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氏筋骨按摩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

時間: 2012-04-10

轉載自王賓鍼灸魂

段氏筋骨按摩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又稱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症,主因是由於外傷或腰椎間盤退行性病變,致使纖維環部分或完全破裂,髓核組織發生膨出或脫出,壓迫或刺激神經根或馬尾神經而引起的一系列放射性神經痛和神經功能障礙的疾患。本病是臨牀上常見病之一,易發於20―40歲年齡的人,男性多於女性。

本病的綜合症狀於祖國醫學的“痹症”、“腰痛”範疇,符合足太陽膀胱經的症候羣。

[病因病理]

內因:椎間盤缺少血液供應,修復能力較弱,其營養來源20歲以前,20歲以後,椎間盤即開始發生退行性改變。其纖維環的韌性及彈性均逐漸減退,此外,腰椎負擔人體中的重量,活動幅度較大,特別是腰4―5,腰5―骶1之間負重最多,活動度最大,外於這些變性、彈力減退的纖維環上,容易造成纖維環的破裂,髓核突出,形成本病。

外因:腰椎間盤突出症,大多是由於彎腰推舉重物,或跌倒撞擊,劇烈運動等外傷所致。當腰椎間盤退變,纖維環變性力量減弱時,若受到急性扭傷,如負荷過大的彎腰活動,造成椎間盤內壓過高,髓核就可能衝破纖維環,向側後方突出或膨出,壓迫神經根或馬尾神經而發病。此外,亦可因慢性勞損和受寒着涼而誘發。慢性勞損,日久積累,髓核長時期不能正常充盈,影響纖維環的營養供應,最終致纖維破裂。受寒着涼使腰背肌肉痙孿,影響局部血循環,進而影響椎間盤的營養,同時,肌肉的緊張、痙孿,導致椎間盤內壓升高,使髓核突出。

祖國醫學認爲本病的發病主要是由於跌倒閃挫損傷經絡或感受風寒溼邪,致氣血凝滯,筋脈不利,久而成痹,並與肝腎不足,氣血虛弱,素質不強有密切相關。

[臨牀表現]

多數患者腰部有急性扭傷或慢性勞損的腰傷史。臨牀表現主要是腰痛和典型的坐骨神經痛。腰痛輕重不一,重者痙痛劇烈,可影響翻身佔立,休息後減輕,勞累後加劇。坐骨神經痛,由腰臀部開始,放射痛沿坐骨神經路線,可放射到N窩、小腿外側、足背外緣、足根、足掌。多數患者是單側坐骨神經痛,若椎間盤中線突出者(及少數),可能有雙側坐骨神經痛。患者每當擡腿、彎腰、咳嗽、噴嚏、大便用力時,可使疼痛加劇。大多數患者腰部功能明顯受限,出現不同程度的脊柱側彎。病程較長者,可出現患側肢體麻木、溫覺異常、肌力減弱、肌肉萎縮。

[臨牀按診]

1、壓痛點:一般在突出一側的椎間隙,離脊柱中線一橫指左右有固定壓痛點。這種壓痛,常伴有側臀部和下肢方射,使原有的坐骨神經痛加劇。有時,沿坐骨神經走行部位和可出現明顯的壓痛點。少數患者病側沒有明顯固定的椎壓痛點,只有一個敏感區域,用拳捶擊,同側下肢同樣有放射痛。壓痛點對確定突出的部位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2、直腿擡高試驗:患者仰臥,兩腿伸直。當醫者將患側下肢向上高舉,患腿擡高到離牀面40度角左右或更低時,腰部及患側下肢出現牽引性放射痛,即爲直腿擡高試驗呈陽性。

3、腱反射試驗:膝腱反射異常,提示腰3或腰4椎神經根受壓;跟腱反射異常,提示骶神經根受壓。

4、拇趾背屈試驗:患者仰臥,兩腿伸直,拇趾用力背屈,醫者同時用兩手指對抗板壓,比較兩拇趾背屈的力量有後差異。由於突出物壓迫神經根,往往引起下肢,特別是小腿伸肌力減退,拇趾背屈的力往往弱,甚至無力作背屈動作,這種現象提示腰5神經根受壓時常更明顯。

5、屈頸試驗:患者仰臥,兩腿伸直。醫者一手置於患者胸前,一手置枕後托住患者頭部,使頸部向前屈曲,並突然向前用力一屈,如出現腰痛及坐骨神經痛即爲陽性。這是由於屈頸時神經根隨之受到牽拉,致突出物壓迫神經根的疼痛。

6、肌肉萎縮:病程較長的患者,大、小腿肌肉萎縮。小腿常以脛前部肌羣爲明顯。

7、痧象:對於感受風寒溼邪或氣血淤滯較重的患者,在壓痛點周圍或腰部有痧象。

8、功能障礙:重症患者或病程延長後,多數可發生脊柱側彎,骨盆多向患側斜。行路時患者下肢常出現足跟不着地等畸形現象。

[辨證施治]

治療應以滋補肝腎,行氣活血,軟堅散結,通經活絡,消瘀止痛,祛風散寒,扶正祛邪爲治療原則。

一、基本操作

1、腹部按摩

腹部常規按摩一遍,以診查病情,確定治療方案。

重點施治:用“固腎培元”點法和拔法重點施治臍部周圍。用“定海神針”手法點按、撥揉患側天樞、水道和歸來等穴,治療時患者腿部和臀部常伴有痠疼、麻木感;按揉氣海和關元穴,以補腎益氣,強腰健體。最後以“引氣歸元”補法結束腹部操作。

2、腰背部按摩

用“平沙落雁”直推和分椎背腰部,按揉腰部肌肉;用“逐鹿中原”手法拇指重點腰部兩側的華佗夾脊穴,肘部點按患側肝俞、腎俞,重點按壓壓痛點,使患者有明顯沿坐骨神經線放射痛感,按壓幾分鐘後,逐漸放鬆壓力,然後再進行按壓,反覆操作4―6遍。以起到強腎壯腰,舒筋活絡,解痙鎮痛,消瘀散腫的作用。最後揉按搓擦腰部,結束腰背部操作。

3、局部操作

用“揉臀部”按揉患側臀部;用“搓下肢”法搓滾下肢後側;用肘部或拇指依次點按居s和環跳穴,使患者有痠疼、脹麻並向下肢放射感,接着點按承扶、風市、陽陵泉和承山穴;最後沿坐骨神經分佈區進行滾搓。以疏通經絡,運行氣血,祛風散寒,營養肢體。

二、辨證加減

急性期:在腰背部和患肢多采用推、按、揉等輕柔手法,以解除痙攣,緩解疼痛,消腫止痛。

治療期:一般急性發病1―2周後,是按摩治療的最佳時機。在緩解腰背部肌肉痙孿後,重點採用點按壓痛點、腰部側扳法和腰部拔伸法,促使突出的髓核還納,使受壓的神經根得以緩解,解除疼痛。

陳舊性患者:一般施用手法較重,多采用腰部側扳法、斜扳法、拔伸法、滾腰法及下肢牽抖法和腰部被動性的功能活動方法,以解除粘連,滑利關節。

三、輔助療法

刮痧療法:在腰部或壓痛點及其周圍使用扯痧法,以祛痧活血,驅風散寒,解痙止痛。

拔罐療法:在刮痧的基礎上,可以在壓痛點部位再施以留罐法,以加強療效。也可單獨使用拔罐法治療。

[治療說明]

1、按摩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一種比較理想的首選保守治療方法。運用此法治療,患者一般30天左右症狀會明顯改善或全愈,若通過30次以上治療效果不明顯,應考慮改用其它療法。

2、按摩法適用於腰椎間盤側突出,對於中央型腰椎間盤髓核突出症一般不採用按摩療法。

3、患者治療期間,應臥硬板牀休息。症狀改善或消失後,要加強腰部的肌功能鍛鍊,避免腰部劇烈運動及承受重物和感受風寒溼邪的入侵。

4、身體素質較好的患者,可以不用做臟腑按摩治療。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