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的心理治療

時間: 2012-03-27

    “抑鬱症是精神病嗎?抑鬱症發展下去會變成精神分裂嗎?爲什麼有的人說抑鬱症一定要吃藥,吃藥可以防止抑鬱症病人自殺;而另一些人卻說抑鬱症是認知不良,不用吃藥,只要通過心理治療調整認知,建立起積極心態就可以治癒。到底誰說的對呢?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如何治癒抑鬱症呢?”一位自稱患有抑鬱症的求助者這樣向心理諮詢師發出疑問。

    回答上述問題,需要從對抑鬱症認識過程、診斷標準、抗抑鬱的藥理和抑鬱症的社會心理因素說起。

    爲什麼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總將抑鬱症和精神分裂混淆?在早年的醫學概念、理論及分類中有“情感性精神病”這個分類,但是精神分裂症與“情感性精神病”分別是兩個疾病單元。可是,在情感性障礙患者就醫時往往會被認定爲“精神分裂”,這讓許多人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醫生的這種診斷是由於兩者間精神病性症狀及“情感”症狀是可以相互包容的;而且,上世紀70年代前精神醫學界強調精神病性症狀在診斷精神分裂中的決定性作用;再者,當一些可以控制幻覺、妄想等症狀的精神分裂治療藥物問世,醫生們發現它同樣可以抑制精神運動興奮,如躁狂狀態,或具有振奮作用可以改善抑鬱狀態。這三個重要因素使得醫生在臨牀實踐診斷中混淆了這兩種精神障礙的界限。

    美國精神病協會在1980年制訂DSM-Ⅲ時,對“情感性精神病”做了重大修改,用“情感障礙”取代了“情感性精神病”。因爲,在躁狂或抑鬱發作中,不是必然伴有精神病性狀態,故而將“精神病”一詞改爲“障礙(disorder)”。另一重大修改是它不僅包含了第一類別的重性情感障礙,而且在第二類別的其他特定的情感障礙中納入“惡劣心境(神經症性抑鬱或抑鬱性神經症,過去被認爲是心因性的並與人格素質有關)以及環性心境。第三類別爲非典型情感障礙。”由此,情感障礙成爲一組有共同臨牀症狀的異源精神障礙。在它的分類中已不再考慮精神病性與神經症性,內源性與反應性的兩分法概念。

    1987年美國精神病協會在制定DSM-Ⅲ-R時,將“情感障礙”正名爲“心境障礙”。因爲情感在心理學上的定義是對客觀事物認識的主觀態度或情緒體驗,它受客觀事物的影響,其情緒可在每分鐘、每小時內變動。但心境的定義是一種持久的、佔優勢的情緒狀態,並且可以影響個體整個心理活動和行爲。因此,在臨牀上用“心境障礙”比用“情感障礙”更爲妥帖。著名的心境障礙研究家Augst於上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的長期臨牀觀察中得出結論,認爲心境障礙主要是抑鬱症。抑鬱症的臨牀表現是低落的情緒狀態持久的佔據了人的主要情緒體驗,這種情緒體驗主導了人對生活情境的感知,故而影響其精神狀態。

    是什麼原因讓人進入到持久的、占主導地位的低落情緒狀態中的?是大腦出現病變導致人無法感受快樂的嗎?醫學界曾經按照抑鬱症的成因對抑鬱症進行分類,其中有內源性和反應性兩種。內源性抑鬱是由於人的肌體內部因素引起的抑鬱症狀,如遺傳因素,去甲腎上腺素功能失調,5-羥色胺、多巴胺系統功能紊亂,兒茶酚氯位甲基轉移酶活性下降,單胺氧化酶過多等等。患有內源性抑鬱的人所表現出的興趣喪失、食慾下降、體重減輕、失眠或早醒,情感的晝夜變化呈自主性,並不受外界刺激影響,找不到明顯的社會心理誘因。而反應性抑鬱症是由強烈的精神刺激或持久的精神壓力等應激因素的作用下誘發的。多見於生活中出現明顯的不良事件後,在個體內心引起強烈的衝突且難以化解,超過了個體心理承受能力時就會出現持續的情緒情感障礙。患者明顯感到生活沒有快樂,做事力不從心,身心疲憊,睡眠出現障礙等。

    內源性抑鬱需要服用抗抑鬱藥物治療。通過服用抗抑鬱藥物來調整大腦神經突觸對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的有效攝取,使其功能正常。促使患者脫離神經興奮感受能力被抑制狀態,緩解自主性的抑鬱症狀。而反應性的抑鬱狀態,其誘因是社會心理因素,服用抗抑鬱藥物不能解決誘發抑鬱症狀的根本問題。但是,現代醫學還指出,即使是社會心理因素誘發的抑鬱心境,如果長期處於惡劣的心境狀態中,也會改變大腦神經遞質的通路。由此可見,長期處於惡劣心境狀態中的人,服用抗抑鬱藥物也是必要的。在與求助者的交談中發現,有不少人怕服藥,除了顧忌藥物給身體帶來的副作用外,還有人將“吃藥有療效”當做判斷自己是否患有“難以治癒的抑鬱症”的標尺。對“服藥”賦予了關乎自身未來前程的重大意義後,對“服藥”產生了抗拒心理。

    翻開所有有關抑鬱症的醫學論著和大量的心理治療個案卷宗,都會看到無論是內源性的還是反應性的抑鬱症,其形成均有社會心理因素起作用。除了生活中的不良事件外,還包括人格發展的不完善、非理性的認知模式、不良的防禦模式等。像內源性抑鬱症,除了存在着生物學上的成因,還與患者自身的人格特徵有極大的關係。如性格中的敏感多疑,被動消極地看待事物,思慮過多,習慣逃避問題,偏執的思維聯想,依賴性強等,當內源性抑鬱條件存在時,更易患上抑鬱症。反應性抑鬱症的形成更是如此,在同樣的情境中,有上述人格特徵的人容易陷入持久的心理衝突中,使得情緒持久低落。重建健康人格,以積極主動的人生態度替代消極被動的人生態度,建立起直面困難的自信心和承受挫折的勇氣,纔是最終戰勝抑鬱症復發的基礎。因此,治癒抑鬱症需要細緻入微持之以恆的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相合,相互補充治療中的不足之處,可以達到最佳效果。

    抑鬱症心理治療的方法有很多,如:認知—行爲治療、精神動力治療、人際治療等。認知—行爲治療強調個體的主觀認識對自身情緒及行爲產生重要影響,抑鬱症之所以發生和持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與非理性的思維定式有關。找出這些思維定勢,並且加以認識上的改變和行爲矯正,有助於抑鬱症的治癒。精神動力學說對抑鬱病理的心理機制的理解,更多地關注其客體關係的建立。認爲抑鬱症患者在這個方面存在心理髮育缺陷,未能擺脫與超越童年早期的“抑鬱情結”,對正性客體關係存在着一相情願、不切實際的過分依賴。這種心態在人際交往中表現的自尊心過強,需要更多地來自外界的表揚和鼓勵,才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如果在此基礎上加上超我力量過強的人格特徵,便構成了滋生抑鬱症的心理土壤,一旦遭遇現實或想象的壓力、挫折,早年的抑鬱情結便會再現,在臨牀上表現爲抑鬱症。在治療中找出與當前症狀有因果關係的具體問題,由此進行挖掘和分析,追索童年根源,找到發病的癥結,有的放矢地給予闡釋和指導。無論採取哪種方式,抑鬱症的心理治療有其難點,通常求助者在治療中容易對治療師產生依賴,將治癒的希望全部託付給治療師,自我覺察不足,對改變的過程有畏懼,不願嘗試新的方法,延誤治療效果。再者,不少處在抑鬱狀態中的求助者對抑鬱症存在被誤導的概念,如:抑鬱症必然導致自殺,抑鬱症會反覆發作很難治癒等等。對抑鬱症的恐懼心理會加重抑鬱症狀,將日常中正常的負性情緒反應一律歸結爲“抑鬱症”作怪,認定自己是不可就要的。其實,過重的心理負擔和對治療的非理性認知恰恰是導致抑鬱狀態反覆呈現,甚至輕生行爲的罪魁。抑鬱症的心理治療需要求助者和治療師都要做好面臨困難的心理準備,鼓勵求助者將治療堅持下去,直至徹底清除滋生抑鬱症的心理土壤。

    抑鬱症不可怕,只要不放棄治療,就有治癒的可能。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4-07-07
抑鬱症分幾個層次,外層的,會通過心理和藥物治療可以暫時消除症狀,裏層比較困難,深層更困難。只能治療外層的,所以會復發,因爲沒除根。有的可以心理治療解決,有的心理治療目前無解目前無解,發展到嚴重期只能長期服藥。
第2樓 熱心網友 2014-07-07
可以的,希望你能開心,想開一點,心態放好。你要暗示自己,其實沒病,知道嗎,其實你沒病,心情不好很正常,誰都有。抑鬱不是病,當自己不開心的時候也不要認爲自己有抑鬱。真的,沒什麼的,我以前有個朋友也有,後來心態放好,就好了!只有自己能打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