無效,應想到是否爲頸椎病所致。這是因支配橫膈及心包的頸椎神經根受到損害,或心臟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所致。病人可出現心前區疼痛,按壓頸椎附近的壓痛區可誘發疼痛,當頭部處於某種特定的位置和姿勢時可使症狀加重,改變位置後則減輕,按頸椎病治療就能收到明顯效果。

2頸源性胃炎由於頸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或損傷,導致機能亢進,通過大腦皮層和丘腦反射性地引起胃腸交感神經機能興奮,出現幽門括約肌過度緊張,舒縮無力,以致胃、十二指腸逆蠕動,促使膽汁返流而損傷刺激胃黏膜,從而引起胃部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3吞嚥困難;有的老人開始感覺咽部發癢,有異物感,後又覺吞嚥困難,間斷髮作,時輕時重。患者曾被懷疑爲食道癌,但胃鏡檢查正常。後經CT掃描顯示爲頸椎病。

  4高血壓; 頸椎病可致血壓升高或降低,但以前者多見,稱頸性高血壓。這與骨質刺激交感神經有關。病人常伴有頸部疼痛、發緊、上肢麻木等典型表現。

  5乳房疼痛;系增生骨壓迫第6、7頸椎的神經根所致。開始覺一側乳房或胸大肌疼痛,間斷隱疼或陣發性刺痛,向一側轉動頭部時最爲明顯,有時疼痛難以忍受。這種疼痛被誤診爲心絞痛或胸膜炎。

  6下肢癱瘓或排便障礙; 系脊髓的椎體側束受刺激所致。患者上肢麻木、疼痛無力、跛行,頸部症狀多數輕微易被掩蓋。有的伴有尿頻、尿急、排尿不淨或大小便失禁。

  7視力障礙; 頸椎病還可表現爲視力下降、間歇性視力模糊、一眼或雙眼脹痛、怕光、流淚、視野縮小等。這種視力障礙與頸椎病造成的植物神經功能障礙有關。

8突然摔倒; 系增生的骨質壓迫椎動脈引起,易被誤診爲腦動脈硬化或小腦疾患。常在行走中突然扭頭時身體失去支持而猝倒,倒後因頸部位置改變而清醒並站起。

由此可見,當一些患者經常出現頭痛、牙痛、三叉神經痛、眩暈、噁心、嘔吐、失眠、煩躁或有精神抑鬱、視力及聽力障礙、味嗅覺及皮膚感覺異常、心律失常等症狀而又久治無效時,不妨查查頸椎,切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因爲病變很可能在頸椎。

三,頸椎病治療的恰當選擇

由於頸椎的負重較小,頸椎病的治療選擇一般遵循由簡單到複雜,由單一到多重的基本原則。具體來說就是從保守——微創——開放手術的階梯式開始治療。

1保守治療;在發病的初期或臨牀症狀較輕或恐懼手術時,保守治療是大多數患者較熟悉的治療措施,有服用中西藥、局部理療、外用藥貼與塗、鍼灸火罐、針刀、推拿按摩、牽引等方法。這些方法的優點是:治療過程簡單方便,治療花費較少,又能夠有一定的療效,有些病人甚至可以較長時間緩解症狀。還有一些特殊人羣如:高齡、拒絕手術者、嚴重合並症等,採用保守治療可以規避一定的風險。

缺點是:治療過程沒有直接作用於發生病理改變的病變組織本身,因此,治療效果多數病人不持久,緩解症狀不徹底,造成反覆發病、反覆治療。

2微創介入治療;以往保守治療失敗後,開放手術成了唯一的選擇。而今天,微創介入治療依靠現代高精設備和特殊器械,可以讓病人避免了手術的痛苦、併發症、後遺症和心理上的恐懼。營造了輕鬆接受治療、輕鬆完成治療、輕鬆開始康復的無心理障礙治療過程,多數病人都能取得較滿意的療效。微創介入治療從七十年代就已經在歐美國家開始風行,治療不但確切有效,而且安全可靠、痛苦小,一直被患者樂於接受。從膠原酶溶核、切吸、等離子射頻、激光融核和近幾年的超氧消融等治療,不同方法的微創介入治療已經逐漸融入了主流醫學。愈來愈多的患者受益於微創介入治療。

    在微創介入治療各種方法中,可根據病情輕重和類型合理選擇一種或兩種微創介入方法治療。一般來說,早期、較輕臨牀症狀階段,上述幾種方法都可以取得較好療效。中後期、臨牀症狀較重階段,就需要按病情的特殊性,結合兩種或多種方法,使治療的成功率更高。

3開放手術治療;不適合微創介入治療或微創介入治療失敗患者,手術治療成爲了進一步的選擇。對於有骨性椎管狹窄、間盤鈣化嚴重、椎管內增生骨刺、黃韌帶肥厚嚴重等,則必須開放手術治療。

手術方法也有不同的選擇:從前路單純間盤摘除、後路椎板的開門手術及椎體內固定聯合應用等,可根據患者病情合理選擇。原則都是以安全、可靠爲選擇參考依據,只要能緩解症狀就達到目的。

以上三類方法的恰當選擇有時較難掌握,必須在有經驗的專業醫師指導下,根據自己病情和經濟情況酌情按適應症選擇。患者應該充分認識到,頸椎病的治療是複雜的工作,頸椎病目前的各種治療方法,在治療前都不能說是特效的方法(包括手術治療),只能是對病情而言相對較合理的方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