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外科治療簡史

時間: 2011-09-15

  胰腺癌外科的發展經歷了一條漫長的道路,它的發展依附於整個外科學的進展,如同腹 部外科其他器官的疾病一樣,它在基礎醫學和臨牀醫學多個學科的發展中不斷成長。同時, 胰腺癌外科的發展亦促使了臨牀醫學和基礎學科的有機結合。基礎醫學的進步日益深入地 闡明瞭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和病理生理的改變,提高了人們對胰腺腫瘤一些本質問題的認 識。胰腺癌手術治療的開展已有100餘年的歷史,它的發展與胰腺解剖學發展、麻醉和手術 技術的進步是密切相關。

    胰腺癌首先是由Morgagni描述,但當時對胰腺癌的病理仍不清楚。在1882年,Tren-delenberg第一次成功進行胰腺的實體腫瘤切除,病理證明是胰體和胰尾的梭形細胞癌,但 該患者出院後不久就死亡。1887年,Kappeler首先報道採用膽囊空腸吻合作爲治療胰腺癌 的息手術,這一術式使患者症狀明顯緩解並存活14個月以上。在美國,Weir爲一例十二 指腸乳頭腫瘤施行了膽囊造瘻術,術後患者由於喪失膽汁而病情迅速惡化,爲了挽救患者的 生命,他將膽囊造瘻轉爲膽囊空腸吻合術。這些早期的報道,確定了膽管旁路手術一定程度 上能姑息治療肝外膽管梗阻。在1898年,Weir經十二指腸切除了十二指腸乳頭的腫瘤,但 術後患者復發,於9個月後死亡。在當時,雖然手術的效果尚不好,但由於無其他成功治療 的手段,因此人們還是寄望於姑息治療或局部切除。

    1898年,Coutivilla首先對胰腺癌施行了十二指腸和胰頭的整塊切除,他封閉幽門,將 十二指腸末端內翻後封閉,結紮橫斷的膽總管,行Y型空腸吻合和鈕釦式膽囊空腸吻合,患 者術後24日死亡,尸解顯示廣泛轉移。在1899年,Halsted成功地切除壺腹部的惡性腫瘤, 該患者術後無瘤存活9個月。1907年,Desjardins在屍體上作了胰斷端套入空腸斷端和將 胰管與空腸側壁吻合的兩種吻合術。1912年Kausch在臨牀上作了胰斷端套入十二指腸的 吻合術。在1914年,Hirschel對壺腹部腫瘤施行了一期部分胰十二指腸切除,採用塑料管 連接膽總和十二指腸,術後患者黃疸消退,但患者於1年後死亡。這一時期由於外科技術 的限制和對胰腺內外分泌功能認識的缺乏,使得胰腺癌切除術後的生存率很低,而經驗的缺乏使得外科醫生一直無法克服術後胰瘻、膽瘻等併發症而導致手術失敗的命運。這一時期 胰腺外科的發展步履維艱,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

    在1922年,Tetani分二期成功地施行了部分胰十二指腸切除。第一期手術,行結腸後 位胃空腸吻合術和分離膽總管,並在十二指腸下端行膽總管十二指腸吻合術。待1個月後, 黃疸消退,二期切除十二指腸的第二部分和壺腹部以外2cm的胰頭,將胰頭的殘端植入橫斷的十二指腸下端。患者術後康復並存活了3年。在1935年, Whipple、Parsons和Mullins報道了二期行胰十二指腸切除治療壺腹部癌的手術。第一期結紮膽總管遠端,並分別行膽 囊與胃、胃與空腸吻合。待黃疸緩解後,二期切除十二指腸和部分胰頭,封閉膽總管的下端 和胰管,胰腺殘端封閉。該患者於25個月後死於肝轉移。在1935年到1940年期間,許多 外科醫生報道了改良的二期手術方式。在這些手術方式中,Whipple及其同事特別強調使 用非吸收縫合線以避免出血、漏和腹膜炎的危險。1944年,Whipple施行了一期胰十二指 腸切除術。Whipple手術的成功開啓了外科醫生對胰腺外科的興趣,從而確定了手術治療胰十二指腸和壺腹部惡性腫瘤的方式,這種手術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以後出現許多Whip—pie手術的變型,出現了多種不同的胰管吻合方式。1945年Whipple擴大了胰頭和十二指 腸切除的範圍,將胰管與空腸做吻合,改進了原來的術式。另一種引入注目的變型是將胰尾植入胃的後壁。在1958年Millbourn報道了組施行該種吻合 的患者,聲稱這一術式的優點 是胃後壁與胰腺相鄰,有利於胰腺和胃的無張力吻合,同時胃壁厚、血運較空腸豐富,有利於 吻合口癒合。另一個優點是胃內爲酸性環境,胰酶不具有正常的活性,而在小腸的鹼性環境 中胰酶具有高度活性,這樣有利於降低吻合口潰瘍的發生率。

上一篇:肝癌的健康教育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