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及膨出

時間: 2012-09-21

    病  因

   (1)腰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髓核的退變主要表現爲含水量的降低,並可因失水引起推節失穩、鬆動等小範圍的病理改變;纖維環的退變主要表現爲堅韌程度的降低。
    (2)外力的作用:長期反覆的外力造成的輕微損害,日積月累地作用於腰椎間盤,加重了退變的程度。
    (3)椎間盤自身解剖因素的弱點:①椎間盤在成人之後逐漸缺乏血液循環,修復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礎上,某種可導致椎間盤所承受壓力突然升高的誘發因素,就可能使彈性較差的髓核穿過已變得不太堅韌的纖維環,從而造成髓核突出。

臨牀表現

1.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臨牀症狀 :

根據髓核突(脫)出的部位、大小以及椎管矢狀徑大小、病理特點、機體狀態和個體敏感性等不同,其臨牀症狀可以相差懸殊。因此,對本病症狀的認識與判定,必須全面瞭解,並從其病理生理與病理解剖的角度加以推斷。現就本病常見的症狀闡述如下。

  (1)腰痛:95%以上的腰椎間盤突(脫)出症患者有此症狀,包括椎體型者在內。

  (2)下肢放射痛:80%以上病例出現此症,其中後型者可達95%以上。

  (3)肢體麻木:多與前者伴發,單純表現爲麻木而無疼痛者僅佔5%左右。此主要是脊神經根內的本體感覺和觸覺纖維受刺激之故。其範圍與部位取決於受累神經根序列數。

  (4)肢體冷感:有少數病例(約5%~10%)自覺肢體發冷、發涼,主要是由於椎管內的交感神經纖維受刺激之故。
  (5)肌肉麻痹:因腰椎間盤突(脫)出症造成癱瘓者十分罕見,而多系因根性受損致使所支配肌肉出現程度不同的麻痹徵。輕者肌力減弱,重者該肌失去功能。臨牀上以腰5脊神經所支配的脛前肌、腓骨長短肌、趾長伸肌及姆長伸肌等受累引起的足下垂症爲多見,其次爲股四頭肌(腰3~4脊神經支配)和腓腸肌(骶1脊神經支配)等。

  (6)馬尾神經症狀:主要見於後中央型及中央旁型的髓核突(脫)出症者,因此臨牀上少見。其主要表現爲會陰部麻木、刺痛、排便及排尿障礙,陽痿(男性),以及雙下肢坐骨神經受累症狀。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不完全性癱瘓等症狀。

  (7)下腹部痛或大腿前側痛:在高位腰椎間盤突出症,當腰2、3、4神經根受累時,則出現神經根支配區的下腹部腹股溝區或大腿前內側疼痛。另外,尚有部分低位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也可出現腹股溝區或大腿前內側疼痛。有腰3~4椎間盤突出者,有1/3的有腹股溝區或大腿前內側疼痛。其在腰4~5與腰5~骶1間隙椎間盤突出者的出現率基本相等。此種疼痛多爲牽涉痛。

(8)患肢皮溫較低:與肢體冷感相似,亦因患肢疼痛,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經性血管收縮。或是由於激惹了椎旁的交感神經纖維,引發坐骨神經痛並小腿及足趾皮溫降低,尤以足趾爲著,此種皮溫減低的現象,在骶1神經根受壓者較腰5神經根受壓者更爲明顯。

體格檢查

  體格檢查:大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根據臨牀症狀或體徵即可作出正確的診斷。主要的症狀和體徵是:

  ①腰痛合併“坐骨神經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擡高試驗陽性。

  ②在腰4-5或腰5骶1棘間韌帶側方有明顯的壓痛點,同時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

  ③小腿前外或後外側皮膚感覺減退,趾肌力減退,患側跟腱反射減退或消失。

影像學檢查

  近年來用於腰椎間盤疾患診斷的影像學技術進展較大,其中包括X線平片、椎間盤造影、CT、超聲波、磁共振及脊髓造影等。在一般情況下,普通X線平片即可達診斷目的,困難者則需採用磁共振(或參考超聲波及CT檢查 但其確診率較低)。非不得已,不輕易選用脊髓造影。

腰椎間盤突出症如何預防?
一 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病人的護理包括以下幾個要點:
1 急性期應睡硬板牀,絕對臥牀3周
2 避免咳嗽、打噴嚏,防止便祕。
3 症狀明顯好轉後,可逐步進行背肌鍛鍊,並在腰圍保護下,下地做輕微活動。

二 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復發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經過治療和休息後,可使病情緩解或痊癒,但該病的複發率相當高,原因爲:
    (1)腰椎間盤突出症經過治療後,雖然症狀基本消失,但許多病人髓核並未完全還納回去,只是壓迫神經根程度有所緩解,或者是和神經根的粘連解除而己。
    (2)腰椎間盤突出症病人病情雖已穩定或痊癒,但在短時間內,一旦勞累或扭傷腰部可使髓核再次突出,導致本病復發。
    (3)在寒冷、潮溼季節未注意保暖,風寒溼邪侵襲人體的患病部位,加之勞累容易誘發本病的復發。
    (4)肝腎虧損未能及時補充。中醫認爲,腎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腎精充足、肝血盈滿,則筋骨勁強、關節靈活。人到中老年,生理性機能減退,肝腎精血不足,致使筋骨失養,久而久之,容易發生骨關節病。

腰椎間盤突出症如何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治療方法的選擇,主要取決於該病的不同病理階段和臨牀表現。手術和非手術療法各有指徵,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症能經非手術療法治癒。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非手術療法,視病變的病理生理與病理解剖進程不同,其症狀對機體的影響及轉歸亦不同,並以此來決定治療方法的選擇。但原則上,各組病例均應以非手術療法爲開端,此不僅使患者免受手術之苦,且可觀察病程發展,以求獲得修正診治方案的依據。
     本人用老師祖傳(山草藥)祕方外敷或加相關理療手段冶療此病有獨特的療效,一般2--6個療程即可痊癒。
                                   

上一篇:熱瑜伽 (Hot Yoga)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