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義“嬰兒”(下)(圖)

時間: 2017-06-03

如何定義“嬰兒”(下)

趙丞志

親子關係理論

The Theory of the Parent-Infant Relationship

我們再回顧“如何定義嬰兒”的四個主題:

1、嬰兒期與精神分析

文獻從嬰兒期的研究與精神分析的比較說起,溫尼科特以他對嬰兒期和傳統精神分析的獨特理解,說明了傳統精神分析有其侷限性,即傳統精神分析所追溯的發展階段還不夠早,而溫尼科特想在傳統精神分析理論的發展立足點(俄狄浦斯三元關係)之前找到一個能爲整個精神分析奠基的理論及其立足點,這個野心是挺大的。雖然我們一般地感覺溫尼科特總是講母親和媽媽,感覺他是一個很溫和的人,而實際上溫尼科特的膽量、勇氣、革命性、堅定性、還有野心是非常非常大的。

2、弗洛伊德的腳註

溫尼科特在第二部分討論了弗洛伊德的一個腳註,實際上他還是借這個腳註來說明弗洛伊德雖然提到了嬰兒期和母性養育卻沒有對此部分內容繼續研究下去,由此引出了溫尼科特自己對這一領域的討論。

3、嬰兒及其情緒發展

文獻的第三部分相當於回顧精神分析理論發展史,大致從弗洛伊德及其之後的自我心理學對心理防禦機制的研究,講到克萊因對兒童精神分析的貢獻和理解,將精神分析回溯到二元關係位置上,再講到嬰兒真正的含義是什麼,最後引出了溫尼科特的主要論點,也就是“親子關係”的理論。

4、親子關係理論—嬰兒期

今天我們主要分享親子關係理論中嬰兒期的這一部分。下面大家先看一下這個圖,這是趙丞智老師做的個體情緒發展圖。

這張圖說明了在溫尼科特理論框架下,如何理解一個人的情緒發展過程。前兩期文獻研討會,第一篇講“精神分析和罪疚感”,第二篇講“獨處的能力”。溫尼科特都是圍繞6個月前後來談論這個事情,提到罪疚感的起源是6個月左右,包括獨處能力的發展以及能享受孤獨也是從6個月左右開始的。而本篇文獻所討論的範圍延伸到了6個月之前,即“絕對依賴期”,這段時期相當於克萊因理論講的“偏執-分裂”位置。在這段時期中所產生的病理性問題其實就是在精神病性障礙、精神分裂症患者、包括幼兒身上看到的症狀,比如受迫害、被害妄想、湮滅恐懼、非常冷漠無情的狀態等,這個時候的焦慮是精神病性的焦慮。然後我們也會涉及到“相對依賴”階段,在文中談到“抱持”的時候,作者除了談絕對依賴期還包括了相對依賴期的狀態,這個時候的嬰兒已經開始從完全的母嬰融合狀態,逐漸出現了一些客體關係的影子,這就向相對依賴期發展了。

如何定義“嬰兒”(下)

三、嬰兒及其情緒發展

1、精神分析早期對自我防禦機制的研究

  弗洛伊德之後,自我防禦機制被深入系統地進行了研究,只是在理論上,這些機制都預先設定要有獨立的自體或是結構化的自我,這也意味着個體已經是一個完整的人,能區分主客觀現實,有言語表達能力,能理解符號象徵等等。克萊茵進一步描述了二元關係,已經承認了早期環境的重要性,但也就停到了這裏,爲更早期的“完全依賴”留下了討論的空間。如果客體關係能夠出現,就必須要有自體和環境的區分,要分清“我”和“非我”,也就是6個月之後的發展階段。當孩子能說出“我”這個稱謂,就意味着有了“我”和“非我”的概念。成爲“我”之前的階段就是絕對依賴期嬰兒的狀態,在這個位置上討論個體的發展狀態是溫尼科特更大膽創新的地方。

2、依賴期:“母親-養育-嬰兒”單元(maternal-care-infant unit)

  在個體的生命早期,母親、養育和嬰兒共同構成了一個組織單元。這個時期的嬰兒還不是完整的人,自我剛剛開始發展,尚未出現客體關係,而且嬰兒是絕對依賴母性養育的。平行來看,這是嬰兒從快樂原則到現實原則,以及從自體性慾到客體關係的發展歷程。

四、親子關係理論 — 嬰兒期

1、嬰兒的存在和發展

  嬰兒的存在和發展,是他的遺傳潛質加上母性養育構成的,換句話說就是“依賴和抱持”構成了嬰兒的存在和發展。

(1)嬰兒的存在和發展=遺傳潛質 母性養育

(2)也可以說是“依賴 抱持”

  這裏面說的遺傳潛質,溫尼科特在他的另一本書《孩子,父母,大千世界》裏,舉了一個例子,說一個水仙花的種子,如果想讓它生長髮芽,你需要給它提供花盆、土壤、澆水,還有陽光,可是水仙花爲什麼不會長成菊花或者茉莉花?這跟花盆、土、水、陽光這些環境沒有關係,水仙花的種子就只會長成水仙花,這就是遺傳潛質。人類個體的成長也是這樣,與生俱來就有成長和發展的傾向,比如說,人會朝向整合的方向發展,要發展成爲一個人格完整的人,要發展出跟現實建立關係的功能,這些都是人類發展的自然傾向性,即使環境可能會干擾他,但是環境改變不了人類的這個發展傾向性。那麼,環境需要做什麼呢?環境需要幫助遺傳潛質去發展,也就是說幫助嬰兒發展成爲一個完整的人。所以,單純靠遺傳潛質,嬰兒是不可能發展成爲人的,這裏需要有母性養育(環境)的幫助,嬰兒纔可以成長爲人。

2、滿意的母性養育

  這裏的母性養育不單純是指母親,父親也逐漸的進入到嬰兒的養育環境裏(譯者注:相當於父母養育)。那麼滿意的母性養育是什麼樣的?大概分爲三個有所重疊的階段:

(1)抱持(holding)——融合;絕對依賴;

(2)母親和嬰兒生活在一起(living with)——二元關係;

(3)父親、母親和嬰兒生活在一起——三元關係

  這裏使用的術語“抱持”(holding),是指這個階段裏沒有母親,也沒有嬰兒,是母性和嬰兒的單元。母親和嬰兒是分不清的融合狀態,嬰兒對母親是絕對依賴的,母親對嬰兒是絕對適應的,嬰兒需要一段時間處在這個狀態下,逐漸的發展和長出“自己”來,長出“自己”了之後才能夠跟母親有所區分,只有嬰兒跟母親區分開了,才談得上嬰兒跟母親“生活在一起”,在此之前,其實沒有“生活”。我們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在嬰兒剛出生的一段時間裏,母親是沒有生活的,她日夜全身心的跟嬰兒在一起,幾乎無暇顧及嬰兒以外的事情,母親時常看起來蓬頭垢面的,看起來嬰兒跟母親似乎是一體的,但是這個不叫嬰兒跟母親生活在一起,這是一個“抱持”的階段,大概持續四到六個月。這段時間,父親也在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他在照顧母親,照顧家庭,掙錢,作爲一個大的背景在抱持着整個家庭。

  隨着嬰兒在母親的抱持中逐漸的發展出“自己”來,就進入到了相對依賴期,母親也可以帶着孩子出去走走了,這個時候就有“生活”了(living with),進入到二元關係裏;再到大一些的時候,父親、母親和嬰兒生活在一起,這時候對嬰兒來說纔是有了“家庭”——三元關係(獨處的能力這篇文獻有講到三元關係)。

3、抱持的內涵(holding)

(1)身體抱持以及環境供應:

  母親的臂彎、體溫、在臂彎裏的柔軟度和貼合度等等形成了抱持環境;還有母親關注的目光,嬰兒從母親關注的眼神裏看到自己,等等。嬰兒能在臂彎裏體驗到舒適的被抱持的體驗,以及環境對他的供應。

(2)時空關係:

  舉例:母親抱着嬰兒,嬰兒睡着了,把嬰兒放下,一會兒嬰兒醒了母親再抱起嬰兒,這個過程所發生的時間和空間變化的節律也是抱持的元素。

(3)抱持先於本能體驗,疊加本能經驗後決定客體關係:

  舉例:嬰兒在子宮的時候,子宮和羊水就形成了抱持的環境,而此時嬰兒的本能體驗是還沒有形成的,因爲那個時候臍帶可以滿足所有的營養;而當出生後嬰兒開始呼吸了,有光線的刺激了,並且開始進食了等等,這些才激起了嬰兒的本能體驗來。這個時候更需要抱持的出現,幫助嬰兒消化這些東西,隨後發展客體關係。

(4)發展過程的連續和完成:

  不僅這個過程要規律、連續的出現,而且要完成。什麼是完成呢?就是說媽媽彆着急,媽媽要是着急,看起來完成了,但是留下來很多的尾巴,舉例,在《媽媽的心靈課》裏講餵奶、消化、排泄。餵奶:嬰兒發出了喝奶的信號,媽媽及時的過來,把嬰兒從小牀裏合適的抱起來,嬰兒慢慢的從牀裏到媽媽懷抱裏,這時候媽媽還得慢慢的跟嬰兒試,看怎麼抱合適,嬰兒也在探索怎麼呆着舒服,直到一個合適的體位嬰兒開始吸奶,這還不算完,嬰兒在吃的過程會不時的停一停,母親還要去感覺嬰兒是要歇一歇啊,還是吃飽了啊,好幾個來回之後母親能確定嬰兒吃飽了。接下來嬰兒還要經歷消化和排泄,母親則是體貼的配合着嬰兒完成這些事情。

(5)生理過程及其背後的複雜心理過程:

  對於抱持階段的嬰兒來說,生理過程幾乎等同於心理過程,溫尼科特有句話,大意是“照顧嬰兒的身體,就是照顧他的心理”。媽媽首先把嬰兒的身體照顧好,才能讓嬰兒的精神有了可以“出生”的環境條件,而持續的照顧又幫助嬰兒讓精神安住在這個被照顧的很好的身體裏,精神-軀體逐漸整合。

4、抱持階段(絕對依賴 相對依賴)

未整合(unintegration)到整合(integration)

抱持的階段包含了絕對依賴 相對依賴階段,差不多到一歲左右。這個階段是從嬰兒沒有整合的狀態向整合的狀態發展,一旦這個嬰兒開始要整合了,就是要開始形成自我了,這個過程也就會開始產生一個焦慮,即瓦解(disintegration)的焦慮。

瓦解(disintegration)的焦慮(從湮滅恐懼發展而來)

母性養育的連續性和可靠性抵禦了湮滅(不存在)

  瓦解的過程被稱爲崩潰(breakdown),而湮滅(annihilation)是個體整合的徹底瓦解以至於個體不存在了。所以瓦解(崩潰)與整合是對應的,而湮滅是與存在對應的。整合一但開始了(存在)就會同時出現了壞掉或者散掉的可能性(湮滅),併爲此恐懼。就如同我們要搭建一個高塔,開始在底層的時候還沒什麼感覺,越是搭得高,對這個高塔散下來或者塌下來的擔心就會越大。整合的過程也類似這個關係,這個過程同樣也需要母性養育的連續和可靠來幫助嬰兒抵擋這個湮滅焦慮,讓嬰兒在這個足夠好環境的支持下不至於真的崩潰掉。

  如此看來,如果個體是焦慮的,也就是說崩潰焦慮或恐懼的存在實際上表明個體並沒有真的散掉或瓦解掉,而只是害怕散掉,或感受到了瓦解的邊緣。很多焦慮症、驚恐發作,或極度恐懼的精神病水平的人就有這類的特點,他們說是怕自己死了,或者已經瀕臨死亡了,或者害怕自己出大事兒了,而從他們“害怕”這個角度來看,其實他們還沒有散掉或瓦解掉,但他們很接近這個要散掉的邊緣,因而他們爲此感到了強烈的焦慮。這可能也意味着,他們的整合能力是不大好的,所以這個崩潰焦慮會非常的明顯和強烈。

個體情緒健康發展的結果:

必須成爲統一完整體狀態(unit status)

精神安住於軀體:動力性、感覺性(時空和軀體等感覺)、功能性

界膜(limiting membrane )形成

智力、心智的開端

融合(fusion)原欲(肌肉興奮)和攻擊性(運動)

建立了客體關係

  情緒健康發展的結果就是說,在抱持階段,這個個體爲了能夠抵禦崩潰的焦慮,爲了能夠發展起來,就必須和一定要成爲一個統一體。

  精神安住於軀體是說,在最開始嬰兒的精神和軀體是分開的,他們還無法認識到自己的身體是什麼樣的,對於運動以及如何操作自己的身體這件事情也是不知道的。那他靠什麼來知道呢?比如說他不隨意的一動或者一踢,這在溫尼科特描述的嬰兒的攻擊性裏,在最最原始的攻擊性的根源上來講,嬰兒最早期不隨意的軀體活動或運動,就蘊含着攻擊性的成分,這裏指的不是常說的惡意的攻擊,指的是一種發出、運動,或者說是要找到一種邊界,找到一種關係,找到一個能“對着”的東西。其實這具有更大意義上的摧毀性,即摧毀原來的狀態,找到一種新狀態。舉個例子說:把小嬰兒放到大牀上,嬰兒的手或者腳蹬不到邊兒,當沒有一個物體讓他感覺到有邊界,那麼他就沒法發現自己的身體在哪兒。嬰兒通過什麼來發現這個邊界或者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呢?比如母親的懷抱,比如一些媽媽會用手頂着小嬰兒的腳,讓他能踹到東西,而且有時候踹的勁兒很大,這個時候不是說嬰兒對母親或環境有什麼惡意的攻擊,這看起來是一個攻擊行爲,而攻擊性意義是在發現他身體的邊界,同時這也是在發現他心理的邊界,他在建立自我心理的邊界,其實這是一個摧毀和構建的最早形式。所以我們在與嬰兒遊戲的時候需要給他一個身體可以觸及的“邊兒”,能夠讓他蹬得到、抓得到、摸得到、依靠得到、咬得到、看得到,等等。這樣,嬰兒就能感覺得到力量,也能感覺得到力量的回饋,同時也就發展出了環境的時空感,這就是他在形成界膜(邊界)的過程。有了這個邊界,他內心的東西纔有地方裝起來,纔有了身體感覺和環境的時空整合感,精神纔可以安住下來。如果精神無法安住,那麼僅有身體在生長,而精神與軀體還是分開的,與環境的時空也是分裂的,那麼嬰兒不論長到多少歲,他還談不上是一個完整的人。

  隨着進一步的發展,一個稱之爲界膜(limiting membrane)的心理存在就會出現,就是說心理的發展也會有一個“膜”的組織。這就好比細胞膜,這個膜不是一個完全隔絕的東西,它是一個有交換功能的、內外有通透性的組織,而作爲一層膜,它又形成了分界(邊界),有了這個分界才談得到個人的內在和個人的外在世界,有了內在和外在,個體的心智就有了發展的空間,並開始處理內在和外在的關係了。然後纔出現了自體和客體的區別,之後就出現了客體關係。

  文獻中還提到融合(fusion),這裏的融合更像是一種發展機制,就是並行發展的一個機制,就是將原始愛慾的成分和摧毀中那些攻擊的成分融合在一起。舉個例子,小嬰兒有一種原始的愛慾,這種愛慾裏本身帶有摧毀的成分在,比如說小獅子喜歡骨頭,它會去撕咬骨頭,想要吃掉、毀掉骨頭,獅子的這個撕咬和毀掉骨頭的過程,其實是出於它喜愛這塊骨頭。小嬰兒其實也類似,嬰兒吃媽媽的奶,對媽媽的乳頭使勁,可能用沒長牙的牙齦咀嚼,有時候還會撕扯乳頭,這個攻擊性的成分,來源於嬰兒愛慾中摧毀乳房,拿出奶水,需要乳房對他的滋養等的需要,所以這裏面是原始愛慾和攻擊性的融合。這個融合還有一部分是講嬰兒的不隨意的亂動,比如說在最開始嬰兒不知道要靠嘴去找乳頭吃,他會亂動哭鬧,當媽媽共情地把自己的乳頭放到嬰兒的嘴旁邊,也就是用乳頭的這個點,對上了嬰兒最需要滿足的那個點(嘴巴),這時候嬰兒的不隨意亂動就能集中到了嘴的吸吮運動上,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融合的過程,身體各處的興奮(肌肉興奮)始終無法滿足飢餓的需要,而乳房的到來就能把這些彌散的興奮聚攏並集中到了可滿足的地方,也就是性感區集中起來到了嘴部,同時也是身體的興奮與精神快感的融合。如此看來這種融合是個體整合的開始過程,有了這些之後,纔開始發展出客體關聯的能力,並建立客體關係。

5、依賴(dependence)

(1)絕對依賴

母性養育的預防作用

現實依賴——退縮(防禦湮滅恐懼,早期安全感沒有建立)——精神病人——分析師接受依賴的現實

  溫尼科特描述個體是從絕對依賴到相對依賴,再到邁向獨立的過程。

  我們可以看到在絕對依賴期,母親對嬰兒的足夠好養育能起到一級預防的作用,即預防精神疾病。這個時候的依賴是嬰兒得完全靠着母親才能生存下來的依賴,即絕對依賴。在臨牀工作中遇到的有些嚴重的精神病人,你會看到他們會出現嚴重的退縮,退回到家裏出不了門,生活難以自理,需要被照料着,比如,嚴重的精神病人在症狀發作的時候,吃喝拉撒都是混亂的,無法正常生活了,那個時候就是退縮的狀態了,這其實是一種絕對依賴期的狀態,這種退縮狀態給臨牀治療的提示是,對這類病人的治療應該是照護性的,支持性的,管理式的治療。

(2)相對依賴

  移情性依賴——退行(發展機制,回到可依賴的好環境重新經歷養育和發展)——邊緣性病人——分析師在移情中針對依賴工作

  而相對依賴期意味着小嬰兒逐漸開始能夠區分主體和客體了,逐漸能夠分得清內和外了,這個時候才能說把內部的東西投射到外部,也就是治療中病人能夠產生移情了。這個時候的依賴就進入了相對依賴,或者移情性依賴的時期,在臨牀工作當中出現的這個現象就是退行。退行是一個發展的機制,意味着這個病人在早年是有過好的、滿足過他的環境,現在遇到了環境的挫折和發展的阻滯,所以他想回到曾經的可依賴的好環境當中重新經歷養育和發展。通常處在這個發展位置上的是邊緣性病人,而此時分析師是在移情當中與病人的相對依賴性進行工作,分析師要包容和抱持病人的這種退行,幫助病人從邊緣性水平的位置上發展起來。同時這也提示了臨牀工作者評估和識別病人個體人格發展阻滯的位置在哪兒。

(3)邁向獨立

  個體發展過了相對依賴期,大約36個月左右,內在恆定的母親客體表象開始建立了,個體與母親的二元關係結束,父親開始直接介入現實關係中,真正的由完整的人構成的三人關係開始了,家庭開始具有真正的意義了。這個時候俄狄浦斯情結的主題,以及神經症性位置。

6、個體的孤立(isolation)

(1)核心自體的隱藏和孤立是心理健康特徵之一

比如,嬰兒能否處於安靜的狀態(那些不能安睡的嬰兒)

需要母性養育成功抵擋干擾嬰兒體驗孤獨狀態的侵害因素

(2)假自體:參考《從真自體與假自體的角度看自我扭曲》(Ego Distortion in terms of True and False Self)

  我們之前描述的是環境,講環境給嬰兒的遺傳潛質、供給、抱持。現在纔開始講到嬰兒個體,這也是由外向內過渡的發展過程。這也印證溫尼科特說的:首先要有環境,有了環境才談得上個體的存在。

  溫尼科特說到了一個很重要的術語:個體孤立狀態(isolation of the Individual)。他認爲核心自體或者也叫真自體(central or true self)的隱藏和孤立是健康特徵之一。核心自體可以說是一種遺傳潛質的發展,在這裏也是想要描述遺傳潛質的根本特點,遺傳潛質其實是一種存在的連續性,嬰兒需要體驗這種連續性,並且用自己的方式和速度來獲得個體的精神現實和身體圖式。比如說,嬰兒除了要吃奶,排泄,踢腿,玩耍之外,他還需要睡覺,尤其是頭兩個月的嬰兒,除了吃喝拉撒,很重要的一個需要就是睡覺。嬰兒睡覺究竟是在幹嘛吶?睡覺是爲了讓遺傳潛質有機會能夠按其自身的方式而發展,這時候他對環境的需要是給予一個安靜的、簡單的環境和機會可供嬰兒獨自地體驗着一種孤立的狀態,此時任何影響嬰兒睡覺的外在和內在(環境)因素都是對嬰兒的侵入。我們可以想象,有些嬰兒總是不能夠踏實的睡覺,可能是嬰兒感受到了環境中存在着影響安靜的因素,比如環境中的焦慮因素和環境的複雜性便是一種侵害因素,所以母性養育應該是成功地去抵擋住干擾嬰兒處於孤立狀態(獨處)的侵害因素。在健康狀態下,這些侵害的一部分能被母性養育抵擋住,一部分可以被嬰兒自我組織應對和處理,而如果外部的侵害因素進一步干擾,個體的防禦便組織起一個叫做假自體(false-self)的防禦組織來應對環境的侵入。

7、湮滅(annihilation)

(1)存在(being)與反應(reacting)

寧靜狀態、孤獨

興奮狀態

例如,被餓過——暴飲暴食——吃到嗓子眼兒還繼續吃的人

  嬰兒有鬧騰的時候,也有安靜的時候。換句話說,嬰兒有寧靜孤立地存在(being)的狀態,也有鬧騰興奮的反應(reacting)的狀態,這兩個狀態是交替出現的。“湮滅”是對於“存在”而言的,當嬰兒處於過度興奮或反應的時候,有可能會消滅或打斷“存在”的連續狀態,以至於湮滅。比如說嬰兒在睡覺的時候,突然感覺到飢餓了,這時不是外界環境因素的侵入性打斷,而是本能反應或本能力量的不斷涌現,這也是一種侵入,同樣會打斷和干擾嬰兒的存在的連續性和孤立狀態,所以,此時環境(母親)需要及時趕來幫助嬰兒抵禦這種湮滅的可能性,比如及時的餵奶,別讓嬰兒等太久,也就是說不要讓他的這個飢餓“反應”太多或太過強烈或太過度了。反應過度了就真的可能把嬰兒的弱小自我淹沒了,以至於有可能嬰兒的存在也就湮滅(annihilation)掉了,對於嬰兒來說,這是一種很可怕的體驗。如果能讓嬰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反應,而又不至於使得嬰兒的存在狀態被湮滅掉的話,那麼嬰兒是可以在母親的幫助下應對這些侵入性反應的,這便是需要母親及時到來的原因。

  舉一個例子,嬰兒飢餓的時候,若母親長時間的不能到來,一開始嬰兒還會去哭鬧發出信號,一旦餓過了頭,飢餓的反應就變得過度了,湮滅的體驗也就變得過度了,嬰兒就不在會反應了,這時候嬰兒就進入到了一個徹底的絕望狀態裏,創傷由此就產生了。比如早年被餓過的嬰兒,長大後有可能會有暴飲暴食,吃飯收不住嘴的現象。這個暴飲暴食其實已經不再是在滿足生理上的食物需要了,而是在防禦早年被餓過頭時所體驗到湮滅恐懼的焦慮感,或者說要消除早年的這個湮滅的焦慮。所以在治療當中,要幫助病人理解這個湮滅焦慮,重新找回寧靜的狀態。在治療當中有時候病人出現沉默,其實這不一定是在阻抗什麼,有可能是病人第一次體驗到了這種寧靜的狀態,對這樣的病人來講這是治療上的進步和發展,因爲他不用再使勁兒地發出很多的信號,也能體驗着“存在”感。

(2)“死亡”的意義遠在此之後

死亡對統一的、可以憎恨的完整的人而言纔有意義。

殘害(maiming):閹割纔有意義

倖存:意思是經歷過了湮滅、殘害、閹割,還能孤獨地在那裏存在着。

  文獻中還提到了“死亡”的概念,其實“死亡”這個概念是對已經發展成了完整的人而言的,當一個“完整統一的人”可以被憎恨的時候,死亡纔有了意義。而“存在”(being)遠比死亡要早的多,所謂這個人“能死”,首先他要是一個“完整統一地活着的人”才行,所以死亡其實是統一性自我的一種能力。如果一個個體連完整性都沒有發展出來的話,其實談不到死亡,因爲這個個體還從來沒有“活着”過,個體還沒有發展出統一性自我,也就是個體沒有死亡的能力。在傳統的精神分析裏,“死亡本能”的概念其實是構建在在“完整的人的框架”裏面的討論,即弗洛伊德一上來就假定我們討論的個體是一個已經發展出了完整統一性自我的人,也就是人格結構相對完整的“神經症性人”。而溫尼科特所提到的“湮滅”是還沒有發展成爲完整的人的一種狀態,這個狀態的個體還不是完整的人,是亞人類(subhuman),而亞人類還沒有真正地活過,不具備死亡的能力和可能性,只有等亞人類發展成爲完整的人類,殘害(maiming,破壞完整性)、閹割,等等纔有了意義。就小嬰兒而言,他開始了“整合”以後,“崩潰”纔有意義,他開始了“存在”以後,“湮滅”纔有意義。

  殘害(maiming)是針對個體身體和精神的完整性而言的概念,指的是卸掉或去掉身體或者靈魂的一部分,破壞完整性,使之變得不完整,因此“殘害”是與“死亡”伴隨着的。也就是說,首先必須是一個完整的人,完整的人是開始有了“愛和恨”的人,所以有了愛和恨,死亡纔有意義。所以那些最嚴重的精神病人(最嚴重的精神分裂症),對於他們其實談不上死亡,因爲他們從來還沒有“真正地活過”。再比如,一個人失去了身體某一部分(腿或者胳膊)的人,他自然就會想象自己是否還能繼續活下來。“倖存”的意義就是說即使被傷害了,即使可能有缺失了,但是還能活下來。

相關文章
評論