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大腸癌信號當痔瘡

時間: 2012-10-29

  大腸癌早期發現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而多數患者發病期間都會有一些容易被忽視的腫瘤信號,如果能早關注這些信號就極有可能早期發現大腸癌。建議無論是30歲左右的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出現大便習慣改變,便祕腹瀉交替,原因不明的貧血、便血或黑色柏油樣便以及便後排不盡感,腹部腫塊及消瘦等症狀時,應到正規醫院就診以排除腫瘤。

  便血別自以爲是痔瘡

  肛門指診能有效辨別

  很多大腸癌病人都有便中帶血的症狀,但受“十人九痔”的影響,幾乎所有病人起初都會想當然地認爲自己是犯了痔瘡。孫惠軍說,便血是很常見的消化道疾病症狀,如痔瘡、肛裂、結腸息肉等,但它最大隱患還是大腸癌的一種信號。通常痔瘡的便血常是鮮紅的,不與糞便相混而附於大便表面,也可表現爲大便後的滴血,嚴重的是噴射狀,多在大便祕結時發生。肛裂的便血量較少,大便時可伴有肛門劇痛,以至患者不敢大便。而大腸癌的便血常常表現爲持續性少量、帶黏液血便,可與糞便混在一起,便意頻頻,有時只解出一些血或黏液而無糞便,直腸癌約80%有便血。

  持續的便血或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者,要做進一步的檢查,以排除是否大腸癌引起。另外,直腸癌在距離肛門8至10釐米以下發生率最高,因此將肛門指診作爲常規體檢項目,每年檢查一次,這一檢查可鑑別大部分的遠端直腸癌,避免將直腸腫瘤出血與痔瘡混淆。

  腹瀉別誤爲便祕好轉

  高危人羣定期做腸鏡

  65歲的王大爺剛剛做了大腸癌手術,他最初就診的原因是經常腹瀉。他告訴醫生自己以前經常便祕突然腹瀉了還挺高興,覺得可能是因爲最近吃山芋多治好了便祕。醫生建議他做腸鏡檢查,結果是大腸癌。隨着腫瘤的增長及所處大腸的部位不同,會有不同的臨牀症狀,如長在右半結腸的腫瘤由於此處糞便尚未成形,通過多無障礙,會因腫塊或腫瘤表面出血表現出腹部出現腫塊、貧血、消瘦;而腫瘤長在左半結腸時則因糞便已基本成形,加上腫瘤毒素的刺激,臨牀上可有排便困難或與腹瀉交替出現,直至出現腸梗阻等,因此大便習慣的改變是大腸癌的又一重要信號,但也經常被人忽視,特別是那些有便祕習慣的人。

  發生持續的大便習慣改變包括突然便祕、腹瀉或便祕腹瀉交替以及大便次數增多等都要到醫院做詳細檢查。55歲以上人羣還應每年接受一次腸鏡檢查,有腸息肉病史、大腸癌家族史、潰瘍性結腸炎病史、癌相關標誌物檢測陽性、糞便隱血檢查陽性等高危人羣腸鏡檢查要提前10年。

文章源自:

下一篇:大腸癌的食療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