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發病率連年攀升

時間: 2011-06-28

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攝入量不斷增加,但缺少粗纖維食物的攝入以及運動量減少,這些不良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等高危因素,使青年人患大腸癌的可能逐漸增大。

我國每年新發大腸癌病例高達40萬,這其中很多都是30~40歲的中年人。

      大腸癌是高危害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發病率已佔到常見腫瘤的第四位,僅次於肺、胃、肝癌,已經是很常見的惡性腫瘤,2008年佔到上海市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二位。而且,近年來發病率上升趨勢十分明顯。

      我國發病的上升速度遠遠超過2%的國際水平,直逼5%。我國大腸癌的高發年齡在50歲以上。近年來,青年人患大腸癌的比例在不斷攀升,且男性多於女性。

       哪些是大腸癌高危人羣?

      有腫瘤家族史,喜食高蛋白、高脂肪、不喜歡蔬菜高纖維素飲食者,有結核病、慢性潰瘍性結腸炎以及經常出現便血的人是腸癌高危人羣,一定要定期進行檢查。

      大腸癌早期沒有什麼症狀,但是有些病人可能出現大便習慣的改變,比如原來大便很正常,突然便祕或者腹瀉,另一種情況是原來經常便祕,最近突然一段時間腹瀉,大便裏有血也需要注意。

      對於大腸癌病的高危人羣、高危家族,從40歲起就要開始做腸鏡檢查。尤其是有多發性息肉、有家族遺傳史超過40歲的高危人羣,最好要定期檢查,比如:可做腸鏡檢查;一旦發現有息肉,應及時處理,而且方法簡單,不影響工作;對於有過息肉史的,一般來講,每2至3年可查一次腸鏡。

       早期篩查及檢測勢在必行

      一般從息肉變成腺瘤大概需要五年時間,這是一個過程,如果第一次做腸鏡檢查沒有發現息肉的人,三到五年之內都可以不必擔心。

      癌症的早期篩查及檢測勢在必行,由於大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出現症狀後也是往往數週到數月後纔到醫院就診,多數大腸癌在明確診斷前被耽擱3~6個月,而且被誤診爲腸炎、痔瘡、肛瘻等疾病的患者不在少數,這樣便使得很多患者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