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壓力大喜歡胡吃海喝的年輕人中患大腸癌的概率越來越大,導致大腸癌年輕化,而且常常一旦查出多數都是中晚期。專家昨日提醒:年輕人一定管好自己的嘴。
近年來由於年輕人飲食習慣不健康,生活壓力大,作息時間不規律,導致不斷有30歲以下的年輕人被確診患有大腸癌,不過由於大腸癌的症狀會表現出長期腹痛以及大便出血,所以經常性被誤認爲是情緒緊張以及痔瘡所導致的,等一旦被確診,往往就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
年輕患者缺乏對大腸癌的認識和應有的警惕,從有不適症狀到經檢查被確診,整個時間約爲5到10個月,直接導致了病情的延誤。在確診的年輕大腸癌患者中,已經在中晚期的患者佔了50%~80%。
在日常生活中建議應當多吃“白肉”如雞肉、魚肉等,少吃豬肉牛肉等“紅肉”,避免辛辣,減少高脂飲食,規律作息,保持大便通暢。一旦出現腹瀉或排便不暢等問題時需立即進行檢查治療,如果發現便血切不可草率地當做痔瘡治療,應及早到醫院檢查,以排除大腸癌的可能。
對於日常生活中出現的便血,大腸癌引起的便血與痔瘡出血最爲相似,便血呈鮮紅色,成滴狀附於大便表面。晚期伴有肛門直腸下墜和全身消瘦、大便次數增加、便祕與腹瀉交替出現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